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发力硬件市场,是有备而来还是无奈之举
谷歌秋季发布会来势汹汹,一口气发布了包括手机Pixel 2、音箱Google Home、笔记本Google Pixelbook、无线耳机Pixel buds和相机Clips等重量级产品在内的8款硬件产品,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更是高调宣布,在AI时代,谷歌不是要做一个大后方,而是要亲历战阵,主动以硬件去推动创新。
这一系列动作,无不预示着,硬件将被谷歌提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移动互联网时代靠着安卓系统大杀四方的谷歌也被业界和媒体寄予了厚望,甚至有媒体在发布会后惊呼:谷歌入局,其他的硬件产生商可能要走向衰亡了。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一切似乎言之过早,谷歌的硬件路并不好走。
数据成为谷歌之痛
众所周知,数据是AI的养料,想要在智能硬件时代有所斩获,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安卓的成功却没能让Google组件连接到海量用户。介于安卓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大量硬件厂商在使用安卓系统时都抛弃掉了Google的基础组件组件(俗称Google全家桶,包括google play服务 google账户管理程序 google服务 google应用google play商店),这也让其难以获取更多安卓手机用户的使用数据。缺乏深度研发AI技术所需的养料,也就导致了Google推进AI战略时屡屡遭遇瓶颈。
谷歌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坚持安卓的开放自由,谷歌将无法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对OEM厂商进行权限限制,势必影响到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安卓联盟。
推动Google组件的安装量,就必须对这些OEM厂商使用的Android系统进行权限限制,像iOS系统那样限制用户的自由度,封杀其他手机产商的电子市场、搜索、语音识别,并且强制保留自己的Google组件。但全球诸多国家都以安全为由禁止安装Google组件。另一方面,Google一意孤行的强制安装Google组件,也将与安卓系统开放自由的理念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强制预装非长久之计。
营销再成谷歌硬件路上的拦路虎
抛开技术层面,以软件和互联网闻名的谷歌,营销一直不是其强项。举个例子,Google手机也曾考虑进行线下销售,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在网上售卖。其手机产品此前每年销售50万台,甚至不如锤子的销售量。这充分证明其并不善于硬件销售,仅凭自身软件的优势,很难在硬件市场上立足。
与此同时,在软件市场上一家独大的谷歌并不一定适应硬件市场激烈的竞争,它有太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苹果等对手在销售硬件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并且在国内外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以及无可撼动的强势的品牌影响力,而这些正是Google是匮乏的。
无论是数据还是营销,谷歌都不占优势,那么AI时代,谷歌如何才能完成逆袭?
搭建生态圈或成破局关键
在向AI时代转变的过程中,用户对于硬件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这就给谷歌提供了机会。
决定购买与否的因素不再单纯是硬件本身,更多的是其背后的生态圈及通过生态圈所提供的服务。用户购买亚马逊Echo,不只是为了买音箱,而是为了享受对话式的电子商务服务;同样的用户选择谷歌的Nest,也不仅仅为了当温度计用,而是看重其背后的家庭环境管理服务。单纯提供软件服务或者硬件输出的模式在AI时代已经行不通,搭建完善的生态圈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传统的时间秩序变得不再奏效。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中提到过:“时间是新的战场。所有的行业都在里面征战,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时间是新的货币。而且没有滥发钞票的央行,你买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
对于用户时间的争夺不再是某个行业的专利,无论是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移动时代的王者,还是以微信、facebook为首的社交平台,大家都把注意力从用户的“口袋”转向了用户的“时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已不分边界。在用户时间面前,微信和支付宝可能是对手,谷歌和亚马逊一样可能是对手,这也变向加剧了以生态为核心的职能硬件时代的竞争。谁能搭建更更完善的生态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自然就会抢占到更多的用户时间。
基于这两方面,搭建生态圈成为AI时代硬件领域破局的关键。而凭借在知识图谱、自然语音处理、翻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AI核心技术上的先天优势,谷歌完全有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圈。另外,通过收购HTC等行为,也将增强其自身的硬件研发实力。
从在发布会上发布的8款新品看,范围涉及手机、电脑、智能音箱、手写笔、智能摄像头等等领域,看似硬件大杂烩,背后却彰显着谷歌通过智能硬件于布局生态圈的野心。
总结
从“移动时代”到“智能时代”的升级过程中,打造生态闭环已经成为巨头们心照不宣的共识。AI时代下,硬件不是核心,但却成为了通往未来的入场券。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软件平台才能表现会更好。从这个层面来看,谷歌的硬件路,值得冒险一试!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