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APP,是神器还是杀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用户群体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类儿童教育APP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儿童教育APP种类多样,包括中小学课业辅导类、幼教类、外语类、科普类等,各种类之下又有细分,五花八门俯拾即是。据媒体统计,目前我国专门面向12岁以下儿童的教育APP的 总数量已超过4万个,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6%,在苹果APP商店仅次于游戏位居第二。 那么,现在的教育机构、家长们真的准备好迎接教育内容移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吗?
一、儿童教育APP填满孩子、家长、老师的各种想象
教育应用市场的火爆究其原因,首先是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科技已经极大地普及到各年龄层,现在的孩子大多可以熟练地依托于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据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城市儿童在 4-6岁、7-9岁、10-12岁、13-16岁的儿童中,上网比例分别达到52.6%、58.6%、77.1%、93.2%。
其次,家长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适值儿童教育APP以其多样化和寓教于乐的特点迎合了当前“轻教育”的理念和家长对孩子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再者,很多学校也参与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索中来,据相关媒体报道,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鼓励和推广儿童教育APP,利用APP进行部分的课外教学和交流;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儿童教育APP运用灵活方便等优势,满足了孩子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这必然会受到家长和孩子的追捧;当然,从商业上来看,APP开发和短期存货的成本并不高,这也是儿童教育APP在短期内数量增长极快的一大诱因。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教育APP从出现到火爆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目前市场依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而关于APP本身的使用对孩子是助力还是隐性的阻力,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家长的争议。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一一剖析。
二、最受欢迎的儿童教育APP
1、阅读类APP最受欢迎
根据相关调研,目前在教育应用市场中,语言阅读类APP独占鳌头,在儿童教育应用中约占40%以上,呈现一枝独秀的情况,其他类如自然科学、艺术创意主题的APP相对较少,其中自然科学类仅占4.5%左右。开发者应规避同质化问题,尝试设计不同主题的优质应用来填补市场的空缺;
2、自然科学和益智 类APP 最受期待
在自然科学和益智类主题应用领域,国外开发商的产品普遍受到好评。
如Earth3D、宝宝爱科学之生命起源Earth school、Bugs and Bunnies、昆虫拼图和记忆游戏等国外开发商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应用常年占据苹果商店教育类APP排行榜前列。
3、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APP最多
在面向儿童的教育APP中,主要针对3—6儿童的占很大一部分,这些应用通常也适用于6—8的儿童,然而针对4岁以下幼童和8岁以上学龄儿童的教育应用相对就比较少了,这两个年龄段的市场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开发。
4、儿童视角和精良设计是成功的关键
从儿童及家长的使用心得和吐槽来看,在开发设计上,尊重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审美,制作吸引儿童的精良画面是决定APP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
为孩子设计APP的人并不是孩子,所以在游戏制作完成后,一定要找来孩子进行测试。NoodleWorks的CEO Mark有一次他们在测试时,孩子们很喜欢一直戳界面的某个角落,而忽略正在进行的游戏,这使得开发人员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喜欢的是每个点都可以戳,能跟他们互动,由此对游戏加以改进获得成功。但是要怎样让他们乖乖测试呢?儿童APP的测试跟成人不一样,成人会直接演示给你看然后告诉你“为什么我会点这里”。但是对付孩子,要更多地观察他们与游戏的互动,因为你很难让孩子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且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让他们专心地做完测试也是个技术活。
三、利弊争论,你怎么看
为教育APP摇旗呐喊、极力推荐的家长认为,支持教育APP的理由有很多。
比如,优质的教育APP资源丰富,其受众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与最好的资源对接;同时教育APP的设计大多趣味性强,能够寓教于乐,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教育APP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家长对孩子课业辅导的压力,也让孩子从小在新媒体产品上体验丰富,未来能够更好地与网络社会对接。
“家务,你说了算”(You Rule Chores)是一款儿童教育类APP。这款应用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在软件中选择一个自己的虚拟化身,可供选择的化身一共有六个,包括一只粉红色小猫、一个机器人科学家和一名星际警察等。孩子们在现实中完成家务并且得到家长的核准后,该软件就会相应奖励一些电子货币,孩子们可以用这些货币来兑换奖品,比如看电视的时间或去酸奶店喝酸奶的机会。这款软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儿童做家务的积极性,还帮助家长让孩子们懂得工作和薪酬成正比的道理。
以科普类主题为例,此类主题的APP很多都是不管在画面上还是环节设计上都尤为精良,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又如非常受欢迎的外语类APP,能够营造地道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沉浸式的学习语言等等。
学校方面也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是大势所趋,教育APP涵盖了在线授课,师生交流,课业辅导,课外科普,建立学习档案,获取学习资讯等多种功能,适当利用会对教学产生极大的助益。
但是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也导致一部分人群对儿童教育APP非常反感。
诸如“小学生XX直接利用解题类APP搜索答案完成作业”、“某家长反映孩子沉迷于教育APP的排名机制,为排名只刷简单题,甚至半夜起来刷题”的报道。从中,我们不难窥见教育APP存在的某些弊端,如解题类APP很容易沦为孩子的偷懒神器,让自制力不足的孩子产生依赖性和惰性;而某些APP存在的排名方式,其游戏成分过于抢眼,无法让孩子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主动性和持久的兴趣,此时娱乐性过犹不及,完全违背了教学的初衷,长期沉迷甚至影响孩子的视力。很多家长认为,教育APP的科学性无法得到论证,这一点也是让人不放心的。
从市场上看,教育APP存在同质化严重,很多产品都是跟风之作;缺乏儿童视角,不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内容老套、制作粗超等问题,种类繁杂也让家长难以分辨。
关于收费问题,有报道称,某些学校强制学生安装应用,否则无法得知课后作业,并向家长收取费用,这种做法的确是让人无法苟同的。其实,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儿童教育APP盈利模式的尴尬,由于使用者是儿童,不具有实际购买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广告或社交插件的投放效果并不好。而且,通过监测用户的行为来投放针对性广告,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儿童的隐私权,可能引来家长的不满,最终导致失去用户。
作者/编辑:徐静雅
若文中引用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按如下方式与我们联系,小编将及时处理。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