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姜振华:浪潮智慧城市的做与不做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阿里/腾讯/华为/平安等厂商环伺、神州/东华/软通等公司固守的智慧城市领域,浪潮也形成了一定的独家特色。

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表明,作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服务器厂商浪潮来说,服务器业务真的只是开胃菜,这家巨头本身也在酝酿一场大转型——其中“智慧城市运营商”的说法就从其口中亮相在世人眼前。

具体措施上,浪潮有5个抓手来做智慧城市市场:一朵云、一个数、一个口、一个运营商、一个生态。

浪潮的政务云在国内一直处于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已实现在22个省123个城市的部署,并且浪潮云也有意冲击IPO;数据运营上,浪潮在政府行业做了多年,整合能力很强,加之“国产服务器”的标签加身,也一直深受政府行业厚爱。在入口上,浪潮构建的是“爱城市网”,把各类政务官方做了打包,让使用过程不再低效。

在近期,雷锋网独家专访了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智慧城市总经理姜振华,与他探讨了智慧城市领域中浪潮的做与不做、选择与放弃以及看到的新趋势。

独家对话姜振华:浪潮智慧城市的做与不做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智慧城市总经理姜振华

姜振华认为,浪潮的核心能力是技术与平台,不会去碰智慧城市中设备的部分;在合作生态中,浪潮和伙伴们都清晰界定了各自的边界,彼此不会有利益冲突。而在未来,浪潮将巩固在政务数据领域的优势,并将继续踏出“试验田”,走向全国。

以下为独家访谈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雷锋网:做智慧城市,阿里是强调产业AI,华为是重点推ICT能力,百度可能更多围绕自动驾驶,而电信运营商主要做网络部署。浪潮做智慧城市,最主要的几点差异化在哪里?谈谈要点。

姜振华:3点。

1、提供计算的算力。在这一点上,BAT、华为都会选择与浪潮来合作——浪潮服务器覆盖率国内第一。

2、提供数据的能力与数据的平台。整个社会中,价值密度最高的是组织数据(政府保留的数据),浪潮服务政府多年,对政府数据的理解很深刻,这块能力对于政府做城市规划、管理和运营都有帮助。另外浪潮还会提供大数据平台。

3、集团重视,当做生态去推去运营。在合作上,既有平台与平台间的合作,也有产品与产品间的合作。总体来看,和行业几家友商间没有特别多的直面的竞争。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我们了解到浪潮智慧城市的重点是聚焦在政务和工业,事实上是这样吗?

姜振华:两个端来看。

一个端是提供两种服务:为居民提供服务,为政府提供服务(帮政府梳理需要服务类型和开放数据的数量)。浪潮是牵动两头的角色。

另一个端是智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网联平台VSP、交通大脑平台TSP、城市感知平台CSP。这些平台能承载城市的数据资源,其目的是实现政府数据可见、可用,做智慧化的一些场景的建设。

雷锋网:目前看到浪潮智慧城市的很多医疗、金融、教育、水务、环保都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在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利益冲突?

姜振华:应该是没有。

这些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伙伴,他们本身也面临转型。在以往,他们的业务模式是自下而上都做,从开发、设计到应用,但现在不做了,因为人力成本太高了,加上信息化更新速度加快,其反应速度并不会很快跟上。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本身也需要有数据平台帮他们落实转型诉求。这导致的结果是,这些厂商的毛利实际在增加。

之所以说和合作伙伴没有冲突点,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浪潮现在保留的所有行业线都是在国内覆盖了2/3市场的,这些领域合作伙伴不会涉及,就算涉及也是和浪潮一起做。

具体来看,就互联网+政务服务来看,政府强调“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渝快办、粤省事都做的不错。但是其实还有个市场,就是线下的服务大厅里面的智能设备(预约、挂号、评价、查询等),浪潮是不做的,都是交给合作伙伴来做,浪潮只做数据平台和业务平台。

雷锋网:行业模块开放出来了,就市场份额而言,浪潮与合作伙伴各自占有什么样的比例?

姜振华:合作伙伴占的比例一定是越来越大的

合作伙伴第一考虑的是自身技术产品怎么转型,第二考虑的是寻找有持续化、粘性化的客户,第三考虑的是利润怎么获取。

在生态里,合作伙伴是不着急变现的,因为一个订单来了,大家是能够看到预期的,加上未来各个城市间的模式可以复制,以前一个城市的业务,未来可能是10个城市同时在做。

既然选择了合作伙伴,浪潮就不能在某个环节屏蔽掉合作伙伴,而是让它全程参与。目前有两个思路在同时进行:合作当地企业(工程、集成、研发),另选全国大的行业企业(能源、国土、水利、能源),互为生态。

雷锋网:如何面对持续投入和短期盈利的选择?

姜振华:这是“做与不做”的问题。

持续性的投入肯定是有的,但是浪潮只做技术的投入,不做工程和智慧设备的投入。

目前,对于浪潮来说,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持续投入的领域。硬件+软件+人力,其中人力成本占到80%以上。我们希望做到的是让政府看到我们的模式,并且认可。作为政府,很了解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潜力,尤其是浪潮在各地开始落地地方性公司,政府每年都会给激励的资源注入。

雷锋网:现在政府+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者联合体,是新加坡模式吗?

姜振华:不是。

这种政企结合的模式早几年在国内也有人提,但是从社会的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来说,并没有真正落地去做。

现在不一样了,而且,多方参投入股的联合体公司在未来可能是一个趋势。但是,在参与中间大家要划清边界,不仅是分分蛋糕,而是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在哪、优势在哪、资金在哪,有了这个才能和政府的需求进行匹配。

以近期8.7亿资金的“成都智慧绿道”为例,有腾讯投资、腾讯云、华体、东华软件4家公司联合来做,大家的同质化不是很多,角色定义非常清楚,这种模式就很好。

雷锋网:“设计、建设、运营”一直是城市三部曲,为什么浪潮提出加入“投资”这一步?

姜振华:基建方式不一样导致的。

以前基建是“铁(路)公(路)机(场)”,现在是新基建,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具体下来就是智慧路灯、智慧楼宇等。传统的建设要做七通一平工程,要大量投入,现在智慧城市里其实也要做。

这个过程中,浪潮需要一些金融机构进来给项目做融资,确保项目在快速时间内出成效,对城市产业结构有所提升。一种做法是政府直接出资金来做,另一种是浪潮和金融机构先做,政府补偿。未来城市建设中用到资金流转的地方会特别多。

雷锋网:浪潮做智慧城市,经常能拿到一些地市政府的“特许经营权”。能否适当解释下?

姜振华:这是一个标准名词。

“特许经营权”代表的是政府的部分资源是授权给你运营的,但是有期限。因此,“授权的运营”就是“特许经营”。只是大家对这个词汇比较敏感。另外,现在授权的数据源也是具有属性,并不是某个政务系统所有数据对你开放。

独家对话姜振华:浪潮智慧城市的做与不做

2019年7月12日-14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承办的第四届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导,将开设 「智慧城市」专场 ,探讨未来城市顶层设计、城市云计算、数据治理、城市AI视觉智能等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与场景实践。

目前,已确认参与演讲的企业有阿里、腾讯、平安、华为、科大讯飞、商汤、云从、碧桂园服务、银江股份、澎思科技、千视通等企业,嘉宾均为CEO、VP、CTO、首席科学家级别,干货解读与成功案例将第一时间呈现。敬请期待!

随意打赏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概念浪潮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现状浪潮 智慧浪潮集团智慧城市浪潮产品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