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蓝鲸TMT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7日,又一家互联网共享单车平台优拜单车宣布完成了1.5亿的A轮融资。短短几个月,“互联网+单车租赁”的模式以接近疯狂的模式爆发。从今年八月份开始,摩拜单车和ofo两家公司率先爆发,吸引了主流公关、媒体和投资人的眼球,有超过4亿美金的风险投资砸向了这个市场。紧随其后的优拜、小鸣等第二梯队的品牌也都加入了这个行业竞争大军。在这个行业爆发的窗口期,笔者却要说点不同的观点。“互联网+单车租赁”的模式我并不很看好。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痛点,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

从市场规模来看,量级偏小。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两轮脚踏自行车消费的大国,可以说自行车市场确实很大,但目前是属于买的多,租的少。租赁市场仅占很小的一块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预计在0.54亿,互联网租赁模式的推动,预计到2019年也仅能达到1.63亿。市场规模可谓非常小。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数据来自2016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

从消费场景需求点来看,市场也有局限性。摩拜和ofo等推出的互联网单车租赁模式,应用场景上是很局限的。自行车市场消费主力在2、3、4线城市,但这些城市的消费市场基本是选择购买。而互联网单车租赁更多是满足一线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不便利的群体。比如坐完公交车或地跌上下班,离公司或家里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时候选择单车租赁确实比较方便。但就目前来看,只能在一线或类一线城市进行推行(目前摩拜单车上线了北上广深4大城市)。需求场景决定了这个模式很难做到大体量。

商业模式好看,但盈利疲软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互联网+单车租赁”模式玩法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在自行车产品本身,收费方式和主推场景上略有不同。对比下摩拜单车和OFO 。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我们再来看下自行车成本,优拜单车大概在1000元左右,摩拜最新推出的轻骑版(Lite版)成本已经控制在3位数,而ofo的单车成本始终维持在300元左右。再从回报率角度来看,以单辆单车每天使用5-6次的频率计算,现在收费是1元/半小时,也要差不多半年才能收回成本。这里还没有计算损耗。如果再加上市场的营销推广和运营费用,要能实现盈亏平衡都需要很长时间,就目前很难看到有大的盈利点。

适合政府做公益,但商业化介入难发展

我们知道现在一二线城市政府都在推从绿色出行,笔者在深圳,能看到很多自行车取停固定点。而且是1小时以内免费,其实这就是政府的利民项目,只是目前推广的效果还不是特别的好。“互联网+单车租赁”的模式在推广教育上面,能带动消费者认知,但要真正能做到取代政府来做这个事情,至少说很难发展。这里面还涉及到各地方政府的政策及管制问题。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深圳罗湖区公共自行车收费标准)

城市秩序比规模发展更重要

就目前来看,已经有很多消费者开始吐槽“互联网+单车租赁”引发的城市秩序问题。停车就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小区里面是不能停车的,虽然有提示必须停在白线区域内,但还是很多用户做不到这样。路边违停,车身上打小广告等现场经常有,自行车投入市场后后续又会出现“僵尸自行车”,这些都是给城市秩序添加麻烦的。这类自行车数量投入越多,维护成本越高。笔者认为政府采用的固定取停车点的做法还是很好的,减低自行车损耗率的同时,很好的维护了自行车停放秩序。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综上,笔者认为“互联网+单车租赁”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消费者可以便利的满足租车需求。但这事能联合政府干就更好,民企单纯靠资本来推动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点。

(本文作者:龙双强。互联网营销专家,知名自媒体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名)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

为什么不看好“互联网+单车租赁”?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蓝鲸TMT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互联网 融资租赁互联网租赁互联网单车单车租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