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沦为诈骗代名词,多次被工信部约谈
为了促进电信市场的良性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灵活,创新的优势,满足不同消费者阶梯需求,工信部在2013年底开展虚拟运营商业务。
众所周知,电信市场是一块硕大的肥肉,民营资本早就想进入分得一杯羹。 资料显示,2015 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合计净利润达到1391.14 亿元,平均日赚3.81 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日赚2.97 亿元,中国电信日赚0.55 亿元,中国联通日赚0.29 亿元。
面对着千亿级市场的诱惑,多家企业纷纷率先试水虚拟运营商市场。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显, 截止到2015年12月,国内共有42加企业获得牌照,用户数达到2050万。 更有专业人士表示,过去一年虚拟运营商的净增用户已经占到国内电信市场47.3%的份额。就拿联通来说,虚拟运营商的业务就使得其在去年获得了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结算收入。
不可否认,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对中国电信事业作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推出的低资费,无漫游等套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大运营商的资费降低。但是面对着这么一块肥肉,想要踏实的细细品尝却不是那么的容易。
被工信部约谈 沦为“诈骗代名词”
日前, 央视新闻以“失控的170号段”为题报道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落实不到位、170号段成为电信诈骗重灾区的情况。对此,工信部回应称,相关司局紧急约谈了3家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责成他们立即进行整改。
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推出低资费等措施的初衷是为了与三大运营商竞争,获得更多的用户。不过,这反倒被犯罪分子盯上,利用其低成本的优势进行诈骗。毫无疑问的是,这将对虚拟运营商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对于正常合规的用户来说,“诈骗”的品牌印象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使用, 很有可能会被他人认为是诈骗电话。 另一方面, 对于虚商企业来说,被打上了负面标签之后,不仅在用户留存上存在了问题,同时也会 对其未来的品牌宣传和推广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垃圾短信泛滥 被约谈已不是首次
虚拟运营商的低资费措施被犯罪份子利用,表面上看是市场的导向导致虚商的品牌形象受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已经不是虚商企业第一次被约谈,之前因为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等原因,多家虚商企业被工信部约谈责令整改。
2015年9月底,因170号段存在大量的垃圾短信,工信部约谈了包括远特、朗玛、国美、爱施德、天音、苏宁、分享通信等7家虚拟运营商企业。同时,根据腾讯安全云库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安全云库收集的1492034个恶意号码中,170开头的号码有129443个,占恶意号码占比达到了8.6%,即平均不到12个恶意号码中就有一个170开头的恶意号码。此外,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报告显示,虚商170号段垃圾短信占整个市场的33.1%。
约谈的背后 虚商发展方向的偏离
多次约谈,虚拟运营商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数量已久居高不下,如果仅仅把原因归咎于市场选择导向,那远远是片面的,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在这背后,虚拟运营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第一,实名制落实不到位。 去年,三大运营商基本上完成了用户的实名制认证,促进了电信市场的良好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违法份子钻漏洞。不过,目前虚拟运营商实名认证通常采取的是:用户在线上上传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犯罪分子可以伪装其他人的信息进行认证,使得认证机制形同虚设。
第二,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 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目前其盈利模式仍旧显得十分单一,仅仅是通过发号和廉价的资费来获取用户。同时,当下虚拟运营商的发展仍旧受限制于传统运营商,在渠道和资源等方面依旧存在很大的成本。
而对于初期发展的企业来说,前期的投入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电信市场。只是,受限制于盈利的短缺,导致虚商在很多方面不能狗投入过多的资金,比如上面提到的实名认证上。要做到真正的实名认证一般都要企业购买相关的设备,但是千万元的成本使得大部分虚商都望而却步,采取先上认证的方式也就显得在情理之中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品牌形象受损等不利的影响。
第三,监管不到位。 虚拟运营商的推出和发展是工信部为了促进整个电信市场良性发展,而作为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到严格审查,这样才能够保证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资料显示,此前,工信部曾三次约谈相关虚拟运营商,责令其整改,但是效果甚微。就拿实名认证来说,对于不能做到符合实名认证的企业,工信部就应该暂定其服务和发展。只有在严厉的规制下,虚商企业才能够真正的正视问题。
写在最后:
良性的电信市场,需要一定的竞争和资本的加入,虚商的加入使得市场充满活力。而虚拟运营商相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仍旧显得十分稚嫩和不成熟,能够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真正做到符合用户的需求,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是这背后需要虚商企业在资金和服务上的大力投入。此外,虚商能否健康的发展,还需要看监管部门和传统运营商能否做到真正的投入和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