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 国内团队如何开发VR电影?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虚拟现实技术已走过50年的发展历程,走向民用,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业内人士也告诉 雷锋网 ,其实Gear VR 或者Oculus 头显,体验效果已然很好,迟迟未推出消费者版,是一种保守或者说严谨的态度,因为推向消费者,更需要极致的用户体验,否则用户不会买单。出现“杀手级产品“,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

下一个风口,无疑就是VR内容。

国内团队如何开发VR电影?

到目前为止,VR和头盔最大的用途仍然在游戏领域,但要将VR带入大众市场,进军电影业将是早期普及的不二之选,试想一下,当VR技术与电影结合,将会带来对头盔的海量需求。

而据路透社的报道,VR技术,已经开始促使一些好莱坞片商,进入基于头盔的360度全景电影,这是拍摄虚拟现实电影的前奏。


2015年初美国圣丹斯电影节,VR大放异彩。除了OculusVR播放了自家(Story Studio)制作的VR短片《迷失》,主办方也专门将一个环节用于关注VR电影,放映来自ChrisMilk、Felix&Paul等制片人和公司的VR短片。

回到国内,3月12日,追光动画的三维动画电影《小门神》及国内首部“十八禁”影片《一万年以后》都推出了自己的VR预告片,这仅仅是一种效仿国外的宣传噱头?还是对VR技术切实的关注?雷锋网采访了追光动画的技术负责人袁野,来聊一聊《小门神》VR短片的制作过程。(《一万年以后》表示VR预告片斥资数百万美金、耗时7000小时打造,雷锋网欲知详细细节未得到对方回复, 点击链接, 有雷锋网观影体验可以一探

在《小门神》VR预告片中,观众佩戴Oculus DK 2,便会置身于江南小镇的街道中,周围有行人和车辆经过。 跟着老爷爷“走进”馄饨店后,店里的顾客会热情地跟观众打招呼。然后一个神秘的发光物体会带你穿过灶台的火焰,来到神界通道,两位门神再带领观众一起步入“神界”,我们来看一段现场观众的反馈视频, 手机用户可点击此处浏览《小门神》VR剧照。

袁野告诉雷锋网,时长95秒的VR短片的制作周期约为两个月时间(不包括前期研发以及《小门神》动画形象本身的制作周期),共有十几人参与到制作过程中,除了3、4 个纯技术人员以外,跨越了追光的几乎所有制作部门。

去年4,5月份,追光动画便开始关注Oculus,7,8月份的时候,追光组建小团队来研究VR技术,基于游戏引擎UE4做过《小夜游》的互动视频,袁野告诉我们,效果也不错,使用kinect作为动作输入,还专门开发了内置的弧形屏幕视频播放功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完全CG制作的视频内容,团队也研发了很多工具,比如360°立体渲染引擎插件、预览和调速工具,以及专门的播放器。

360°立体渲染器的研发,使得VR动画内容可以直接生成;解决了技术难题,接下来就是要搭流程、做片子。不过困难也随之而来,我们发布的VR预告片里,360°街道上有四五十人,这么大的数据量,用Maya动画去做,在加之我们的动画片精度本来就高,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是,我们就研发了一些工具,先将场景切碎、导入Maya,然后再进行制作,再将内容导出,进入灯光流程去制作。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人手一台的配备Oculus DK 2,我们又研发了预览和调速工具,以及专门的播放器。

为了解决眩晕问题,追光在故事里设置了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线索”——人物的行动和声音的位置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由于没有根据设备调试立体瞳距,观众的观影体验会有所不同。

有VR业内人士指出:所谓好的VR体验,如果是评价电影预告片,主要包括“内容、IP、现场服务”三个方面,做好现场服务,需要提前进行硬件筛选、安装、软硬件协调,现场一键控制全套系统等,追光这个算是国内顶级水平了,服务专业、态度诚恳、IP一流、技术过关,不过内容一般。

第一部VR预告片,可以称之为“体验片”,我们更主要的是在做一套流程,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团队磨合顺畅,把 VR 融合到整个 CG 制作的流程中去,和三维动画的制作融合在一起。追光的第二部VR短片也在制作过程中,年底的时候大约会出来,会更注重内容,讲好故事。

谈VR短片的制作费用,袁野告诉我们,小门神的VR预告片,与整部动画电影的预算是打包在一起的,要算也只能根据耗时、人工的比例计算。VR内容开发者告诉雷锋网,高质量的动画短片本来就价格不菲,要做VR动画,每一帧都要制作和渲染360°的场景,而且画质要求越高,在VR设备下观看,对机能的需求也越高,"十分烧钱",这也是目前VR内容缺乏的原因之一。

VR技术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上的运用会有何不同?袁野告诉我们,三维动画依托CG技术,电影的灵活性、可控性较强,目前的阶段,画质也要优于实拍,但制作周期长;实拍VR电影目前在拍摄设备、算法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但电影拍摄速度较快,此外还具备明星效应;不过现在,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实拍电影,后期特效占据的时长都较长,二者之间也有重合的部分。 

有媒体报道,暴风魔镜组建了国内第一支全景视频拍摄团队,目前VR市场内已经有国内第一部VR故事短片《成人礼》(片长约10分钟),有国内第一部第一人称网络自制剧《卡拉看世界》,不过这些内容还未实现与观众的交互

图片由TVR联合创始人方相原提供

何时会出现VR电影?

当一项技术的应用处在黎明之前,我们通常可以找一些近似的技术、行业进行推演,例如观察VR硬件和系统,可以参照手机行业;而分析VR电影,也可以与3D/IMAX进行类比。不过显然,VR会更颠覆。

虚拟影院的实现,可能会彻底颠覆消费者购买电影票的方式,猫眼、格瓦拉等线上购票将进一步演变为在线虚拟影院;而观看电影佩戴的,也不再是3D眼镜,而是VR眼镜。至于电影制作方面,雷锋网请教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孙立军教授,他告诉我们:

在虚拟现实的电影中,观众可以转动脑袋查看整体环境,这使得拍摄时需要很多新的手法。比如镜头所及范围之内,所有人员(包括导演)都必须回避,现场不能遗留与剧情不相关的东西,镜头可视区域之内只有演员和道具,而且灯光、音箱都需要很好的放置在镜头之外。


在技术和创意方面,拍摄虚拟现实电影还有一些障碍需要跨越,比如目前的计算机系统在实时进行虚拟现实电影渲染处理时,速度较慢,另外在虚拟现实电影中,观众可以实现360度全景观影,编剧和拍摄都需要做出巨大改变。

所以,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观众观影时不会时刻去进行交互,当内容资源和用户反馈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导演和编剧会设置一些场景引导观众交互,而交互的时候,场景中的其他元素也可以相对静止,工作量和成本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届时,看电影会更像看一场话剧,而不是参加一场party。

关于VR电影的镜头语言,相原告诉我们,Visionary的创始人Jonnie Ross有过一个探索,他提出,虚拟现实电影中,观看者可能并不会像导演或剪辑师希望的那样,去关注最重要的地方,给虚拟现实电影周边设定一个无形的框架,一旦观众的头穿过无形的界限,那么电影就停顿,让观众花时间探索周围的环境甚至开始进行互动。( 点击可观看视频演示 )

袁野告诉我们,目前VR硬件尚未普及,拍摄设备也还在研发、技术积累阶段,叙事逻辑也会发生变化, VR 电影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这也会成为最终趋势,正如皮克斯的口号“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在他看来,目前VR技术的发展,给电影带来新的可能,未来,电影的发展也会引导VR朝新的方向突破。

VR 电影关键是讲故事的方法的改变,这需要一些基础的研究。现在 21 世纪福克斯已经开始在做 VR 内容了,一个短片,很多传统电影公司也都在关注这一块。


追光要做的,就是关注前沿技术、专注内容和故事,做好基础积累。

在细分领域里专注积累,是太阳升起之前,再好不过的清醒状态。

本文是雷锋网VR系列报道(又名“宅男的一辈子”)的第三篇报道,如果你也是VR从业者,或是有投资意愿的大金主,或是对VR兴致盎然,都可以加 微信 vividxiaowei联系我。

相关链接:

虚拟现实元年到来 灵镜VR在做些什么?

VR版Android是Google下的怎样一步棋

数千款Windows游戏的开发者 这回做VR有何不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