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jony,设计的未来决不仅仅是让苹果ios扁平化

快鲤鱼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苹果开始借扁平化设计向拟物设计发动攻击了。

从大多数评论来看,人们还是比较认同ios7所作出的改变,当苹果手机刚刚推出时,乔布斯曾经用拟物的方式,才让一代用户逐渐对触摸屏界面变得熟悉,现在,是时候扔掉这个“辅助措施”了——我们不再需要拟物的解决方案,因为人们已经熟悉智能手机的人机界面了吧。

当然,“激进”一词仍然显著存在于设计领域里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里,再次出现的扁平化设计和拟物设计之间的对抗,实际上是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和设计的未来。

但笔者认为,将讨论限制到 “把像素设计的看上去扁平化”这个本质问题,其实有些浪费精力。实际上,设计应该大胆一些,可以探究一些用户或界面没有尝试过的领域。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限制了,设计师可以在神奇的设计世界里发挥他们的设计理念,在全新的媒介里,像素不仅随时可用,更可无限延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设计师自由发挥。

不过,如果我们还继续坚持简约设计,并以技术可用性为中心(比如针对扁平化设计和拟物设计的讨论)进行设计的话,我们永远无法实现设计的突破。

除了阻碍设计创新,这种简约设计观点还会错失一些关键点……

拟物还是不拟物,这不是一个问题

老实说,简约设计的观点出现的还真有些戏剧化,ive很明显是反对拟物设计的,而乔布斯和他则相反。乔布斯是一个自由的艺术人文主义者,他想要把真实世界中物体对象的那种对人造皮革、毛毡、和木质手感的处理,应用在虚拟设计之中。而ive,这位艺术院校毕业的现代艺术家,显然和乔布斯的理念完全不同。

ive的框架设计不仅简化的有些过分,而且和设计理论毫不相关。它忽略了关键的一点,设计是为了能够从多个角度揭开所有可能性;设计是为了解决有多种限制的复杂问题。在核心问题上,ive和乔布斯都明白这点,ive说过,“设计所体现的远远不止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些”,而且乔布斯也认为,设计应该重视其“实用效果”。设计,和其他学科一样,并不是硬真理,而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特点的软解决方案。设计,不是一个在拟物或非拟物之间非此即彼的决定。

但是,我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反而有些过于复杂了,因为无论是扁平化设计,还是拟物化设计,双方都认为自己秉承了极简的设计理念。反拟物设计的说,他们去掉了显得杂乱的不必要元素(ive本人非常重视这点,他认为简约设计就是要“把显得杂乱的元素和设计纹饰剔除”,重点在于“将复杂的设计理顺”)。与此同时,赞成拟物设计的则表示,他们正在恢复设计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简单吗?(乔布斯一直认同这一点,所以苹果一直在努力开发可以营造与用户有良好情感联系的设计。)

对笔者而言,我一直认为简约设计应该两者兼备:去掉无用的设计,加入有意义的。当然,问题是,什么才是有意义的设计?------实际上,这需要依赖于文化背景,以及决策或产品所呈现的相关设计约束条件。

那些设计约束和限制都去了哪里?

当我们进行设计时,文化背景和经历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所表达的,比我们所熟悉并一直相互影响的很多事情都要多。但现代设计主义和传统纹饰设计理念之间的文化战争却横跨了数个世纪。

对传统纹饰设计价值的质疑,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由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领导的美术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ruskin和morris的目的就是要大众“对抗机器设计”,他们公开反对19世纪工业设计,因为他们削弱了手工设计技工的价值(未对外披露手工设计的销售额)。

机器设计的东西,和手工设计的完全不同。这也导致了手工设计的趋势逐渐朝机器设计方向发展。(不妨看看皮特蒙德里安的例子,他的画作《百老汇爵士乐(broadway boogie woogie )》,其灵感来自于真实世界里纽约曼哈顿城市规划的方格和现代人喜欢的爵士乐)。随着20世纪机器时代的大势,最终带来了现代主义,它剔除了设计中所有不必要的元素,并采用“真诚的”材料进行设计。

但是,机器设计却产生一些新的设计约束限制。机器在进行一些特殊设计时,虽然效果不错,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

起初,苹果的mac界面复杂的确是一个问题,但他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mac上没有太多细节设计,因为这些会让计算机速度变慢。但是机器设计考虑的细节已经足够多了,mac电脑的窗口不仅仅是一个无声的像素矩形框-----mac的窗口由隐约的圆形角组成,1像素厚的阴影,还有一些普通用户无法看见的其他设计细节。(mac电脑甚至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些窗口选择,让用户自己制作个性化的非矩形形状的窗口)

让我们快速来到2013年,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间,技术已经足够发达。界面窗口甚至可以被渲染成为海鸥的翅膀,窗口也能像昂贵的丝绸、坠下的水滴、以及一颗在屏幕上爆炸的恒星那样组合打开。随着图像处理器(gpu)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往那些设计约束限制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现在的设计趋势反而成了为了增加设计而增加。

面对如此众多可能的纹饰设计,自然的反应当然是进行自我纠正。随着用户界面越来越多的采用ive风格,一种现代扁平化的设计方式,设计风格正在朝着另一个方向摆动。通过扁平化一个层级产生了设计约束,像半透明和模拟深度这样的设计元素就可以“回落”到其他层级。

缺少的部分

可是……仍然缺少些什么。

文化是一个闭环反馈系统,文化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我编辑。然而,变化的设计风格却反反复复,拟物和扁平化设计,纹饰设计和现代主义,来来回回。实际上,这些只是代表了设计所能实现的一小部分,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技术限制越来越少的时代。

现在我们应该超越那些关于设计风格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都非常肤浅。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不断加强自我调整,大胆的开发下一代前沿界面设计。

如今的世界,人机界面已经朝着免提式和“视觉辅助”式的方向发展,但这并意味着扁平式设计就会消失。实际上,这意味着我们对设计方式的思考,应该超越屏幕上被像素渲染的强度,也不需要考虑点阵数位影像中的每英寸点数。苹果,以及在设计领域内的其他领导厂商应该像一个设计师那样去思考,他们应该想象一个完全基于手势的操作系统,而且可以适用于各种小型和大型显示系统(比如椭圆型显示系统)。他们的设计应该跨越多个媒介,比如数字类型、纸张、甚至是光学领域,最好,设计还可以带有一些俏皮精神。

最终,好的设计应该考量多种观点,它应该是一些我们未曾梦见的东西。

(via wired 作者john maeda,艺术家、平面设计师、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家,罗得岛设计学院(risd)主席。在此之前,他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副主任,他还被评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75人之一)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