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汽车,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下)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tittle
本文作者戴上,电动汽车领域创业者一枚,在该领域造诣颇深。本文系他对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些了解以及思考之汇总,分为上下两篇发布。

另一个细节的例子是关于车身前端碰撞安全区域设计。

车身碰撞安全的基本思路是: 通过碰撞过程中车身的变形来吸收冲击以保护乘客的安全 ,所以车身的设计并非都是越结实越好,如果整个车身设计的无坚不摧,那么内部的乘客在碰撞时就会因为直接传递来的冲击而被拍成肉泥了。因此大多数汽车驾驶室前端发动机舱的车体结构,都可以在碰撞时按照设计好的方式被挤压变形,吸收正面撞击的冲击。再结合安全气囊,使得乘客在高速撞击中安然无恙。

但是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却是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前置的发动机。工程师需要设计一些特殊的结构保证发动机在碰撞时不会撞入驾驶室,而是沉入底盘下方,同时在设计主体吸收能量的金属梁时,也因需要绕开发动机的位置而无法设计成理想的形状。

但当我们观察特斯拉的车身前端设计时,就会发现,由于 Model S 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所以车前的溃缩吸能区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Model S 的大梁采用的是双 8 边型导轨设计,能极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而部分关键区域的高强度钢应用也提高了乘员的安全。

碰撞安全的车身设计只是诸多细节之一。类似的还有通过电池布置实现前后轮 50:50 的完美配重以及整车扭转刚度的提升等。通过设计制造一款全新的电动车底盘平台,这款产品才能够达到设计者所希望的极致品质。

其他厂商的尝试

不只是特斯拉,宝马 i3 也通过其全新设计的底盘平台实现了很多它特有的设计理念。

i3 的底盘平台与特斯拉类似,也承担了碰撞安全过程中吸收冲击的功能,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底盘模块,让安装在其上的车身结构相对独立出来。因为不需要考虑太多的碰撞安全因素,i3 的车身结构和外覆盖件完全由碳纤维梁以及高强度塑料构成,据称比起传统的铝合金车身进一步减轻了 30% 的重量。而这些设计理念,都是必须通过一款全新的底盘平台去从零开始,才能实现的。

所以当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电动车才是一款好的产品时会发现,也许我们没办法论证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和特斯拉的松下锂离子电池孰优孰劣,但通过了解一款车型的整车开发模式,至少能够感受企业对于纯电动车这样一款产品的诚意。

对于许多企业(不只是国内,也包括很多国际一线汽车制造巨头)来说,纯电动车更像是一个在企业研发体制,形象公关策略与政府政策共同左右下催生的必要性产物。(即便如此,在 90 年代,通用也曾“不小心”做出一款几乎可以颠覆传统汽车的纯电动车产品 EV1,并且在察觉它的威胁后亲手将其扼杀,详情可以去看《谁杀死了电动车》这部纪录片)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却并非如此。

充满诚意地从零开始

毫无疑问它遵循了一个创业公司标准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和设计创新来打造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同时包括服务与营销),并依靠让用户,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来达成企业的价值。我相信真正希望用电动汽车来颠覆这个业界的企业,都会充满诚意地从零开始,尽最大努力打造一款最好的电动汽车。

然而我们该看到的是,正在这样做的企业并非只有特斯拉而已。倒不如说,特斯拉的营销正在试图将其塑造成这样一个只身对抗整个汽车产业以及数十家汽车制造巨头的英雄。

事实上,在汽车巨头中也同样有先行者。

宝马可能是在电动车领域拥有最大决心,走的最远的企业了,他们仅就产品而言并不比特斯拉投入的少,但可能缺少了一些创业企业的灵活和先天优势吧,这导致现在所有人的目光总是聚焦于特斯拉。

但从长远来看,有伟大的先驱者,也有同样伟大的追随者,就像在个人电脑上IBM之于苹果,在智能手机上三星之于苹果(怎么又是苹果…)一样。除此之外,国内拥有最强技术实力和最灵活的企业策略,以及上海这个地利环境的”半国有“企业上汽集团亦是如此。据了解上汽也在荣威 E50 上投入了庞大的资源。如果消息属实的话,E50 也是基于全新开发的底盘,并且上汽也在想尽办法大力推广这款车型。

甚至许多国内一些生产低速代步车的企业也可以投入数亿的资金来建立全新的模具和生产线(汽车并不是谁都能进的,政府限制乘用车牌照。为了获得牌照,李书福面对国家汽车权威部门的领导,恳求“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即使它们的产品只是用铅酸电池驱动,续航不到100公里,时速不到70公里的代步车,但它们无疑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最后

也许 Elon Musk 是个天才,他可以凭空创造一个汽车企业,并完全颠覆汽车的销售模式,他可以在购物中心开设特斯拉体验店,将其引以为傲的底盘平台毫无保留的展现在用户面前。但对于汽车产业的变革,并非由他一个人完成。

无数的企业都在通过他们的方式去实现这一变革,因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动车终将取代传统汽车,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汽车专家和学者总是会争论这一切将发生在 5 年或 10 年后,而行动者则会努力去希望这一切早一年,早一天到来。

现在之所以更多的人和企业行动了起来,正是因为在这之前所有行动者的努力(他们有的没有走到今天,比如betterplace),更多的人才会看到,关于电动车的这一切不再是 5 年或者 10 年之后,因为它正在发生,就在当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