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铁看,非法集资毁掉创新后还有办法拯救吗?
近日,一桩引人注目的非法集资案成为媒体头条。北京公安局东城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针对投资人举报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情况,东城分局依法立案侦查,先后将白志明等3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而这家涉案公司,正是秦皇岛“巴铁1号试验车”项目的出资公司。
原本“巴铁1号”是创新的代表案例,在此前引发诸多轰动。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最终却成为非法集资的一个噱头。而从长远来看,非法集资毁掉的不仅仅是“巴铁1号”,更是投资者和大众对创新的信心。在被非法集资毁掉后,创新还能被拯救吗?
从光鲜亮丽到彻底崩塌,巴铁“玩完史”
从万人追捧到彻底“玩完”,巴铁其实走过了一段起起伏伏的过程。接下来,不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巴铁的“玩完史”。其实巴铁之前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立体快巴”——简单明了但是不够高大上。早在2010年第13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就出现了,当时就已经打出了各种噱头。如每辆可载1200名乘客、减少主要交通干道25%到30%的拥堵、施工周期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造价只有地铁的十分之一……
但彼时这个项目引发了诸多质疑,在可靠性、真实性、可行性等方面,都没有给出详尽的解释。而在数年后的第19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改名为“巴铁”后开始受到诸多关注。虽然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但在媒体等运作之下,竟然成为“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创新案例。去年8月,巴铁一号在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当时被“巴铁”刷屏的“恐怖”。
但就在今年6月底,秦皇岛的“巴铁试验线”就被拆除,还立刻爆出非法集资的相关信息。据悉,华赢凯来此前曾捆绑销售“巴铁”项目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号称100万元起投,年化收益达12%,集资超过40亿元。今年5月20日,华赢凯来曾发布具体兑付方案,但竟然只兑付1%。而据《焦点访谈》也披露,“巴铁”骗局涉及4万多名投资人,未兑付金额达48.86 亿元。至此,巴铁终于彻底“玩完”。
非法集资让创新背上骂名一定程度上毁掉创新之路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最终却只是一场非法集资骗局。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相信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巴铁的这一骗局,无疑会让创新背上骂名。而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让投资者和大众对所有的创新项目都产生小心谨慎的心理。
当然,从投资角度看,这样的心理当然是必须要有的。能够防止再被类似巴铁这样的伪创新、假创新项目骗钱,能够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利益。让那些打着创新幌子的项目、抱有投机心态的人,最终无所遁形。
但从大趋势来看,却在一定程度上毁掉了创新之路。原本创新在开始之时,是亟需资金、资源等帮助快速成长。但当投资者害怕创新项目为非法集资的噱头而持观望态度时,有可能会让创新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毁于一旦。即使还能咬牙支撑,也有可能会因错过最佳发展时机而难以壮大起来。
拯救!创新其实该这样寻求投资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信息前所未有的扁平化,每一个人都能从互联网上获取到相应的信息。但骗局的伪装程度也越来越高,还是能够轻松利用信息不对称性,包装出一个又一个完美的非法集资骗局。尤其是打着创新的名义,更是让人难以分辨。试想一下,如果共享单车再过两三年依然还不能赚钱,是否也会被认为有非法集资的可能性呢?
要想拯救被非法集资毁掉的创新,必须转换思维,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真正具有创新的项目要将自身的可行性、发展趋势、真实性等明明白白地展露出来,而不是画出一个又一个的大饼。另一方面,在寻求投资上要稳扎稳打,如果想快速筹足足够数年发展的资金,很容易就会被当成骗子。
当然,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创新性,也不是单单靠成败来判断的,也有可能会因为机遇、市场、运营等因素而沉沙折戟。如何评断某个项目的创新性上,还是要看投资者的专业性。盲目跟风,是最不可取的。(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