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造的格力手机,董明珠拿什么来卖1亿部?
前几天,董明珠在中山大学的一场论坛上突然秀出了一款格力手机,在业界引发了一阵热议。在“做手机”这件事上,年届60岁的董明珠还是一如既往的任性。甚至声称“格力要造手分分钟的事”、“格力手机让消费者三年不用换”。在这些声势浩大的言语中,广大消费者自然对这款格力充满的期待。
不过,最近来自供应链的曝光信息透露,其实格力手机并非完全是由格力自主打造,而是由上海方案公司龙旗设计、深圳卓翼科技代工。该手机采用 高通 处理器,摄像头采用了欧菲光,前置摄像头为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为1300万像素。这款手机还内置了遥控芯片,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家电进行控制。
据了解,这款格力手机定位为千元机,首批备货在10万至20万部,而格力的目标是今年要销售1亿部,这比去年同样是由龙旗设计的红米手机的年销售目标还要高。
那么,这款由龙旗设计的格力手机,董明珠真能卖出1亿部吗?
格力做手机,意在多元化转型和 智能家居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为什么格力跨界做手机,难道真的只是董明珠的一时任性,是专门来针对 小米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格力做手机其实是从自身战略出发,利用手机这一智能终端实现多元化转型,甚至是实现智能家居生态的布局。
格力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以专业制造空调作为战略核心。但在三年前,董明珠接手格力电器董事长之位后,便开始尝试多元化转型,并试图从单一的空调业务中跳出来。格力进行多元化转型是受空调增长乏力影响,目前格力已占据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增长空间越来越小。另外,格力也提出了每年200亿元的营收增长目标,这对于一家营收已达1000亿元的企业来说非常难,再加上空调市场增长乏力,因此格力只好走多元化道路。
近两年,格力推出过晶弘牌电冰箱和大松小家电,选择了与空调较近的冰箱、空气净化器等家电作为突破口,逐步开始尝试多元化转型。但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智能家电互联互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而格力的多元化战略仍然是围绕着“白色电器”进行,缺少一个终端操控平台。加之海尔、美的、海信等同行也在积极布局智能家居,尤其是格力的老对手美的还与小米达成了合作,更是让格力如坐针毡。
出于以上这些因素,格力最终决定做手机了。
格力手机要找到生存空间,将困难重重
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带有浓烈战略意味的手机,将这样一款手机放到市场它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别说是卖出1亿部,能否在市场找到生存的空间都是考验。
首先,格力手机进来的不是时候。从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来看,增长趋势已经大为放缓,据IDC预测,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5亿部,同比增长仅为7.8%左右。这一增长率不仅不到去年19.9%的增长率的一半,更是将创下近六年新低,首次跌入个位数增长区间。对于一个增速放缓的市场,格力显然进来的不是时候。
格力手机定位千元档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目前国内千元机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千元机已成为各大品牌支撑出货量的主要机型。以小米为例,去年小米超出6000万出货量目标依靠的就是千元机红米系列。另外, 魅族 蓝魅、 华为 荣耀、 酷派 大神等也在千元机市场刮起阵阵旋风。可以说,如今的千元机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风景”,而今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而在渠道方面,格力在线下渠道具有一定优势,毕竟拥有三万多家的实体门店。但在线上电商渠道的布局,格力在去年底才开始,并且仅仅是开设了一家 天猫 官方旗舰店。而在手机市场,线下实体渠道萎缩、线上渠道崛起已是趋势。格力在电商渠道的劣势将会日益突显。
另外,如何保证用户体验将严重考验着格力。一款手机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最关键的还要看用户体验。格力作为一家传统家电企业,在品质把控上应该没有问题,董明珠也说出了“格力要做让消费者三年不换手机”的豪言。手机产品的品质诚然重要,但更关键的在于整体使用体验,而ROM是决定手机体验好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款成熟的ROM需要不断的积累和迭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格力之前在软件方面积累不深,因此在ROM的研发上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由第三方设计生产,格力手机已失去灵魂
格力在空调领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是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以及对品质的把控。然而在进入手机领域,格力选择了采用手机行业极为普遍的模式,即让第三方方案公司设计手机,再由代工厂生产。这一模式虽然减少品牌厂商的研发成本,也能加快手机产品的上市速度,但也导致了手机行业普遍的同质化现象。而对于一直喊着“自主核心技术”的格力来说,靠方案公司生产手机也就失去了格力的品牌灵魂。
这样一款失去品牌灵魂的产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手机市场时,它的征途必定将充满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