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华尔街看好京东的3个理由
“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这一在华尔街屡试不爽的投资定律,再一次反映在赴美上市的中概股的身上。 受第二季度财报影响,京东股价大涨4.65%。华尔街将目光投向京东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财报的数字本身,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字:
1,核心指标之一,净利润。 2016年第二季度京东商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率约为1.1%,2015年第二季度约为0.4%,上个季度则为约0.5%。
通过翻阅之前的京东财报,我们不难发现, 这一数字意味着,京东商城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
2,电商通用指标GMV。 2016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6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京东核心交易总额(不包含拍拍网)为1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016年第二季度剔除虚拟产品的交易总额达到1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
3,现金储备。 截止2016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110亿人民币。京东过去十二个月的自由现金流创历史新高。
具体的现金储备方面,达到4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72%。
上述三个指标,实际上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京东为代表的电商模型,那就是:这是一个可以通过财报数字推演出未来的公司。 数字本身值得玩味,但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信息,更值得深究。透过数字表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键的结论:
1,在扛过了早年资金链随时断裂的各种质疑之后,京东模型开始展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而且通过数字模型推演,这种盈利将是持续性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京东在电商领域的统治力,已经可以带来品牌溢价了,从而保证了公司的利润。
举个例子。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京东是为数不多具备“造节”能力的电商公司,这个脱胎于京东店庆的节日,最后变成了天猫、苏宁、国美等企业借势营销的日子。大家通过近乎白刃的价格战,拿着比刀锋还薄的利润去和对方打擂台。
尽管存在诸如618大促的节日,京东依然保持了很好的盈利能力,这就是品牌溢价的原因。数据显示6月1日到18日的大促期间,京东累计订单量过亿,全天下单量同比增长超过60%。尽管推出了这一让利网民的大促,但京东通过其他成本控制依然保持了不错的利润。
此外,需要赘述的是,根据财报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京东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快速扩张的京东商城第三方开放平台业务,广告服务以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的物流服务。这些都和京东的品牌溢价有关。
2,京东的盘子越来越大,而且通过最近几年的收入与GMV数据,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京东一直在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至今没有放缓的迹象。
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京东的“综合一站式品质购物平台”战略的推出。京东从单一的3C正在成为一个一站式的购物平台,数据显示,京东2015 年在库房管理的产品品种数已经超过了200万种,远超传统零售商。
资料显示,自2004年京东正式涉足电商领域至今,凭借品类自营、物流自建的前瞻性战略,京东从单一的3C电商平台成功地转型为“综合一站式品质购物平台”,成为“3C”、家电、日用消费品、服饰家居、图书、生鲜等品类的电商品牌。
与这一战略相对应的,是京东的物流支持。京东将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设施的电商企业。京东在物流领域开创的诸如211、极速达、半日达等多项服务成为中国行业标杆。
此外,资本合作,也加速了京东的品类扩张和市场拓展。比如,京东和沃尔玛深度战略合作, 双方共同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零售商业模式。两家公司在电商领域进行合作,包括进一步加强“1号店”的品牌和业务,在京东平台上开设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官方旗舰店,在O2O方面沃尔玛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到家”O2O平台,并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
3,现金流,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京东在现金方面的储备,为这家公司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可能,同时在资本运作方面,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京东的现金储备充足并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根据国际三大权威机构之一穆迪的预计,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将产生人民币50-70 亿元的零售运营活动资金。
这意味着,京东可以按照自己的既定规划,迅速的推进自己在核心战略上的布局,以进一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比如,根据京东规划,2016年起京东将投入巨资建立一个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刘强东表示,这意味着京东将建立起“三张大网”,即传统B2C仓配一体化网络、大家电等大件配送网络和生鲜仓配一体化网络。
此外,充裕的资金,将帮助京东在并购方面发挥作用。众所周知,并购可以极快的缩小时间窗口,帮助企业实现业务上的赶超。
一个例子是,京东通过资本手段,实现了在生鲜领域的快速提升。2015年8月,京东向连锁超市永辉投资7亿美元,后者是中国生鲜产品的顶级提供商之一。
结束语: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京东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不断优化盈利能力,获得了来自华尔街的一致看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在今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成为中国首家获此殊荣的互联网公司,靠的绝不是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