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尉迟道坤:教育基金做投资时,不能总想着“掐尖”
本文为蓝鲸教育专栏栏目第五篇。此前 , 我们与新东方在线 COO 潘欣、环球雅思与鲨鱼公园的创始人张永琪进行了交流 , 并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对教育行业的看法。
近日,蓝鲸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尉迟道坤进行了交流,在上篇《尉迟道坤:教育巨头不承担领袖作用 行业不会有新发展》中,围绕教育发展阶段、教育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线教育应如何发展以及2017年有哪些发展趋势,尉迟道坤给出了他的独立思考。
这些站在教育之外看教育的观点发出后,引起许多教育行业人士热议。有人认可,“不能把希望寄托于现在的教育巨头,因为它们的惯性思维已经刹不住车,应重新开天辟地。”有人拍砖,认为不过是在为教育行业泼冷水,这些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
本文为下篇,主要谈到了上市公司跨界做教育以及教育产业投资等问题。尉迟道坤曾任TCL集团旗下首席战略官,负责战略研究、文化教育产业投资,操盘过多个教育项目的投融资工作,目前是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国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者。同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战略顾问和多地创业孵化器导师。
结合多年做教育投资的经验以及对教育行业的期望,他提出,教育基金做投资时,不能总想着“掐尖”,而是要去投资在这个领域内有技术、有前瞻性、对整个行业有引导性质的公司;另外围绕生态圈做投资布局时,可以跳出教育做生态,而不是只在教育内做生态。
以下是蓝鲸教育根据对尉迟道坤专访整理的口述内容,本文为下篇。
跨界教育成功机会不大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或设立教育产业基金跨界做教育,但它们更多是为了打上教育的概念,提振股价,而不是想用做实业的方法提升教育业务含金量,提高教育行业水平。
纯粹从金钱的角度来讲,教育的贡献力很弱,对它实业的振兴效果不大。也许要经过三五年甚至十年,教育才能慢慢的成为这些上市公司业务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实业去做教育,成功的机会不大。原因如下。
第一是战略问题。教育在企业中的地位,到底是牵引性,还是从属性?如果把教育当作一个配件去运作,哪怕公司花再多精力,配再多资源,也成长不起来。
第二是基因问题。做实业的基因与做教育的思维完全不一样。比如评估一个项目时,教育项目与实业项目所看的指标不一样,那就不能放在一个集团里面进行考核。如果大家都放在一起进行考核,那教育业务也许永远都是被排斥的那一端,或者说是没有所谓的话语权。
这里面所有的错误都在于, 本来教育应该是女一号,却非得让她当配角。 所以,我认为教育不能当配件,而是要用教育的思维做顶层设计,去牵引实业发展,这才是做在线教育的一个机会点。
投资时,不能总想着“掐尖”
教育领域是很缺钱的。
其他产业成立的基金数目都是百家以上,比如IT领域,医疗领域,体育领域,电商领域等,但目前教育基金加起来只有三十多家,很多投资人认为教育存在意识形态,不愿意跨进来。
总结起来,目前教育基金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投机型基金 。即什么赛道热就炒什么,追求所谓的风口,从O2O、一对一、直播,人工智能……,没有明确的投资导向,没有深度的行业研究,完全是机会主义;
第二种是PE基金。即以并购或IPO为目标,不管是教育上市公司发起的,还是传统产业以转型为目的,基本还是收割的概念,掠夺优质教育资产,为上市公司做资产配置;
第三种是VC基金。即我们通常说的创投资本或风险投资,这类教育基金看起来数量多,整体有百多亿规模 ,但绝大多数不专业,单个基金体量小,投资方向散乱,很难孵化出有质量、有规模的项目。
资金规模少,又不花钱,那基金功能等同于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投出教育的未来?
显然,这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这些上市公司做投资都是在掐尖,即找那些营收规模几百万以上,成立两三年的公司。也许投资并购之后,这些标的贡献了一部分营收,但是它没有持续可发展性。 因为他赚的是存量市场的钱,上市公司也没有对并购的教育企业进行再投入。
基金去投资的时候,眼光应该更长远一点,不能总想着掐尖,而是要去投资在这个领域内有技术、有前瞻性、对整个行业有引导性质的公司。也许所有基金都有进入与退出的年限,都可能会急功近利,但是教育还是应该有一点担当,应站在稍微高的维度去牵引行业的发展,去鼓吹那些前瞻性的好苗子与发展方向,去鼓吹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投资氛围。
目前来看,教育领域做天使投资或VC的还是太少了。
我们应该跟其他行业学一学。当年滴滴不赚钱,为什么有人投滴滴?当年淘宝不赚钱,为什么有人投淘宝? 很多业务看起来不赚钱时,也能有资金看中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行业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批基金。如此,这个行业才有机会。
现在是有想法的人没钱,有钱的人没想法。教育基金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如果规模大一点,数量多一点,投资范围广一点,那在线教育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否则,我们的在线教育只是国外在线教育五到八年以前的倒影,都是他们几年前玩剩下的。
基本上,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两三百家基金,那么它形成不了规模。在教育行业,我预测五到八年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
投,还是不投?
谈谈我做投资时,具体从哪些纬度判断一个公司?
第一个维度可以称为起点理论,即这个公司所做的事现在可以是萌芽状态,但是我需要判断它在三五年后是否能成为行业标配?比如农村电商、海淘都是几年前有机会,但现在投就没有意思了。
第二这个公司能否50倍、100倍的增长?这需要看有没有核心的技术,比如教育领域要看视频人工智能技术、以测评为中心的自适应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如果它有这种核心技术,那说明它能走的更长远。
第三是商业模式,即能不能在客户、渠道、产品三者之间算出一个稳定的指数增长模型。这不是说拉面那种生意模型,卖拉面叫生意,今天卖一百碗,明天还是这个数。企业需要增长性,比如如果今天人均贡献五块钱,后天可能人员增加五十倍,或者人均贡献五百倍,这就符合指数模型。
第四是运营管控,即企业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运营管控系统与绩效管理系统。如果管控跟不上,前面说的再好也执行不了。一个组织部门有没有内部绩效管理系统?围绕关键指标与关键结点,有没有跟踪系统?如果有,那说明这个团队即使换人了,也能维持正常的运转,这种企业能走的更长久。
让教育成为跨产业的入口级应用
我做投资时,也是围绕生态圈做布局。但我理解的生态圈是要跳出教育做生态,不是在教育内做生态。
投资内容、渠道等是形成一个小生态,这只是解决发展问题,解决不了增量问题。我希望能够更多地站在增量角度去投资,做行业的扩充,比如教育怎么去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汽车行业、轨道交通行业等。
以轨道行业为例。很少有人用教育去占领轨道市场,大部分都是以企业学习、培训这种方式。 但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学分银行机制,打通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与企业员工培训的课程体系,把它做成一致化,终生化。 具体来说,学校里学生大三、大四学的课程就是企业里面内训的课程,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状况可以形成一套成绩单,而这个成绩单可以终生被企业所认可,这样就能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虽然现在很多人在做职业培训,但是这叫订单生产或者委托培养,培养完,学生就只能去这个企业,是一对一线性关系。 而我所讲的是搞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是从源头端为这个行业培养人才,最好是成为整个行业的人才输送端。比如可以联合20多家高校与铁路局,开发出一套既服务于学生也服务于铁路系统工作人员的课程。
我希望建立起这样一个公共服务这套体系,这叫跨界。如此,教育就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身份了。
总体来说,投资就是要做最难的事,要有三五年的格局跟布局,要赚未来的钱。现在不赚钱没关系,我希望三五年以后能形成一个教育的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