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别观察:四线小城深度“触网”,开启无现金生活

蓝鲸TMT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春节特别观察:四线小城深度“触网”,开启无现金生活

中国的春运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这在年关之时体现地尤为淋漓尽致。每逢春节,远在异乡工作的人们便像候鸟一般,迫不及待赶回家乡。今年春节期间,记者随家人回到江西老家,深深感受到家乡在深度“触网”后方方面面的变化。

记者的家乡是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市,古称“庐陵”,后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根据《第一财经周刊》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排行榜,吉安被划在了四线城市之列。

在前两年全民关注“互联网+”时,吉安市也逐渐被互联网渗透,网约车、外卖、在线支付等开始在吉安兴起。据蓝鲸TMT记者观察,如今吉安的互联网化更进一步,“年货”与“红包”这两个与春节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也深度“触网”,网购年货已成潮流、微信红包逐渐替代纸质红包,家乡的人们逐渐开启无现金生活。

网购年货成潮流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购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蓝鲸TMT记者发现,今年春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年货选购的方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网购年货成了最新的潮流。

往年,在春年前半个月左右,亲朋好友都会相约去附近的超市选购年货。彼时,各大超市纷纷推出年货特价、买赠优惠等活动吸引人们前往,带来的结果就是超市里人满为患,不管是挑选、称重还是结账处都排起了长龙。但年关将近,人们对于如此低的购买效率也表现地较为宽容。

今年春节前,当记者问起身边的亲朋是否备齐年货、需不需要一起去超市补货时,得到的答案却出奇一致,“我们在网上早就已经买好了!”

53岁的大姑一直学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电脑,至今还没学会如何上网;往年都由她置办年货,今年出现了例外。“你哥平常就老在网上买好吃的寄回来,今年过年他也老早就买好了干果、糖和饮料,过几天应该就能送到家了。你哥说以后年货不用我操心了,这样也好,我就专心准备饭菜。”

和大姑相比,41岁的小婶头脑灵光,是长辈当中最擅长用网络的人。“我们懒得去超市排队哦。腊月初八,你小叔就在网上挑好了开心果、碧根果,还选了一些徐福记的糖,这些都是他自己爱吃的。瓜子、葡萄干这些东西就都是我来挑。”小婶说道,“今年没人约伴一起去超市,我们买地早一点,主要是怕送快递的要放假了,拖到年后送来就糟糕。”

“自从你婶婶学会了在网上买东西,就经常网购,别说年货了,连抹布都上网买。”小叔听后不忘调侃一句,“她老说网上买的超市的好,还不就是图个新鲜,也买上瘾了,天天盼着快递来敲门。”

微信红包取代纸质红包

“年货”之外,春节的另一个关键词便是“红包”,春节发红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就是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家中长辈给晚辈准备的用红纸包裹的钱,代表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往年春节前,家中长辈总会去银行换些面值100元、50元不等的新纸币,塞进提前准备好的新年红包中,并在红包里装入寓意平安富足的茶叶和小米,在春节期间发给老人和小朋友。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红包的形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自微信红包横空出世以来,通过手机发红包、抢红包便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在重大节庆期间,微信红包甚至有逐渐取代传统纸质红包之势。今年,这股势头在记者的家乡出现了苗头。

小叔小婶有个刚上大学的儿子,大年三十晚上,他们便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将新年红包发给了儿子。小婶笑着说,“你弟弟跟我们讲了几次,他说传统的红包太Low了,不符合他新新人类的个性,要我们跟上时代步伐。”

大年初一上午,姐姐率先在家人微信群里发新年红包,开启了家人之间的第一轮发红包及抢红包大战。最终,以长辈给小辈发送定向春节红包结束了这场红包大战。

不过,对于部分年纪稍大、较少使用微信的人来说,微信红包还是个相对新鲜的事物。“我平时又不用微信付钱,里面的钱也不够发红包,今年给你弟弟还是包的纸红包。”姨夫说,不过他给轩轩(外甥)的压岁包是用微信发的,这主要还是你们年轻人玩的。”

整体而言,在新的一年里,吉安除了网购和微信红包更为普遍,网约车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还有越来越多的商超、旅店、餐饮店等支持在线支付,线上支付几乎能够覆盖一个人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与前两年相比,记者的家乡在深度“触网”后,人们在迈向无现金生活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蓝鲸TMT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深度触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