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会议上发生的戏剧一幕:分析师都跑去问AI了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月20日晚阿里财报发布后,市场沸腾了,为阿里高呼、为中概股呐喊成为主旋律。

在很多投资人的印象里,阿里最近几个财报一出、股价就跌,但这次财报算是这几年第一次超出许多人预期的财报。

简单来说,AI加持下的阿里云增长13%,主业淘宝天猫小幅增长,海外业务增长32%,本地生活、大文娱亏损也大幅缩减。

数据固然令人惊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则值得深思。

一些投资人观察到:在当晚的阿里业绩会上,前一个小时所有问题都只问了AI和云,没有一个分析师问到电商,后面半小时才有分析师问了两三个电商的问题。(欢迎广大电商从业者添加作者微信:qqw_501,一起聊电商平台&品类。)

用圈内人的话来说:这场财报会议,基本就是AI的主场。

阿里云,市场重估阿里的核心资产

财报会议之后,阿里股价直线暴涨,投资者们纷纷发声:

“不久前,市场流行的说法还是阿里拉垮,身边人都不用淘宝了。这次财报明显是拐点了。”

“阿里的财报重新点燃了AI、云计算板块的行情,也重新定义了中概。”

“阿里的增长并不算高,但相对于这个估值来说,确实是反转的。”

这些评价的背后,一个亮点是电商CMR收入和EB­I­TA全部转正,但更重要的是AI云计算进入顺周期。

一位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阿里今晚的财报是一方面,最炸的是业绩会,明确了未来三年会是最大的Ca­p­ex建设周期。这条线上所有的公司都可能会双击,明白阿里今晚这个财报和电话会议的重要性了没?”

很显然,AI被认为是支撑阿里财报发布后股价大涨的第一大因素。

财报显示,阿里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2801.54亿元(383.81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主要利润来自淘天集团610亿元,去年同期599亿元;国际数字商业亏损49亿元,去年同期亏31亿元;云智能集团盈利31亿元,去年同期23.6亿,同比增长33%,多赚8亿。

阿里财报会议上发生的戏剧一幕:分析师都跑去问AI了

单从数据来看,增长的这8亿并不算是一个漂亮的数字。然而在二级市场看来,股票其实就两个事情,一个是业绩,另一个是估值。

“现在热点都在AI上,云业务多赚的8亿放大到资本市场就可能是800亿甚至8000亿。其他业务就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拖后腿就是合格的表现了。”一位投资者对此评论道。

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了解到,此前阿里的Ca­p­ex预期为154.6亿人民币,但四季度实际支出高达到313.7亿人民币,而上季度仅为175亿。

阿里高层在电话会上强调,未来3年在云和基础设施投入超出过去10年总和。据悉,阿里过去10年在云和基础设施上大概投了4千亿,若以此计算,阿里预测未来平均每年会投入1500亿以上。

也因此,有投资人认为,现在涨的不是对传统业务的肯定,是对阿里积极拥抱 AI+云取得了正向反馈。也有投资人认为,现在市场对中国AI估值重估,就是从阿里开始。

针对市场的狂热情绪,分析师表示,阿里云确实是这次重估的核心资产,收入增速从上季度的7%,加速回升到了13%。未来AI和云业务成为电商之外的第二曲线,这个想象空间还是挺大的。

淘天止跌回稳,但也有隐忧

回到阿里的基本盘电商业务。在财报发布之前,市场的普遍共识是,阿里的电商业务最多是稳住,很难重现之前的辉煌了。

一个现象是,各大券商对电商基本盘业务预期并不高,比如大摩这些基本预期都在5%左右。当然,最终阿里给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淘天集团营收达1360.9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客户管理收入(CMR)高达1007.90亿元,同比增长9.4%,上个季度是同比增长2%,增速提升了7个点。这是过去6个季度首次增速回升到5%以上。

阿里财报会议上发生的戏剧一幕:分析师都跑去问AI了

行业人士认为,电商业务基本可以说企稳跟上大盘了,阿里原来的ta­ke ra­te(货币化率)在4%左右,远低于拼多多的6%,去年9月初加收的0.6%服务费和全站推广告工具的推广费后,已经基本确认了take rate会止跌回升。

虽然数据非常振奋人心,但是一些担忧也同时存在。

首先,淘天集团四季度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610.83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仅增长了2%,上个季度是-5%。从这个角度来看,利润表现只能算是勉强超出预期。

“淘天的利润有点不太行,看起来就是商户补贴/用户补贴导致淘天EB­I­TA只有2%,9%的CMR都给吃掉大部分了。目测还是为争夺份额增加投入所导致,只能说是电商这块只是基本稳住。”

行业人士对雷峰网指出,利润增长是低于收入增长的。虽然take rate增加,但是同时营销费用也增加了。

根据数据,在剔除股权激励的口径下,三季营销支出高达427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0亿,也远高出市场预期的372亿。

对此,二级市场投资人阿蛮认为,take rate增加的持续性可能会有问题,终究商家们都活的很不容易。因为宏观经济差的环境还远未改变,但是电商业务的竞争还是极度白热化,这块很难给出太高的估值。

其次,从GMV角度来看,市场推算2024年淘天集团GMV在8万亿左右;拼多多去年GMV大概在5.2万亿左右(目标5.5万亿),京东则是3.2万亿,原地踏步。而抖音电商,2024年GMV约3.5万亿元,同比增幅30%。

也就是说,淘天集团过去的一年里依然保持了电商老大的地位,但GMV增速是最慢的。话说回来,淘天盘子已经很大了,增速慢也实属正常。

根据分析师测算,2024年淘天集团的GMV增速大概为5%-6%之间,还是没有京东、拼多多、抖音快,京东大概是8%、9%个点,拼多多可能18%,抖音30%左右。

“主业止跌回稳,就意味着战略聚焦转型取得初步成功了。只要吴妈、蒋凡在决策战略上不犯大错,未来淘天集团继续保持利润正增长还是比较有希望的。”业内人士表示。

淘天重回增长的背后

财报发布后,在雪球上,一个新的声音出现了:那个能打的淘天回来了。

风评转变背后,是淘天在寻找增长和平衡利润上找到了一些突破。

先从市场最关心的利润改善来看,过去阿里倾向于把利润留给商家,让商家拿着利润在平台上补贴消费者,从而进一步把生意做大。但结果却是,商家赚到利润之后并没有补贴消费者,而是装进了自己兜里,甚至用来补贴其他平台做增量。

淘天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们的解决方法是把利润抓在手中,自己来补贴消费者。

去年9月之后,阿里宣布对年营业额较高的店铺,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

当时有人测算,根据2020财年的GMV(6.589万亿元)估算,新增0.6%的服务费将带来约248亿元的年收入。若以阿里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240.22亿元)为基准,仅此一项每年可为阿里增加约13%的季度净利润。

这一差异化策略,极大改善了货币化率。

此前淘宝商家不支付佣金,主要依赖广告收入,导致其货币化率(take rate)低于天猫(约5.05%)。而新增服务费将直接提升淘宝的货币化率0.6个百分点,缩小与天猫的差距。

回到市场关心的另一个关键话题:增长。

去年初,淘天放弃了“价格力”为王的单一指导策略,不再追求低价带来的高订单量,而是把销售额、客单价定为更重要的目标。

随后,着手优化商家生存环境的事项被摆到台前。

618过后,淘天一方面松绑“仅退款” ,对“仅退款”进行更严格的限制和精准的识别,承担起平台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取消商家年费,降低商家入驻门槛和初期运营成本;与此同时,淘天还大幅调整了店铺流量规则,明确以体验分为流量分配的核心依据。

据媒体报道,今年阿里电商的目标更为明确了,放弃既要又要的执念,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押注在 “能继续长大” 的优质品牌和商家上。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差异化战略是对的,阿里电商给用户的心智是淘天不但全而且品质高。这也恰恰是拼多多的弱势,拼多多把算法权重个更多给到性价比,只能扶持愿意给低价换大流量的。对于小众品牌,在拼多多上是留不住的,但可以通过买流量和提升价格在淘宝上活下来。所以这部分市场,是难以被拼多多挤压的。

唯一的担忧在于, 扶持品牌的同时如果不照顾性价比,不给低价高权重的话,淘宝的GMV最终可能还会受损,毕竟主流购物群体仍然是中产阶级大众,尤其是城市中年,他们对价格的反应还是很高的。

不过,眼下淘天正处于战略转型和业务升级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欢迎广大电商从业者添加作者微信:qqw_501,一起聊电商平台&品类。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