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地产活跃双创市场 “水土不服”仍待解决
随着国内创业创新的浪潮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在孵化器、创业空间相继出现之后,创业地产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进入市场。在国内创业地产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商业模式和能够提供的服务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我们已熟知了孵化器以及创客空间等商业模式,与之相比,创业地产会有哪些功能性的不同,均是我们希望了解的。在此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特推出《2015创业地产模式研究报告》,针对创业地产的商业模式、发展背景,以及在国内的市场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介绍。
创业地产重在提供办公共享空间服务
创业地产主要是指为创业企业服务、提供长、短租业务,立志于打造创业服务生态系统的一类商业地产。国内创业地产属于新兴产业,是创业服务体系新成员。与传统创业服务机构相比,创业地产与孵化器、创客空间均有其不同的服务侧重点,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定位两方面。在服务对象方面,孵化器主要服务于IT、
高科
技企业;创客空间主要服务于创造发明类的创造者;而创业地产重在提供办公共享空间,对于入驻企业的行业是无限定的。在发展定位方面,孵化器的定位是孵化科技型初创企业,待创业团队毕业后,需撤离孵化器;创客空间,重在为一些有想法的发明创造者提供一些硬件设施,使许多草根创客的思想得以实现,能够创造出市场产品;而创业地产,重在打造生态式创业办公环境,为初创企业提供共享办公服务平台。
双创背景下创业地产成为地产开发商盘活资产的重要途径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由此已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并驾齐驱。地产行业的转型也已经走到了纵深,行业库存压力倍增,急需盘活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选择业务模式转型,转向物业持有型经营,主动盘活资产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创业地产处
于刚
起步阶段。运营模式及盈利模式均尚未成熟,运营商也正努力的尝试摸索,去寻找更能适应市场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创业地产相较于传统地产而言是创新性的一步,市场规模尚未形成。因此,目前真正属于创业地产项目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的。国内主要典型的创业地产案例包括,SOHO创始人 潘石屹 先生创办的SOHO 3Q、前 万科 副总裁毛大庆先生创办的 优客工场 以及 万科 集团旗下的万科云工坊。
创业地产在国内发展的市场空间有待考量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经济文化的影响因素,尤其在经济领域。价格、文化和使用习惯是影响中美两国创业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业内人士普遍担心WeWork在华水土不服的关键因素,能否处理好上述问题是走出第一步的关键所在。
首先,服务溢价很难被国人考虑进成本。WeWork收费并不低。包含了公共服务的工位月租是350~4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00~2500元。即使不考虑中美两国人均GDP比例和位置因素,其租金也高于北京普遍创业场地的工位价格。而当价格高于自己心理预期时,中国人习惯尝试用“每平方米价格”来计算租金成本,而忽略服务增值的部分。如果照搬WeWork的定价方式,必然形成门槛,更无法吸纳“大众创业”。其次,开放精神在国内的挑战。目前国内,似乎只有科技孵化器才具备“联合办公”的基因,相同或关联行业信息对称,同一类人从了解到信任后的开放合作。而中国版WeWork如果不能产生多元化的行业聚集叠加价值,只是把五花八门的公司凑在一起,那仅仅是合租。最后,碎片化办公,移动办公的使用习惯国人是否拥有。对于美国一人公司和自由职业者来说,全日制、一周 7天 可使用的办公地点可能意味着节省成本,但这种趋势在国内不知需要多久才会形成主流。
结语:在国内创新创业大潮的背景下,创业地产已进入市场的视野,同时这也是国内一些知名地产人所领导的对国家创业、创新大潮的一次响应,为国内创业服务产业注入了更多活力,促进社会整体创业成本的降低,提高我国创业者的创业效率与成功率。创业地产活跃了国内的双创市场,无疑是国内创业创新市场的新元素,未来其发展有待探索中国路径。
本文由清科私募通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TMT网立场,转载需注明本文出处及原创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