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期平台“爱学贷”,如何百日速成投资圈新宠?
近日,借着 阿里巴巴 上市之风,除了“猪在跳舞,大象却飞上了天”的全民炒股运动,还上演了一波投资人想成为14年前“6分钟拍板投出2000万美元却获利超过2000倍”的孙正义第二的投资热潮。而在杭州这个创业气息分外浓郁的电商重镇,一家由前阿里高管一手组建的名为“爱学贷”的公司被大肆追捧,新华网、 新浪 、商界、网易、凤凰、I黑马、 雷锋网 等知名媒体都聚焦其上,已然成为投资圈新宠。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投资圈缘何偏爱“爱学贷”?
答案很显然,可以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何为天时?互联网金融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 真正拉动内需的90后正式独立
2013年被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当人们还在质疑互联网和金融的这个“混血儿”是否会对既有市场带来冲击时,央视《对话》栏目于2014年3月播出了余额宝副总胡晓明和央视证券频道总编钮文新的唇枪舌战。但一切尚未尘埃落定,新的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模式随即纷至沓来,这一经典场景很快又被互联网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投资狂潮所淹没,在这个时代发展的大势下,更理智更精确的朝向对准的正是大学生分期市场。
某业内人士说:“70后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度群,工作从分配到自寻,房子从分配到自买,一边叫苦一边享有了不动产,被迫成了既得利益者,同时也习惯了储蓄型消费;而80后是真正青黄不接的一代,一部分人集两家之力交首付买房,剩下的按揭,一部分人半生纠结,虽然拜金却不敢大肆消费;90后正是一群在互联网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多半没过过苦日子,有父辈的积累,已然也没了买房的刚需,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对自由的追求也是空前的,这群人才将真正拉动中国的内需。”可见,90后才是未来消费的核心群体。
“爱学贷”正是一家为在校大学生(主要是90后)提供小额消费分期服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扎根于3000万基数的庞大细分市场,以3C类产品的分期信用消费为切入点形成受众聚力,而后逐步拓展商品与服务品类(如旅游、培训、微整形等也能分期),并同步配套名为“爱学贷创业合伙人”的学生自我增值平台(提供兼职机会,提高学生还款能力),实现满足90后自主、自由、自信生活模式的同时,培养其提前规划和自我塑造能力,同时填补国内大学生消费记录与信用记录的空白。是顺势而为的体现。
何为地利?电商重镇的先天优势 & 辐射全国的地理便利
马云说,在他退休前会出一本《阿里巴巴的101个错误》,虽未成文却公开承认的一大错误就是当年高额 融资 后将阿里巴巴的总部从杭州迁至了上海,纵然当时有华丽的淮海路办公大楼,但也敌不过电商氛围远不及杭州的关键错失,环境对商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彼时,在北京有一家干着类似业务最后却遥不能及阿里万一的慧聪,也再次诠释了电商氛围的重要性。
呆过北京和深圳并有过网购经验的人承认,“江浙沪包邮”是多么痛的领悟,经过 天猫 双十一的571亿,地处中国沿海核心位置的杭州,再次证明了这片土地的电商魅力。
总部位于杭州的“爱学贷”也因此有了很好的天然优势。
何为人和?阿里帝国元老的核心人脉 & 高校联盟的地推铁军
“爱学贷”的创始人是两个杭城互联网金融圈内的大亨:从无到有一手搭建了阿里的中国供应商、阿里妈妈、支付宝的帝国元老之一钱志龙,以及互联网支付隐形大鳄连连支付的首任CTO王锋。短短百日,慕名而来与定员聘请双向发力,很快,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高校联盟负责人加入了这一阵营。这个9月份才正式运营的大学生分期平台,目前已聚集了员工数百名,渠道大军上千人,覆盖全国28个省近2000所高校,月销售额过亿,一系列的动作之快,自然还离不开杭州作为“阿里老家”所给养的丰厚资本与人才梯队支撑。
大学生分期业务看似简单,但涉及的面非常广,对互联网、金融、电商、支付、地推等一系列单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整合与并控能力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爱学贷高切合度的人才素质整合一度成为筹建初期的重中之重,终于在短期内形成了兼具各领域最强基因的核心团队。
此外,国外同业的上市利好 & 知名投资人的导向判断
在互联网和金融业最发达的美国,学生分期模式非常普遍,几天前同业的Lending Club翩然上市,60亿美元的市值轻松成为上周美国资本市场体量最大的IPO,给资本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同理对称到了国内的大学生分期市场。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说:在当下的中国,创业确实是时代最强音,公司高管出来创业更容易成功,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更容易成功。显然,作为前阿里高管的钱志龙继初次创建国内首个IM“召集令”(类 微信 )被迫撤离市场后,又成功创建首个导购网站“逛”,实现良性稳定的自盈利后,又重仓创建的“爱学贷”,使得投资人相信他的第三次创业更容易成功!
结语:不要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以开放和紧迫的心态来迎接这场“革命”。
在创投圈里,太多的人把创业当成百米冲刺,资本的工具性被无限地放大。在资本市场异常活跃的今天,行业的竞争者中不乏一味拿钱砸市场的,不论盈利玩命扩体量的,是否行之有效,需要冷静看待。
想要提醒投资人注意的一点是:企业如何在惨烈的竞争中留有一定的、比竞争对手活得更长一点时间的实力,显得格外重要。资本一旦退潮,或行业增长的趋势不再明显时,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必定将是“战略储备”比别人更多的公司。
想提醒创业公司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以开放和紧迫的心态来迎接这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