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美国建厂的波折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特朗普击败竞争对手当选美国总统,看似是一场意外(最起码也算是一匹黑马),但细细想来,他的当选其实是情理之中的。纵观世界格局,欧洲经济持续衰退,不仅要负担自己国家的高福利,更要安置来自伊朗、叙利亚的大批难民;非洲、南美国家常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贫穷正吞噬掉一切理想;美国科技、金融类产业一枝独秀,但失业率不容乐观,日韩经济也处于衰退状态,人民的生存压力非常大,反观中国经济则快速崛起,在基础建设、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国民工作强度大,却也过上了相对富庶的日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具民主意识的西方选民,越来越厌倦纯粹的政治领袖,转而追寻经济型总统,事实上,带领大家致富,永远是一位国家领袖最优先要做的事情。
自上任以后,特朗普逐渐开始发挥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总统办公室基本上来自经济领域的专家,而他自己也常常亲自“点名”一些企业来美国投资,比如,特朗普希望苹果产品要更多地在本土制造,还点名丰田来美国建厂,为此签署了一些税收优惠的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代工大王富士康也加入了去美国投资的队伍,这场合作本应该是各取所需,进程却一波三折。
制造业是经济的真正脊梁
今年7月,富士康宣布在美国建厂时,可谓是意气风发,不仅得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肯定,总裁郭台铭更是被邀请到白宫,享受了最高规格的礼遇。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盛赞郭台铭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商人”,而且调侃:正是因自己当选总统,富士康才来美国投资的。郭台铭本人也雄心勃勃地发表讲话,将会改变美国液晶面板制造的格局。在公开招标中,美国共有7个州参与竞标,最终由威斯康星州胜出,富士康承诺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兴建一座液晶显示面板厂,这座工厂会创造13000个就业机会,而威斯康星州则允诺税收优惠总金额将达到30亿美元,富士康可以在未来15年内拿到全部的优惠。
在谈判的前半段,一切都比较顺利,可谓其乐融融,共襄盛举,要开创大场面的节奏,但在随后的签约过程中,威斯康星州在具体合作细节方面又添了一份担忧,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征求纳税者的意见,确保此举能真正惠及纳税者,同时,郭台铭也表示了最大的诚意:若不能完成就业指标,将会赔偿5亿美元的损失,好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协商,富士康启动于美国建厂项目。
特朗普盛赞郭台铭,比之中国记者更青睐、相信富士康的实力,正是看中了其强大的创造就业的能力,事实上,自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就一直试图增加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方面制造业是实体经济,能真正直接产生剩余价值,正是靠着工人勤劳的双手,一批批普通的布料才变成一件件靓丽的衣服,一块块粗糙的铁板才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一堆堆孤立的电子元件才能变成一部部能打电话、发微信、玩王者荣耀的智能手机,这种由原材料到成品的蜕变则构成了剩余价值的主体,比之商业、金融、社交等行业更值得国民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制造业是重资产行业,要建造一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需要涉及建筑施工、原料运输、加工制造、安保监控等大量领域,制造业员工的吃喝拉撒、消费娱乐、教育、职业培训等等都需要相关的工作岗位支撑,这就意味着,富士康投资建厂除了直接的13000个工作岗位之外,更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相关产业大面积地发展,也正因如此,特朗普政府才会如此看中富士康的投资,正如全世界的统一认识:制造业才是国民经济真正的脊梁。
转型改革,新制造才有未来
当然,代工大王郭台铭如此睿智,肯定不会抱着100亿美元去美国做慈善,即便是特朗普再多赞誉,富士康也不会做无利可图的投资,而且本次美国建厂的波折经历,也给中国政府、企业和职场奋斗者以非常深刻的启示,事实上,企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持续盈利,甚至成为百年企业从来不是偶然的:
首先,郭台铭懂得顺势而为,能够做到提前布局,比如富士康先由沿海地区发迹,而后果断地向中国内陆发展,都是基于制造业生产成本和资源分布趋势决定的。现在,富士康去美国建厂,也正是看中了特朗普的政策资源和美国日益高涨的失业率,以及美国政府重振制造业的决心。况且,富士康的生意和美国也是息息相关,他们最大的客户正是美国的苹果,加之,双方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博弈状态。众所周知,苹果是个锱铢必较的企业,他们拥有2000亿美元的现金,接近万亿的市值依旧难言满足,但在创新乏力的背景下,只能压榨供应链,最重要的几个供应商都需要面对利润逐年下降的状况。具体到富士康,他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收购夏普建造自己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以增加谈判筹码,另外,郭台铭面对强势的苹果客户,选择另辟蹊径,试图同特朗普政府搞好关系,潜台词是:老子和你们的总统都是好朋友,苹果敢不给面子?
其次,富士康这些年一直在谋求转型,如此大规模的企业转型肯定不止于技术层面,更应该包括商业模式、管理体系、人员结构等等,简直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美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尖端科学技术,地球最好的20所大学有15所都在美国,还有大量宇宙驰名的消费品牌,富士康在这块土地上建造工厂,可以天然地靠近这些优质资源,更是给旗下很多管理干部以培训、历练之机会。单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一种天然性的优势,要知道中国很多企业在做国际生意时,常常因英语不好,而无法表述清楚自己的优势,从而导致同巨额订单擦肩而过,在签订英语合同方面,常常搞不懂权利和责任,从而出现一些不平等条约,沟通语言虽是小事情,却常常带来大后果…这些优秀的人才经过培训之后,会衍生出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手段,给其新制造的蓝图以最强有力的支援。此外,传统制造业已渐行渐远,却而代之的是叠加了自动化、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科技的新制造,富士康新工厂毗邻硅谷科技圣地,相信也更容易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总之,富士康的制造工厂建在美国,如果能正常经营和运行,甚至盈利,相当于镀上了一层厚重的、耀眼的金色,是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富士康在美国建厂一波三折,体现了美国政府之于投资建厂的谨慎,他们没有因100亿美元的诱惑而随便放弃纳税者的利益,值得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借鉴和反思;同时也体现了郭台铭运营企业、开疆拓土过程中的韧性,事实上,过去几年,富士康大规模内迁、收购夏普、布局电商等等,都是非常需要魄力和耐心的事儿,富士康能在美国成功签约,与其领导者的韧性密不可分,这些宝贵品质应该值得国内企业家、职场人深度学习。(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