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不可能从根本改变搜索?
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颓势并不能掩盖这样的一个事实:搜索仍然是人与互联网交互的最主要一类行为。狭义的搜索指的是搜索关键词,广义的搜索则包括扫一扫、OCR、语音识别等,二维码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只有一个对应结果的关键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微信从2013年8月正式推出的5.0版本就是想通过广义搜索弯道超车,它并没有企图改变搜索的逻辑。一年后的2014年8月,微信内测的5.4版本则终于推出了全局搜索功能,表明狭义搜索的一战不可避免。
对用户而言,搜索是PC端培养多年的最成熟习惯之一;对供应商而言,搜索是推广成本最低的渠道之一。对平台而言,搜索是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一。 搜索广告比展示广告更精确。如果说微信展示广告的CPC(按点击付费)成本都能低于百度,微信搜索广告会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当用户去搜索一个关键词(或二维码)的时候,他的预期是从这个入口进入,他能够获得他想要获得的信息。 这就蕴含着搜索的一个核心假设:
搜索的核心假设:海量信息可以从不同维度上抽象为一个到多个关键词(keyword),而用户可以将需求浓缩为其中一些关键词,从而与所需的信息连接起来。
(1)最低的抽象层次是专名。 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爸爸去哪儿》的时候,这个名称将反复的出现。我们知道只要搜索这个专名,就可以获得关于这个关键词的一切周边信息。例如,里面出现的景点、人物、花絮等。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在淘宝上将出现各种高仿,竞争对手们也可能购买这个关键词干扰搜索结果。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搜索的核心假设之上。
(2)第二是通名,即分类。 例如“爸爸去哪儿”一开始包含通名“爸爸”等,这样人们可以从这个亲子类的通名初步获得节目的基础信息。可能会有人通过“爸爸”、“真人秀”或“亲子”搜到这个节目。在通名这个层次,有时就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学习和互动过程。“连衣裙”是一个任何普通人都能掌握的维度,“汤唯同款连衣裙”则非得经常上淘宝的人才能掌握了。用户可能想喝矿泉水,却不知道自己也能接受农夫山泉。Facebook、人人网一开始从高校群体入手,就是依靠通名搜索。
(3)第三是风格化信息、LBS地理位置信息等,即标签。 例如“爸爸去哪儿”是“芒果台”出品,是一档主打“明星”的节目,第一季有“kimi”和“林志颖”。从这几个关键词都可以搜到这个节目。可能有人一开始只知道kimi,然后才喜欢上爸爸去哪儿。在这个维度上,即使是兴趣社交,同样也遵循着搜索的逻辑。陌陌的唐岩说:“如果以兴趣为导向社交,除非这个兴趣十分小众,否则就没有意义。大多数人都爱听音乐,这个兴趣就太俗气了,没人有兴趣认识另一个城市也喜欢听音乐的另一个人。除非你特别爱听冰岛音乐,那地理位置就无所谓了,你在美国我们也可以聊得很high。”
(图:《爸爸去哪儿》的豆瓣标签,其中一些是分类。严格来说电视剧的标签是错的,就像农夫山泉不能打上矿泉水标签,但作为用户行为可以理解。)
(4)第四是推荐系统,即交互模式。 如果说风格化信息或标签是一种“明晰”的模式,还有一些模式就是未曾说明的。例如,我在豆瓣网上给《爸爸去哪儿》打了高分,它会推荐我《人在囧途》和《岁月神偷》这样的电影,这些作品通常并不认为属于一类通名,甚至也没有明确的标签连接,但它们之间的关联确实可以被用户验证为存在。这些作品是在一个统一的打分机制下相互连接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从用户交互的维度上成为关键词的。目前推荐系统的问题是由于将用户的打分或交互行为强行统一,没办法把握同一个行为的不同意义。例如今日头条经常推荐标题党作品,而豆瓣上“不明觉厉”的作品常会得高分。
上述四个层次,可能并没有穷尽搜索的全部可能性,但它们都统一在上述核心假设。用户通过一些抽象、浓缩的信息(关键词),实现与海量信息的连接。
可见,微信并没有超越搜索的逻辑,只是过去微信打的是外围战,希望以强大的先发优势重新定义搜索。从用户的行为习惯、从技术的架构来说,微信搜索跟百度没有什么区别。它仍然涉及海量信息的生成和抓取、围绕关键词的结构化乃至多维度的深度学习。另外,app中的数据不像PC上那样容易抓取(即使在PC上,淘宝也不允许百度抓取)。因此,移动互联网上不容易形成搜索的单一入口,微信是目前最有可能形成搜索入口的平台。
那么,这个核心假设有盲区、漏洞或问题吗?
一个问题是,在有明确目的的搜索过程中,用户所需要的并不是“海量信息”,海量信息只是通往所需信息的一个路径罢了。这个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中特别明显:用户经常不像坐在PC面前一样有大量时间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因此,搜索引擎必须要有权重、必须要有搜索结果的rank评估。但即使如此,PR只能保证信源和页面质量等统一的指标,高PR的内容未必是用户需求的内容。例如,中国政府网的一切资料都是真实可信的,但用户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关于这些资料的深度解读和预测。
较困难的问题是,用户经常没办法很好的把握关键词的维度,没办法明确表述自己的需求。真正的小白用户,既不能将“爸爸去哪儿”表述为“真人秀”,也不知道“芒果台”的风格。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用户需要的不是有精确的搜索,而是较模糊的漫游(“逛”)。当然,逛也是有场所的,优酷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等,可以看作是视频领域的农贸、银泰、大悦城。在电商领域,也有蘑菇街、美丽说、果库、豆瓣东西等弥补大电商平台在展示和推荐上的不足。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破局(微信号:brkrule)
如果你感到竞争对手稳如磐石,游戏规则之外没有氧气,就来读读“破局”(微信号:brkrule)吧。破局关心的是规则的羁绊和囚禁,希望能够弄懂是什么让我们疲于奔命,还有哪些腾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