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硅谷:微软像一个没落的贵族

蓝鲸TMT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蓝鲸 TMT 刘瑞刚

题记:自 201410 月份开始,蓝鲸 TMT 每年都会到硅谷采访,并且以硅谷为中心,走遍了包括罗利、西雅图、芝加哥等科技巨头公司落脚的美国城市。《走进硅谷》提到的硅谷并不是狭义上的硅谷,而是一种美国高科技的代名词。蓝鲸 TMT 希望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对这些影响全球的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解读,并尽可能真实的还原给中国的读者。本文为走进硅谷系列报道第三篇:走进微软

走进硅谷:微软像一个没落的贵族 (最后一排左一 为蓝鲸 TMT 创始人刘瑞刚在微软全球总部)

昨天,微软 262 亿美元收购 LinkedIn ,几乎刷遍了中国 TMT 领域观察者的朋友圈。类似这样的盛况,在科技圈里已经很少见了。

在我参加工作的 2007 年,微软如日中天,并且凭借和英特尔的 Wintel 联盟,成为各大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仅仅十年,这家公司被更多的明星公司替代,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这家公司仍然无处不在,且保持着非常好的盈利水平。

去年,我跟随某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对微软进行了一次拜访。在位于西雅图的微软总部,我对这家曾经的 IT 巨擎,有了新的认识。

微软的起家,和微软淡出人们视线,其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大势。 十年前, PC 成为科技的代名词,惠普宏碁戴尔联想的全球排名,牵动着所有 IT 从业者的神经。有点类似于今天人们津津乐道于手机公司的全球排名,比如小米和华为竞争态势有什么变化。

在西雅图的美国总部,我们还能看到比尔盖茨那张年轻的脸,和今天网络媒体曝光的照片判照两人。这个曾经的好学生,选择了辍学创业,并且靠着坚韧的毅力最终迎来了春天。

需要特别注明的是,中国人辍学创业的案例并不多见,屈指可数的有泡泡网的创始人李想,一个 80 后,后来又一手创办了汽车之家。现在则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中美完全不同的国情和现实环境。 在美国,很多巨头级别的公司创始人,都是辍学创业。比如乔布斯,还有甲骨文的 Larry 。他们创办的公司,在科技界能排进全球前十。

微软的兴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创业阶段。微软能够存活下来,并且获得在软件的霸主地位,靠的是一份坚持,还有一些运气成分。

大约是 1981 年, 26 岁的乔布斯请 26 岁的比尔盖茨开会。当时的乔布斯是不折不扣的明星企业家,并且非常前瞻性的看到了个人电脑世界的广阔前景。

当时的微软是个小公司,也在做软件。乔布斯请盖茨帮忙做点苹果电脑的软件。毫无防备的,乔布斯给盖茨炫耀了一下苹果系统的图形界面 + 鼠标。

今天,图形界面和鼠标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微软的产品是 DOS ,估计,现在 90 后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产品。

苹果走的是纵向整合,软硬件一体化。微软走的是横向整合,让硬件厂商都来用自己的软件。 在当时,软硬件一体化的苹果,做出来的软件系统比专门做软件的微软还要牛,还要领先。

苹果领先了微软多长时间?至少 9 年。微软做出来图形操作界面,产品是 windows 3.0 Windows 3.0 发布于 1990522 日, Windows 3.0 发布,由于在界面、人性化、内存管理多方面的巨大改进,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在这 9 年里,落后的 DOS 不仅没有死,而且硬扛了 9 年,终于扛到了新产品上市。 这对创业公司也是一个奇迹:就算你的产品再烂,只要自己不死就行。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 3 年左右,这意味着你要能活 9 年,就能熬死一大批同行。

当然,微软硬扛的这 9 年,除了运气成分,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比如,好的销售机制。盖茨的大学同学 + 婚礼伴郎鲍尔默加盟微软,帮着盖茨做运营,使盖茨能专心做产品。

据说,微软为了存活下来,当时的产品近乎白送。当时微软的 2 大原则是兼容,不管王安电脑,还是 IBM 电脑,惠普电脑,我都支持你们。另外就是廉价。这和后来微软一家独大收巨额 Windows 授权费简直判若两人。

当时, DOS 年代微软产品廉价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盗版商都懒得去盗版了,直接用正版吧。( PS :中国内地有段时间出现了盗版 Windows XP 产品,归根结底是买一套好几百,部分网民嫌贵)。

熬过了这 9 年,加上苹果犯错误,微软借 Windows 3.0 迅速完成了横向整合。这时候,微软也就进入了第 2 个阶段,称霸软件市场,甚至不惜 作恶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捆绑。这种事情在中国司空见惯,下载个 A 程度,给你安装上一堆 B 程序。当年,微软最大的手笔,是借助捆绑熬死了网景。

网景是个浏览器,控制了互联网入口。现阶段,大家都在谈入口,比如 QQPC 桌面端入口,微信是移动端用户交流的入口, 360 安全卫视是 PC 端上网的入口,京东是互联网电商的入口,小米手机也是入口。但对于微软来说,网景来抢入口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他做了操作系统,本来也是想控制入口的。现在大家通过网景直接访问互联网了,微软当了嫁衣。

微软想了一个办法,推出 IE 浏览器,不仅免费,而且和 Windows 捆绑。这个案子影响比较大,司法部门都介入了。但是,网景运气不好,没有等到司法宣判的那一天就死了。

之后,微软再接再厉,利用 Windows 捆绑播放器,打败了 RealPlayer 公司。 有时候,微软会因为垄断输掉官司,但官司了结的时候,微软通常已经在市场上完成了垄断。凡是微软涉足的领域,其他公司几乎寸草不生。

这有点像很多年前,中国创业公司害怕腾讯一样。腾讯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它想做的事情,别人就很难成功。比如它切入游戏,联众就死了。 当然,区别在于腾讯不作恶,不会通过恶意捆绑来达到目的。

经过了长达 20 年的辉煌之后,微软彻底完成了针对 PC 市场的统治地位。尽管苹果不会考虑 Windows 系统,但从全球来看,苹果电脑在全球的份额微乎其微。

转折,大概是从 2007 年开始,还是盖茨的老朋友,乔布斯,发布了第一支触屏智能手机。之后是平板电脑,然后是智能手表。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也迎来了微软的第 3 个人生阶段,逐渐被主流媒体忽略。

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总部,我们也看到了微软手表,售价 25 美金。在巨头纷纷向移动互联时代过渡的历史契机面前,微软有些落后了。 甚至在苹果、三星、摩托罗拉(用的是谷歌安卓系统)切入智能手表领域之后,微软仍然只能以普通纪念品的腕表示人。

走进硅谷:微软像一个没落的贵族

除了智能手表,微软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也进展缓慢。这也是微软淡出人们视线的原因。并不是这家公司不赚钱了,而是这家公司做的业务,并不是全球科技从业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尽管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方面出师不利,但微软并没有放弃对移动互联的信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微软 262 亿美元收购 LinkedIn ,并在中国科技界引发刷屏式的传播效果。

实际上,在此之前,微软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比如, 20139 月,微软宣布 72 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部门,包括获得诺基亚专利授权和品牌使用, 20144 月份完成收购业务。

收购诺基亚,为的也是移动互联的入口。这和联想有点像,区别是,诺基亚实在不争气,现在的市场份额下降得比较厉害。

微软的另一个尝试,是发生在 20126 月。微软 12 亿美元收购了企业内部社交网络 Yammer ,并且将它的一些核心功能直接嵌入到 Office 365 之中。

当然,最划算的买卖,当属微软投资 Facebook 。早在 200710 月,微软以 150 亿美元的估值,对 Facebook 投资 2.4 亿美元,换取了后者 1.6% 的股份。当然,这个投资有点像财务投资,因为微软对这家公司并不具备什么影响力。

除了并购投资,微软自己也在搞一些研发,比如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有微软小冰,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这个产品算是微软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一个亮点,并被认为是微软在移动互联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一个有趣的佐证是,它曾在中国引发腾讯微信的封杀。有业内人士称,这个产品太火了,引发了互联网巨头的忌惮。而微信的解释则是:担心这款产品的运营方式可能泄露用户聊天内容。经微信团队查证,发现该产品涉及模拟用户操作、诱导用户拉群、批量注册垃圾账号等影响平台规则和用户体验的违规行为。为保护用户体验和安全,微信团队 依照平台规范对此事进行处理

结束语:

对于一个巨头公司,很多时候转型步履维艰,并且让人怀疑其转型的成功性。比如英特尔的手机芯片,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包括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他们曾经辉煌过,并且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取得过压倒性优势,但在新的历史契机面前,它们还需要不断的证明自己,并且打消人们对它的疑虑。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蓝鲸TMT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没落的贵族微软 硅谷美国硅谷微软总部走进硅谷没落贵族走进微软硅谷微软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