uber:租车服务的暧昧态度

快鲤鱼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uber作为硅谷“分裂狂热主义”(*注:主要指持过度提倡依赖互联网相互竞争,而否定法律作用的观点的一群人)的支持方,似乎也有他们不愿打破的法律存在——至少他们不愿做打破这些法律的第一人。

uber最近推出了uberx拼车服务,这项服务是主要由无租车允许证照的车辆(而非受过培训的专业司机)提供(uber此前的主要业务是私家车出租服务),主要在监管部门批准或默认准许拼车服务的地区展开(uber的竞争对手sidecar和lyft至少在这些地区开展了30天的业务)。

uber的ceo travis kalanick在一次与记者的连线中表示,目前拼车(座驾分享)的生意越做越大,拼车应用的扩展之快,可以说是冒着被监管的风险代价。可能现在人们还没觉察,但这样发展下去迟早突破人们愿意接受的限度。现在lyft和sidecar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展业务,而管理者们也对其采取开放态度,这样的大环境下,uber决定采取因势导利的方法,kalanick表示,“这种监管上的不跟进相当于一种默认的态度,认同在线租车成为城市交通合理的一份子。”

但今天的申明却和之前的表态相悖。kalanick此前反复表示此举并非针对sidecar或lyft采取的防御战略。但在一则帖子中kalanick写道:“看到竞争对手的市场在同为我们服务区域的范围内扩展,但约束他们的规章却小得多,他们运营的成本也低得多,因为他们的服务价格也更低”。sidecar和lyft被视为uber的山寨版。

kalanick在申明中表示,uberx“淘汰司机的标准"要比“当地相关管理机构为商用车司机考核设定的标准”更为严格。这种说法十分引人注意,尤其是从uber一方说出。因为uber从来都是给人跳出规则独立特性的影响,而现在它表示将自动用更加严格的规定约束自己,多少让人大跌眼镜。

这项申明与之前uber在sxsw2013音乐节上的态度大相径庭。当时uber提供了一项免费送乘客去奥斯汀(austin)的服务,而对司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在当时引起了一些负面争议。《纽约客》的matt buchanan在报道中写道:

“uberx为奥斯汀免费出车‘训练’了一批司机,我大概有八九次有幸成为他们的乘客。这些司机大多是看了craigslist的广告前来应征的,需要通过背景考核,然后参加一个45分钟的培训,而据一位司机称,其中填写一份表格就花费了20分钟。另一位司机之前差点造成事故,而她报名参加uber的这一项目后,大概只参加了“5分钟”的训练——这些训练并不是为了提高驾驶技巧,而是用来普及uber的使用方法和电子拼车中对司机而言的‘禁忌’。比如一位司机说道,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接受小费,因为这样会中伤uber公司的合法性。”

假设uber可以为自己的服务收取小费,那么uberx雇佣司机可能会更有选择性——这也是在上文中用了“因势导利”这个词,而不是单纯的销售策略的运作使然。一切稍待时日,人们就会慢慢觉察。

sidecar和lyft应用虽是uber的仿制品,却还不足以作为与uber齐平的竞争对手,对uber造成威胁。虽然这些山寨应用的出现其实默许了uber在某些城市的应用,但uber却高调地为自己设立了比这些城市的管理方更为严格的约束。

今天的申明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uber改变策略开辟新市场,开始高度法规化运作。从前都是uber先推出挑战性的服务,坐等管理者应对(对管制结果不满时,uber甚至有动员其支持者制造争议的事情发生)。但这一切似乎都改变了。正如kalanick这样写道:

“创新和乘客安全是uber的文化核心。只要这一政策不转变,uber都不会去拥护挑战管理风险的制度。对一个具有极高风险的市场来说,原则制度的设立至关重要。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创新,而我认为制度约束也同样重要。我们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保证每一个乘客的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性。对拼车服务在国外的发展,我们十分期待,但这种期待是需要管理者们为这样一种高灵活性的交通方式建立管制和授权作为前提。”

在一次媒体连线中他对“极高风险”进行了详述:

“这是从管理风险的范围来说的,推广电子租车服务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和现有的管理范围,因为至今我们所有的制度都是以持有执照、获得商业保险的司机为管理对象的。”

这只是uber最近给出的一个例子,以证明其重新定位、重建市场、和因势利导(第三次出现这个词)、充分利用法律和自身优势的能力。类似行为在科技公司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不愿落入破产境地的公司,与时俱进,以改变自己改变前景,uber已经将这些行为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公司去年推出ubertaxi时遭遇纽约市禁令,因为ubertaxi与该市当时的出租车和豪华轿车委员会(taxi & limousine commission)的协议相悖。而uber在推出电子出租车服务时遇到可能触碰法律的地方,就必须小心翼翼地打擦边球。

adrianne jefferies在科技博客the verge中这样写道:“uber首先集中拿下纽约的无照车辆市场,主要以其提供的服务中包括提前预定为招牌。而无照车辆市场被搞定后,uber转而扩展出租车市场时,却拿出另一套相反的说辞,声称“有了uber等同于一种‘虚拟招车’”。

而从uber现在的态度,似乎在突破规则约束与安抚管理者的两个临界点间摸索。不按规矩出牌曾是uber的名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虽然从公司建设的角度看不失为可靠的战略,但对定位一个公司的行动来说并不是明智之举。

(via pandodaily)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