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能讲好“中国Twitter”的故事吗?
新浪微博已经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文件,上市计划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中概股在美国上市必须先讲好一个故事,比如百度是“中国的Google”,优酷是“中国的YouTube”,刚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的新浪微博,毫无悬念最有可能讲的故事就是“中国的twitter”。那么,它有没有把握讲好这个故事?我们来用数据号号脉。
Twitter上市文件里的一族数据:
“至2013年6月30日止有2.18亿活跃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4%;
“至2013年6月30日止有2.18亿活跃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4%。推特今年(2013年)前两季度营业收益约为2.54亿美元,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但仍亏损约6900万美元;去年(2012年)营业收益近3.17亿美元,亏损近8000万美元。”
而新浪微博的招股书里显示:
“微博报告去年12月,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291亿,日活跃用户数为6140万;
2013年营收为1.88亿美元,达到2012年的3倍,但仍处于亏损中。”
Twitter的市值有多种说法,去年年底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对Twitter的市值计算为250亿美元,而金融时报、美联社、CNBC的结果却为310亿美元,到现在可能又有变化。对比一下微博和Twitter的各项数据,微博的估值也可以有个参考。今年3月份,彭博社所调查的10分析师预计新浪微博的估值在33亿美元至70亿美元之间。按中间值计算,新浪微博的估值为51亿美元。
以下有一些来自新浪内部人士的对比数据是对新浪微博的故事有帮助的。
财务指标
虽然说财务指标在IPO时并不是资本市场最看重的,但盈利能力总需要数据来证明。在这一点上微博相对于twitter略占优势,因为微博是带着300万美元的季度利润来到美国,而twitter上市时还背着6460万的季度亏损。之所以说“略占优势”,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要求会更苛刻。虽然中概股赴美上市时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不少,但漂亮的财务数据总是有好处的。
从收入构成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收入的20%以上已经来自非广告业务,而且去年四季度同比和环比增幅分别为114%和近60%。尤其是微博营收中首次计入了数据授权业务,而在Twitter的收入构成中,数据业务也被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
用户指标
对社交媒体而言,用户活跃度可能是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指标。微博自2012年一季度MAU平均增幅是8.8%,去年四季度MAU1.29亿。Twitter截止到今年2月的MAU是2.41亿,虽然规模是微博的2倍多,不过同期平均增幅是8.1%,二者增长速度相当。此外,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的地区差异(还有三四线城市用户未充分挖掘)给微博提供了更大的用户拓展空间,这或许会成为微博活跃度稳定增长的基础。
再来看大事件中的表现。今年春晚直播期间有3447万微博用户参与互动,4541万条微博提及春晚,其中转发量最高的微博是韩国明星李敏镐的拜年微博,转发43万。美国“春晚”超级碗比赛期间有2490万条相关推文(不包括转发与评论),前国务卿希拉里的一条推文被转发5.7万次最高。从这两件在各自国家里分量相当的事件来看,二者的表现也基本相当。
市场环境
在中国,提及“微博”约等于就是新浪微博,这种强大的品牌效应对资本市场一定有不小的吸引力。社交应用已经成为用户的刚需,而Twitter、Facebook等在短期内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后来者要挑战新浪微博困难也不小。因此在社交媒体领域,新浪微博将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独家优势。
虽然很多用户会把微博和微信放在一起比较,不过最近一系列社会事件使用户认识到微博作为资讯入口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价值。不出意料,在挺过了去年一系列唱空的声音之后,近期业内对于微博和微信的明显区隔有很多讨论,今年微博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
财务指标和用户指标都是硬指标,这方面资本市场更相信数字。市场环境的故事讲起来可能费些事,不过见多了中概股的美国投资者对此应该也不难理解。这样看来,微博讲好“中国的Twitter”这个故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退一步说,如果连新浪微博都讲不好这个故事,就没更没有人敢讲“中国的Twitter”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