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员工是错误吗?诺基亚的教训
最近一段, 诺基亚 中国公司裁员,各种回顾诺基亚中国公司曾经福利待遇经历的文章见诸媒体。宽松的内部气氛,北欧人的慢节奏,50多条班车线,按摩师、健身房、心理咨询师一应俱全。而最近崛起的小米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虽然层级少内斗也比较少。但是长时间的加班,频频的画饼这些中国企业司空见惯的东西还是不能免俗。(有个段子说小米年会上员工愿望卡填的最多就是减少加班,主持人说这个愿望作废,结果遍地都是作废的愿望卡,雷军脸都绿了。)
真的是善待员工害了诺基亚吗?
一、善待员工的谷歌
在看诺基亚员工回忆的时候,总是让人联想到谷歌。谷歌同样给员工提供了令人发指的福利待遇,保龄球、地滚球、舞蹈工作室应有尽有;天下美食,顶级厨师都在谷歌的食堂;按摩、健身、瑜伽、休息室,主要你能想到的谷歌就提供;各种福利、假期、人性化政策更是令人乍舌,甚至谷歌员工意外去世,他的配偶还可以继续领取10年半薪。
这些人性化的福利待遇并没有让谷歌死亡,反而欣欣向荣成为了世界最大的IT公司。提供超标准的福利待遇,让员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带来的是员工的忠诚和超低的离职率。换一家公司你也许能得到更好的薪水,但是想得到谷歌的福利待遇和归属感是很难的。从这个角度上讲,诺基亚的高福利政策未必是错。
二、中国式企业的员工待遇
其实,年龄大一些的人当看到谷歌的福利时,往往会想到中国以前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当年很穷,经济条件无法和现代企业相比。但是依然给员工提供宿舍小区、公费医疗(甚至还包括家属的公费医疗)、公共浴池、食堂、子弟学校、厂办幼儿园。连老工人退休都是单位出车,敲锣打鼓送回家。生老病死都有人管,甚至同厂的夫妻吵个架都会有妇联主任和工会主席上门做调解工作。
在大规模下岗之前,很多人宁可在国企拿低工资也不愿意去私企,就是因为这种福利所带来的归属感。
如今,大多中国劳动者面对的是富士康这类企业。名义8小时5天符合劳动法,但是只能拿1200元到1400元的法定最低工资,实际上大多一线劳动者每天是干12到14小时的,一周休息一天,或者两周休息一天。这样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才能负担起大城市的生活并有所积蓄。
中国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未能免俗,除了豆瓣等几家有数的慢公司,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都是长时间加班的,福利待遇远不能和谷歌这类外企相比。所谓码农,就是薪水高一些,坐在电脑而非生产线前的一线劳动者。
三、高福利的资本
同样是高福利,2010前的诺基亚过得很滋润,之后每况愈下。有人归罪于爱罗普的木马效应,不用安卓,废掉塞班、用WP这当然是主因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用了安卓的摩托罗拉同样每况愈下最后被收购。如果诺基亚当年用了安卓,也许还可以再辉煌几年,到现在依然和三星分享高端市场。但是诺基亚未来依然会没落,因为他失去了高福利的资本。
长期以来,手机和智能手机都是高科技的玩意。拼命加班的中国企业,制造不出能和诺基亚竞争的产品。当年的诺基亚有塞班系统,中国企业还要从韩国买方案做功能手机,在MTK出现以前,中国企业能作个稳定工作的手机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和诺基亚相比的。
技术的优势,让诺基亚可以享受高额利润,它可以用高福利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为诺基亚工作,因为当时的手机是需要人才才能做好的东西。2010年以后,随着谷歌和高通、MTK的出现,做手机变成了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产业链足够成熟, 相声演员也能贴牌做手机 。能忍受低薪水、低福利、长时间加班的工程师和生产线工人就能做出不错的手机,高福利养的高素质人才带不来产品差异,善待员工反而增加了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谷歌能执行高福利,是因为没有几家公司能与之竞争。产业还需要顶尖人才来推动。
昔日的国企能执行高福利,是因为政策限制私人企业,市场没有竞争,高福利不会影响竞争力。以前的诺基亚能执行高福利是因为当年的手机行业有高门槛,诺基亚有足够的技术领先,当年的手机行业也需要顶尖人才。
四、劣币驱逐良币
对企业来说,如果技术和市场没有壁垒。谁压榨职工更狠,谁的成本控制更好,谁就更有竞争力。即使管理层不想,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技术成熟的行业,血汗工厂淘汰人性化管理是常态,整个行业必然血汗化。本来工会可以遏制这种情况,但是随着资本全球化,美国工会厉害,资本家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劣币驱逐良币就不可避免。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之前,这种情况会一直存在。
推荐阅读: 反脆弱:从诺基亚裁员看组织的不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