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确认回港上市,或将掀起中概股回归浪潮

蓝鲸TMT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阿里确认回港上市,或将掀起中概股回归浪潮

在今年“双十一”创下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的记录后,阿里巴巴又在创造另一个记录:成为中国首个在中美两地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11月13日晚间,阿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确认赴港IPO;其计划通过全球发售新发行5亿股普通股新股,IPO所募资金主要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不过,招股书并未披露筹资金额、定价等关键信息。

在持股方面,阿里发布的招股书显示,目前软银持有25.8%股份,依旧为最大股东;阿里全体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9%,马云持有6.1%,蔡崇信持有2%。

业内人士表示,阿里确定在香港上市,将对香港资本市场带来直接的正面影响,与港交所实现双赢。而且,这或许将促使更多科技公司跟随回流,掀起一股中概股的回归浪潮。

阿里回港上市,与港交所双赢

据悉,阿里在香港上市后,其美国存托股将继续在纽交所上市并交易,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后,阿里在香港上市的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

众所周知,阿里与港交所其实早有渊源。早在2007年11月,阿里旗下的B2B公司曾登陆港交所,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公司股价暴跌,加之B2C、C2C业务快速增长,B2B业务逐渐失去战略价值。最终,阿里B2B公司于2012年选择私有化,退出港交所。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开始推进在港交所上市事宜,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但当时港交所未能及时找到接纳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方式,阿里赴港上市的计划最终宣告失败。次年,阿里转而远赴美国上市,并成功登陆纽交所,以筹集250亿美元资金规模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错失阿里后,香港政府、港交所及投资人都意识到同股不同权在互联网新经济公司中广为流行,包括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港交所CEO李小加在内的多位官员也曾对没有让阿里在香港上市表示遗憾。

为避免失去更多类似于阿里巴巴的市场机会,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并公布在海外上市的创新产业公司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随后,美团、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相继赴港上市,这让阿里回港上市成为可能。

而为了给回港上市铺路,阿里股东在今年7月举办的股东大会上批准了“一拆八”的拆股方案,以便增加筹资活动的灵活性。据悉,若顺利拆股,阿里的普通股数量将从40亿股扩大至320亿股,拆股方案将在2020年7月之前进行。

“阿里拆股的目的主要就是降低投资门槛,以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提高交易活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提升阿里的估值。”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如今阿里确定在香港上市,与港交所可谓是实现双赢,有较为明显的战略意义。

阿里与腾讯同台竞技成最大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若阿里顺利在港上市,意味着其将与中国另一互联网巨头、有港交所“股王”称号的腾讯在同一平台“竞技”,而这被外界视为阿里回港上市的最大看点。

近两年,阿里与腾讯在投资并购、业务布局等方面暗自较量,二者曾轮番拿下亚洲市值第一的宝座。截至11月13日收盘,阿里的市值超过4700亿美元(约3.3万亿),腾讯的市值则超3.13万亿港元(约2.8万亿元)。

阿里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如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全球及区域性电子商务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以及数字媒体及娱乐领域的其他服务提供商。

从财报角度看,阿里日前公布的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净利润两项硬指标上均保持了40%的高增速。相较而言,尽管腾讯同期也有增长,但核心指标的涨幅不及阿里,整体业绩表现要略逊一筹,

具体而言,阿里当期营收为1190.2亿元,同比增长40%;非通用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327.5亿元,同比增长40%。腾讯第三季度收入972.36亿元,同比增长2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为244.12亿元,同比增长24%。

不过,在活跃用户数方面,腾讯的表现要更为亮眼。阿里第三季度月活跃移动用户7.85亿,较2019年6月增长30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增长1900万至6.93亿。而同期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同比增长6.3%;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6.53亿,同比下跌6.4%。

此前,花旗分析师Yafei Tian分析指出,如果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股票的交易兴趣与腾讯相似,则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交量有望因此而增加10%-15%。

或促使其他科技企业跟随回流,掀中概股回归浪潮

实际上,除了阿里之外,百度、京东等其他大型中概股也早已表明了愿意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态度。

早在2018年初,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达沃斯论坛上便透露,京东物流将考虑在香港或内地独立上市。同年4月,京东方面再次对外释放想要回归的心态,明确表明“如果政策允许,京东也非常有意愿回归国内市场实现两地上市”。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也在2018年两会期间表示,一直希望百度能够整体在国内上市。他解释称,当年百度去美国上市是因为政策不允许,百度的VIE结构从中国法律看来是一个外资公司,因此遇到障碍;若政策允许,百度希望能够尽早回到国内的股市。

如今阿里正式宣布回港上市,或许只是中概股回归的一个序幕。上述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其实也早有回归的想法;而阿里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企业,其举动本就容易引发其他互联网企业模仿,此番阿里回港或许将引领更多创新科技企业回到国内资本市场上来。

对此,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曾在记者会上表示,阿里在香港上市会对香港市场带来直接的正面影响,或能推动更多不同类型的科技公司落户香港,同时亦能令香港投资者对科技股更了解,从而给予更合适的估值。

据悉,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第二上市,可能吸引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如京东和百度)回到港交所上市。这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另一方面,由于阿里巴巴IPO会抽走一大笔资金,短期内可能令港元汇价大幅波动。

“至于在美国上市的小型科技公司,两地上市成本较高,可能会降低它们回来上市的意愿。不过如果这些小型公司在美股市场的流动性低,可能促使它们终止在美国上市,转而回来香港或科创板上市。”蔡伟荣称,但是这涉及到一个估值差的问题,如果回来香港上市估值下降的话,吸引力就会降低。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