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自High?这一年的创客运动早已走出“围城”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本文的作者是SZDIY社区的成员Terry,原题目为《深圳创客2014(一)——中国特色的创客运动》。

从去年开始,国内创客活动爆发增长,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一个创客热潮,转眼来到2014年底了,我想也是时候对过去一年间这些创客空间、创客运动的发展情况做一些总结。作为整个创客大潮的其中一员,位于深圳这个创客运动的前沿城市,笔者在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待过近一年的时间,见证了深圳开放制造空间(Techspace)的成立,同时亦记录了深圳本地创客组织SZDIY的许多活动,亲身经历了整个创客运动从萌芽到蓬勃发展,期间所见所闻亦引起自己许多思考,希望通过此系列给扔活跃于创客运动中的各位小伙伴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美国的创客运动

既然要讲创客运动,在这之前,先和大家温习一下创客运动的本源,美国的创客运动是怎么来的。打开 维基 百科的“Maker Movement”词条,关于创客运动的起源有一个简单的介绍。在美国有一群DIYer,相比于买现成的产品,他们更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东西,后来渐渐发展成一些社区。2005年,Dale Dougherty决定创办《Make》杂志来服务于这些发展中的社区,让他们可以分享各自制作的项目;在随后的2006年,Dougherty启动了第一场“Maker Faire(创客市集)”,让这些喜欢动手制作的人走出来展出了各种新奇趣怪的作品,从此一种“创客文化”便宣扬开来,后来发展成为了一股创客热潮。

在以前产品的发明或原型设计过程,需要工业或企业级别的大规模资源,一般人难以获取。随着如3D打印机、CNC、微处理器等各种工业产品的平民化,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制作门槛,让各种不同层次的创新发明都得以从想法转化成真实的作品,这吸引了许多人开始动手尝试,从行业专家到车库发明家,对自己创造实现想法的过程都有浓厚的兴趣。加上原来就有的来自MIT的Hackerspace和FabLab文化,这让创客空间比较容易吸引到自己的社群。

美国的消费主义文化让这个时代的人习惯了从商店里买现成的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许多人已不再对制造产生兴趣,学校里的课程亦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一些教育者担忧着学生们对STEM计划(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htematics)的科学课程的兴趣正在消退,这将进一步减弱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美国政府决定资助支持在全国的学校里成立小型的创客空间,在博物馆、图书馆里也面向公众“创客”开放空间,以鼓励大众对制造产生兴趣。通过行政手段,政府旨在通过提高人们对制造活动的兴趣,希望把制造业从第三世界国家重新拉回本土,保证科技和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今年在美国白宫举行的首场"Maker Faire"也表明了政府对创客运动的认可。

在创客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客的精神最早是自发的创造活动,享受的是制造过程的乐趣,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同时跟身边的人分享这种乐趣。笔者曾经和朋友讨论过这种“自下而上”的运动发展,对比政府的“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普遍认为创造的乐趣是不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来进行激励的,但后来笔者认识到这个事情的另一面,当同时兼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时,可能正可以实现“上下”层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让创造运动从小团体发展成社会规模。

中国特色的创客运动

如果说自造者的活动,在中国并不乏喜欢自己动手的人,但中美两国的国情不一样,实际上诞生的创客氛围就不一样。我的父辈年轻的时候为谋生计,自己学会搞木工、电工、装修,到现在泥水、五金亦还是照样手到擒来,现在自己动手的理由是觉得由于自己懂,做起来比外面便宜,而且自己可以做得更细心,完全自己定制,虽然做出来相对没那么专业。有时候在家乡闲逛,还常常看到体现普罗大众智慧的DIY物件,比如说自己打造的摩托车后箱。

事实上,这种自造的传统亦逐渐在消退,新生代更倾向于消费产品而不再关心自己制造的问题,原因当初的美国人可能也一样,在网上你可以很方便地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大规模生产有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技术迭代也很快,我们正在快速地被消费文化的社会所改变。

在我们当中仍有小一部分人,处于对科学技术的强烈兴趣,喜欢自发地研究和动手实践,愿意花业余的时间来做一些小项目或参与开源项目,这些主动的人形成了国内创客的早期群体。SZDIY邮件组创立于2009年,到2010-2011年,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创客空间相继成立,成为了最早接受国外创客文化的群体。到2012年的第一场“深圳制汇节”,请来了包括Mitch Altman在内的国外创客和国内各地的创客团体或科技公司,首次连结了国内创客圈子的以及与国外创客的交流。在这一次接触以后,本地创客的热情也在互相鼓励之下慢慢地成长起来,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直到2013年以前,大家都还是处于一种自发性地努力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创客空间之间也互有交流。但从2013年开始,由于处于整个科技行业的大转型阶段,加上媒体的追捧使国内的创客热潮呈现出井喷状态。当时互联网行业逐渐饱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成了发展的趋势,同时深圳的电子外贸产业链开始转型,陆续把目光投到国内市场,突然涌现出许多做国内品牌的新产品,从运动手环到智能插座,从 智能手表 到智能水杯,深深地体现了国内团队的方案实现能力。从此,以前的创客圈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创造”、“创业”还是“创新”?一时间有了许多的争论,有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人也打着“创客”的名义挤进了圈子,也有很多抱着学习心态的人加入了创客或创业的行列,还有些崇尚国外创客精神的创客在尝试普及“真正的创客精神”。另外还有一些大企业或者热钱,出于寻找项目的目的,大力支持了各种类似“创客马拉松”的比赛,鼓励大家把项目的点子或原型抛出来。还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硬件孵化器HAXLR8R也扎根在了深圳华强北,加上 Kickstarter 在国外的名声噪起,大家似乎找到了一条做智能硬件创业和孵化的路子。

总之,2013年下半年,周围认识了非常多的硬件团队,其中不乏照抄国外众筹平台的早期产品的团队,也有真正在做自己设计品牌的团队,那时在柴火创客空间,陆续有非常多关于产品的讨论,亦使国内做智能硬件创业的团队互相熟悉形成了一个圈子。当时还有不少投资人都来看硬件团队,但是看得多,投的少,大家还在观望中,有一些执行能力强的团队靠自己完成了,亦有一些已经上轨道的团队拿到了大的 融资 。

经过一轮的热潮之后,到2014年,有不少上众筹平台的产品都到了要发货的阶段,才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普遍存在良品率低、产能不足、体验不佳、返修退货的问题,甚至有人根本做不出来。这说明了一个同时存在于国内及国外众筹的问题——提出的想法并没有实现成一个让人满意的产品。这有点像泡沫破灭的危机,不过这时的泡沫破灭是良性的,因为从今年开始大众的视野里有不少真正有品牌意义的产品出来并逐渐改善, bong 手环, inWatch pi,EMIE,麦开智能水杯,这些品牌都比较年轻,而且有自己的设计语言,这让人看到了国产制造加国产设计的可行性,这让一些互联网公司也跃跃欲试进入硬件这个行业,尝试软硬件结合的玩法。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经验让许多草根团队、80后/90后团队看到了实现自己创意想法的可能性。

今年在蛇口南海意库的“2014深圳制汇节”升级成了正式的Maker Faire,Dale Daugherty,Chris Anderson等大牛都来到了深圳这个地方进行交流,同时展出也是琳罗满目各种既有技术又有创意的作品,两年过去可以看到创客运动虽然有炒作有泡沫,但有简单的两点可以证明整体是在前进当中的:1.人群大了,2.作品多了。另外,在深圳这个地方的创客空间,从最原始的邮件组虚拟社区,到柴火创客空间的成立,到分化出柴火、TechSpace和SZDIY Hackerspace三个空间,也正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壮大以及分化,在互相结交认识后,带有不同目的的人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群,再加上中科院及深圳市政府也开始与创客群体合作、推动创客往更深远的发展。

“创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也不是一个小圈子自High的玩意,与美国政府在努力重新在本土推动制造业不同,制造业就在深圳,就在我们身边,在这样一个浪潮下,我们是否更应该考虑如何跟产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这种地缘的优势呢?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