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支付的使用状况及产品评测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雷锋实验室在iPhone设备上测试了盒子支付的功能,在盒子支付提供的银行卡余额查询、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水电煤气缴费几项功能上使用顺畅,支付完成时间最长不超过5分钟。在该软件和硬件目前所开放的功能下,表现可谓优秀。

但其产品设计并非没有问题。

盒子支付的产品逻辑是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盒子账户”。由“盒子账户”绑定一个刷卡器和多张银行卡。但这个“盒子账户”事实上并非一个有效账户,只是一个接口,该接口绑定的刷卡器,就好比一个开关,而绑定的银行卡通过此开关,则向盒子支付所接入的银联“全民付”支付平台输入支付信息,支付完成后再由“全民付”反馈给“盒子账号”。在这一过程中,盒子账号没有直接支付能力,也不能存储资金。

这样看来,盒子支付的定位仍很模糊,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支付体系,也不是刷卡器硬件的生产行销企业,除了其宣称的金融数据通信加密外也没有独立的技术服务,只是“全民付”支付平台的一个终端而已。这是盒子支付最大的软肋,如不加以重视,在各类已有牌照的支付企业自行经营手机刷卡业务时,盒子将无立足之地。

此外,盒子支付的易用性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一、目前市面上刷卡器所共同存在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应用场景。盒子支付也不例外。除了左撇子外,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是左手持机,右手在左手之上操作。当需要刷卡时,此环境下自右向左刷卡显然更为顺手些。

虽然刷卡方向是银行卡规格限定的,但刷卡器的正反面却是由厂商定义的。虽然盒子支付在应用中有动画提示是从左向右刷卡,但这不顺手。在测试中,也确实发生了多次刷错方向的问题。出于易用性考虑,建议把刷卡方向在刷卡器上标示,而不是强制规定正反面和刷卡方向。

二、刷卡器与“盒子账户”绑定的必要性有待商榷。一个刷卡器绑定一个账户,这使得借用他人的刷卡器会出现不便,看上去促进刷卡器的销售外,这一设计并无其他作用。由于刷卡器中并无更多的针对个人信息的功能,所以或者开放刷卡器这个标准化的设备,或者使刷卡器带有如U盾等加密个人信息等功能——对于后者而言,哪怕只是做一个纯市场目的的产品包装,也比现在的体验要强。

三、对于有密码的银行卡,刷卡后需要在应用中输入密码。这一环节的产品设计很糟糕,完全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心理。让用户在一个非银行官方的界面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且没有任何承诺和提示,没有比这更糟糕的设计了。正确的界面是:在读出银行卡号后,自动检测所属发卡行,并弹出发卡行提示,对该产品获得银联和发卡行授权做出说明,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时注意环境并遮挡。提交后,介绍盒子在通信加密上的技术安全,然后跳转提示支付成功。这一环节,显然盒子支付的产品方面是完全没有考虑到的。

四、没有通用有效的支付凭证。这不是包括盒子在内所有移动支付服务商所能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很早之前就摆在桌面上的议题:手机刷卡支付,究竟算互联网支付,还是POS机支付?雷锋实验室认为,如果互联网支付渠道下探移动互联网且动作巨大的话,刷卡器只能向POS机支付靠近,不然会成为一个很鸡肋的存在——如果利用手机可以从存储资金的互联网账户上划拨资金并用于手机支付,那么还要刷卡器干什么?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