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一朵“云”,蚂蚁金融科技如何助力云上移动金融?
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潮流势不可挡,触动了所有金融机构,也成为各类机构的旗帜和标语。而金融上云是最基础的第一步,以云平台为基础,金融机构才能整合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5月11日,杭州西子湖畔,移动智惠金融峰会召开。与会人员超过500人,来自200多家金融机构。可见,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机构巨大的吸引力。
云上的移动金融成趋势
随着普惠金融战略的确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都纷纷推进零售转型,提高用户体验,拓展场景服务。而这一切金融创新都对技术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提出挑战。更甚的是正在发展的移动金融趋势。
整个行业都看到了科技在金融领域可以发挥的巨大潜力和前景。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调查了解,在场的大部分参会嘉宾都认为目前金融机构存在创新不足,科技跟不上发展形式,并认为技术对行业有颠覆的作用。
蚂蚁金服副总裁刘伟光认为,“未来的移动银行、移动保险、移动金融将不再是一个APP的概念,它将是一个集超级APP、生物核身、智能风控、大数据营销、交互体验设计为一体的新型事物,整合未来金融云的所有渠道,大大颠覆今天所有现有的电子渠道和移动端的平台和技术以及客户的体验。”
比如,移动端的金融服务以及来自互联网线上的金融服务需求具有全天候、碎片化、高并发的特点,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分布式架构能力支撑和综合性的金融场景服务。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突破7亿,人均每天打开移动设备150次以上,人均每天在移动端耗时超过3小时。《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手机银行交易达到了969.29亿笔,同比增长103.42%。
过去几年,国外顶级银行如花旗、汇丰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讨论,80%话题都集中在如何构建未来的移动终数字化银行。 未来的移动数字银行,也不仅仅是只是个人零售业务,甚至有机构已经将对公业务搬上了手机,而金融服务和生活场景的融合也是未来面向客户的渠道拓展的重要趋势。
另一方面,作为数字化的基础,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上云进程。据雷锋网了解,2016年7月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中,银监会就已经对银行云发布了相关监管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明确实施架构迁移路线,计划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也就是说,金融上云受到了内外因的双重驱动。
根据IDC预计,我国云计算在银行IT支出中的渗透率刚过10%。面对这块前景可期的市场,行业内已经充斥着大大小小各类参与者,其中又以两类玩家最受关注:一是兴业数金、招银云创等银行系科技子公司,另一类是BAT、华为等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去年新近成立的监管嫡系——由银监会牵头、16家金融机构旗下公司联合成立的融联易云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具体来说,云计算又包含IaaS、PaaS、SaaS三个细分市场。现存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提供PaaS服务。虽然各种报告的统计口径不一,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阿里云在 IaaS层处于制霸的地位。而蚂蚁金融科技的技术堆栈就是依托于阿里云的基础设施,加上十多年的金融创新业务实践经验,主打金融科技开放品牌可以,通过专有云、公有云等多种形式进行部署,专注于从客户应用系统的视角提供最佳技术体验。
蚂蚁金服方面称,蚂蚁的技术已经支撑了包括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借呗、花呗等一系列业务,在去年双十一中,支付宝更是承受住了25.6万笔/秒支付笔数的高并发交易。同时融合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能力,其分布式中间件SOFA和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还体现了核心强一致,周边最终一致、弹性伸缩,优雅降级、实时高并发、高频发布、一键部署、智能管控等能力。
而针对于移动金融趋势,蚂蚁金服发布了以移动开发平台mPaaS为核心的一系列移动技术套件。据介绍,这些技术是基于支付宝App多年的技术积累,能够帮助合作伙伴提升他们App的稳定性、安全性、用户体验等,同时降低开发成本,并且能在app的运营以及业务生态上起到很强的助力作用。
不仅只是一朵“云”
实际上,“云”的涵义在变得越来越宽泛,已经不只是将金融机构的数据、流程、服务部署到云端,更是以云计算的能力为基础,结合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大数据风控、生物核身、数字化营销等能力与具体场景结合,实现技术对业务创新的助推作用。
在蚂蚁的语境中也同样如此。刘伟光表示,“云”不仅只是一朵云。蚂蚁金融科技是蚂蚁金服所有技术能力开放的一个综合体。
从去年中开始,蚂蚁金服正式启动金融科技开放计划,开放的精髓就在于技术体系与金融业务能力的结合,“除了基础架构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件、大数据分析、移动开发框架等基础的IT能力之外,还包括金融行业所需要的面向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安全、信用、风控能力。不仅在技术层面,蚂蚁的开放还体现在了应用层面,金融核心也是我们开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蚂蚁的金融科技开放真正实现了自顶向下的,从核心应用到金融专属技术再到基础架构的全面开放。”
在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这个目标上,主要的两类玩家各有所长。 传统IT公司更注重于底层基础架构建设。蚂蚁金服在吸收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强调自主独立研发,比如推出了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等;强调全栈式技术和应用体系的开放,刘伟光指出,目前大部分核心银行系统的设计和架构的代际还处于传统IBM大机时代或者IOE架构时代,以及基于这些技术的集中式架构,核心知识产权并不在银行手中。
当然,银行系科技公司的优势在于银行业务的洞察能力,“应用系统需要什么架构、如何支持线上线下的融合等”,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系开发的系统更迎合监管需求。
另一方面,新型金融科技公司也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迭代能力带给了服务机构。 去年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南京银行达成合作,他们只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从“一张纸”到完成互金平台“鑫云+”的上线,而按照传统流程,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据刘伟光介绍,这次合作工期的减少主要是“在项目实施交付上打破了传统IT项目中的流程和做法,不再用总包商、集成商、多方产品供应商组成多国部队联合作战的模式,而是采用一站式服务做法,并且充分利用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各自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混合云作战模式,而蚂蚁自身的DevOps的工具带来的研发效能的提升要让客户得到了切身的感受。”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过去为客户构建一个全新项目时,要组织多国部队,首先是底层系统提供商、包括IBM、EMC存储、四层交换机、各种设备供应商等公司;第二需要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种软件工具的供应商。这时可能需要集成商来与客户签订总体合同。虽然客户只面对一个总集成商,但背后其实存在着一大批厂家。在过程中大家的目标经常会不一致,,因此中间的推诿、扯皮的状况屡见不鲜;而以及开发测试与生产环境可能不同往往导致项目周期无法安装正常时间表推进。”
而现在,除了硬件之外,其余环节都由蚂蚁金服方面统一实现,包括技术产品提供、架构咨询、定制化开发、项目管理等。
开放看行业
蚂蚁金服“开放”的思路也蔓延到了面对行业态势方面。
针对银行系发展起来的金融科技,刘伟光表示,“大家的发展路线会不太一样,目标对象也不同,目前还未与他们在市场有过正面的竞争;另外我觉得未来有很多可以合作和畅想的空间,银行对于金融行业的洞察,如果结合蚂蚁在基础架构方面的能力,那能迸发出一种新的能量来。”而面对同一阵营的竞争对手,蚂蚁方面则摆出了其在支付宝、天弘基金、网商银行等内部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还包括了在近期南京银行,中国人保健康险,12306等项目的外部客户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阵营的合作已经发生了。金山云方面称,其为招商银行、兴业数金等打造成了云行业解决方案和管理平台。据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了解,金山云注重IaaS底层技术,而招银云创、兴业数金是业内较知名的行业云代表,两者取长补短。
除了技术,蚂蚁还愿意谈及其业务开放能力。据称,随着移动金融的趋势,为了推动银行APP金融与生活的融合,提高用户粘性,蚂蚁宣布开放支付宝小程序能力。也就是说,银行APP上可以植入更多的生活服务小程序。
对此,刘伟光认为,他们开放业务能力首先为了培养生态,相当于技术、流量优势与资金优势相互结合,共同打造市场,“只靠蚂蚁一家是做不完的”。第二则是银行和支付宝有着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应注意的其实应该是银行未来的手机银行,因为毕竟用户的需求和手机容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各家手机银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刘伟光透露,实际上,大家也已经意识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性,“一家区域银行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一家民营银行则全力打磨‘秒贷’的产品,另外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专注增加互联网的营销手段。”金融科技开放助力的场景创新将会到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