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大脑”之争: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按:新四化的发展,带来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自动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新兴高科技功能都在不断演进。虽说目前这些功能发展的比较割裂,但最终的功能,都将统一到智能座舱中。

在传统的汽车中,汽车座舱都是以机械按钮为主,整体信息显示简单,功能比较分散。但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以及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智能座舱逐渐成为主流。

现阶段,业内对于智能座舱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座舱就是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满足不同人在车内的不同需求,相比现有的座舱,智能座舱更加人性化。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座舱才是智能座舱?未来的智能座舱要如何发展?

智能座舱:整车的“大脑” 

三年前,在汽车智能化初始发展阶段,行业内对于智能座舱的思考,更多的是将大屏、多屏以及更多的应用接进来,这个思考方式更偏向于单纯的车机系统的发展,仅仅是车内娱乐化功能的表现。

但毕竟汽车与手机还是不一样,座舱毕竟有座舱的措施,应用场景也不一样。因此,中科创达副总裁李维山对新智驾表示:我们现在对座舱的认知,就是座舱是一个智能的大脑。

智能汽车“大脑”之争: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

图注:中科创达副总裁李维山

他继续解释道:如果把车比做一个人,那么座舱就是人的大脑,而自动驾驶则是小脑,通过Turbox、神经网络等,来跟车上的所有信息和设备打通。 

不过,李维山也提到,座舱最终服务的还是用户,汽车好不好的体验都在座舱,座舱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窗口。也就是说,智能座舱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用户需求的实现,然后依托汽车座舱媒介与用户进行人机互动,达到人-车-环境的场景体验。 

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应该是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因此,软件定义汽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带来的硬件标准化,会让汽车的众多功能越来越集中。

基于此,不难看出,虽然目前车内功能都在各自发展,但归根到底,最终在整车智能化水平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智能座舱。

那作为整车的“大脑”,智能座舱如何才能做好? 

对于这个问题,李维山总结了三个核心点,其一,是基于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座舱的架构如何能够在不同的BEA架构上打通整车系统,并跟云端技术和云端设备进行有效的连接。 

其二,智能座舱的本质还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用户与座舱的最直接接触就是交互,因此,座舱如何解决人与车的交互问题,以及如何把互联网内容更好的延伸到汽车内,更为重要。

其三,前文也有所言,智能座舱是整车的大脑,而智能驾驶则是整车的小脑,那如何平衡“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重要。毕竟,一个产品的开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智能座舱需要把所有的变数都尽可能的容纳进来,以促进驾驶的稳定性。 

中科创达的思考与边界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中,做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的企业都不在少数,面向智能座舱做底层技术研发的企业,国际Tire 1为主流,但国内企业却相对较少。 

中科创达本身主要的研发产品方向就是智能操作系统,目前已经覆盖到多个行业。对于汽车智能座舱的研究,也已经有数年之久。其开发的智能座舱产品,也从1.0版本升级迭代到了4.5版本。 

从产品上来说,中科创达从底层技术来赋能汽车行业。但是,中科创达也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边界在那里,从定位上来说,中科创达就是要做技术平台提供商,链接车企与众多供应商。

智能汽车“大脑”之争: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

具体来说,产品方面,日前,在其举办的ThunderWorld大会上,中科创达基于自身对智能座舱的理解,正式推出了TurboX Auto 4.5智能座舱。该智能座舱仍然以高通平台为基础并集成了腾讯TAI3.0系统,此外还分别针对三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优化: 

首先,TurboX Auto 4.5智能座舱解决了跨系统融合问题,该版本采用了SOA架构以及柔性连接,并可通过柔性连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其次、在用户体验方面,TurboX Auto 4.5 智能座舱推出了更多个性化的功能,如皮肤商店和应用商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车机界面和相关应用进行个性化定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升了智能座舱的驾驶辅助功能。具体来说,TurboX Auto 4.5智能座舱可以在泊车过程中启动智能座舱所搭载的计算平台,通过提高算力来优化低速行驶或泊车过程中驾驶舱为驾驶者提供的辅助功能,从而使驾驶者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从行业上来说,目前整个汽车产业链已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汽车产业链中,是由上到下,从二级供应商到一级供应商再到整车厂的链条。

现在,由于新四化的发展,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汽车行业产业链的结构也从链条状转为网状。位于网络中心的是主机厂,主机厂的周围则是供应商,形成了供应商围绕主机厂,主机厂围绕消费者的新格局。 

李维山表示,只有把这个产业链的链条缩短、打通之后,整个社会效率才会提升。基于此,中科创达在新的产业链格局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车企与供应商的连接器,为车企提供产品集成服务。

事实上,目前智能汽车领域已不再是一片蓝海,不论是BAT,还是主机厂,抑或是其他跨界企业,都纷纷进入智能汽车市场。

对此,李维山表示,各界对智能汽车市场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不断增长,印证了智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与发展潜力。虽然各个领域的企业都争相进入智能汽车的生态链,但是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业务边界。

比如,对于车企而言,他们关注的是智能操作系统或平台的兼容性,即同一个系统或平台可以搭载在不同的车型上,从而便于维护,以及有效控制维护成本。

车企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有着自己的理念和方式,但底层的操作系统或平台的设计逻辑与整合则不是车企的关注范围,也不是BAT以及其他产业链参与者关注的领域,但底层智能操作系统和平台的设计又很重要,这就是中科创达的机遇所在。

不过,与斑马等企业相比,中科创达又有着不同之处。斑马的操作系统主要面向的是车机,而中科创达的产品及技术则主要面向的是座舱,后期发展则是整车操作系统。 

基于此,李维山也表示:“我们比斑马做的更低层,从业务逻辑上,我们也可以把斑马集成到我们的产品上,所以我们跟斑马不是竞争关系。斑马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此外,他还跟新智驾讲道,“目前中科创达已经和世界前十大汽车品牌达成了战略合作,国内主要的汽车品牌也基本建立了业务往来。”

总结:

新四化的发展,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变革中则蕴含着无数的机遇。想要瓜分这一市场的玩家,不计其数,但最终走到终点的,一定是业务逻辑清晰以及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

雷锋网雷锋网

智能汽车“大脑”之争: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