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百年老店」如何独辟蹊径?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朝“工业 4.0”迈进以及高新技术的兴起,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正成为工业战略发展的共识。
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格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强烈:既要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又要以更智能的方式来重塑生产运营流程,还要将能效管理、绿色生产的意识深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制造业转型的关口,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
施耐德电气,作为已在中国根植30余年的全球化公司,其在2017年5月16日,于成都发布了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EcoStruxure for Industry)平台。 近期,在上海的工博会期间,施耐德电气提出了绿色智能制造的理念,这与很多主打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厂商很是不同。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表示,绿色智能制造理念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其贯穿于产品研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将助力中国工业迎接转型挑战。
中国工业由大转强
施耐德电气创立于1836年,自 1987 年在中国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他在中国已经根植了三十余载,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到今天已发展成为了能够为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和基础设施四大终端市场的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能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尤其在工业领域,施耐德电气的制造业遍及世界各地。
在中国,我们知道,过去国内的制造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产品创新、研发投入低,以及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等,无论在理念还是实践上,跟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包括在能耗方面、能效利用上做的也不够好。
如今,中国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热度持续不断地上升,施耐德电气将如何做?
“企业要有更长远的意识,要有百年老店的想法,”庞邢健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工业领域,现在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施耐德电气应对新的行业情况,正在积极应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施耐德电气的制造业已经在全球广泛布局,并处于不断提升、完善制造的水平,可以把自身体系上获得一些经验和实践拿出来去帮助用户。
-
第二,施耐德电气聚焦于能效管理、工业自动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看重企业的社会效益,无论是在绿色节能环保上,还是安全方面都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企业成长。
-
第三是安全,施耐德电气拥有针对于流程行业的安全系统,在离散行业,针对于机器安全、人身安全也有非常多的产品。另外,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尤其是采用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来去赋能工业时,用运营技术赋能自动化技术时,如何保障制造行业的网络信息安全也是施耐德电气非常看重的。
另类玩法:绿色+智能制造
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国内工业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此等情况下,各种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面世。
据了解,目前国内至少有290多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比如海尔、航天云网、华为、树根互联、阿里、浪潮、紫光、东方国信等,都搭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在追赶工业互联网的快车。
施耐德虽然也搭建了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EcoStruxure,但是却主打绿色智能制造的理念,这在群雄环绕的工业圈可谓独树一帜。
“何为绿色智能制造?可以简单理解为‘绿色+智能制造’,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圆柱体+正方体,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庞邢健表示,从政府号召的角度来看,绿色和智能制造是分别列在不同的体系下,但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体的。在智能制造体系中,当解决能效问题时,在人员和流程上,实际上对效率都是会有影响的。有时为了解决能效问题,其实要通过效率提升才能够达到目的。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国家对环保、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面对环保压力时有很多的困扰,不知道怎么做。施耐德电气本身是有绿色制造的能力,在中国有好几家工厂,被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
施耐德电气在上海、武汉、天津的三家工厂,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审荣膺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分别是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和施耐德梅兰日兰低压(天津)有限公司。
数字化时代,企业单打独斗早已成为过往。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了解到,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圈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融合共生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服务市场,推动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将不断扩展,确保生态圈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据了解,这个绿色智能制造是将施耐德电气现有技术与能力的综合“集成”,其核心理念可以总结为“5S”。
-
智能(Smart),是其精神内核;
-
软件(Software),是其重要的使能手段;
-
可持续(Sustainable),是其价值主张;
-
渐进式(Stepwise),是其实施路径;
-
安全(Security/Safety),是其保障。
此外,庞邢健表示,国家在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制造这两个领域面对制造业提出了双转型的需求,施耐德电气也是在恰当的时机,把这两个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能耗方面,尤其是高耗能这样的一些领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有进行绿色智能制造的需求。
EcoStruxure的三层架构
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其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和使用场景不同,技术架构各不相同。比如海尔COSMOPlat是五层结构,可以赋能15个垂直行业,母平台之上有各种差异化的子平台。
施耐德电气 EcoStruxure 平台涵盖了四大市场,包括住宅、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以及工业,提供六个专业领域(楼宇、工厂、机器,电网、信息技术、配电)的解决方案。那么,他的EcoStruxure平台的技术架构是如何考虑的?
对于EcoStruxure 技术架构,雷锋网了解到,其主要分为三层:
-
第一层是互联互通的产品,施耐德电气现在新发布的产品基本上都内置通信功能;
-
第二层是边缘控制层,施耐德电气的边缘控制针对于不同领域都有边缘计算的能力,这是由于施耐德的产品有较完整的控制系统,从针对流程领域的 DCS,到混合型的 DCS, 再到 PLC,还有包括 SCADA 以及包括像电力数据中心的边缘计算产品;
-
第三层,应用、分析和服务,对于工业来讲,具体到每一个行业都要继续去细分,需要不同的专业能力和解决方案。
当谈到EcoStruxure 平台技术和功能的升级,庞邢健表示,EcoStruxure 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未来将对 EcoStruxure 上面提到的四大市场和六大专业领域,在每一个细分的领域不断地去迭代技术。
比如,最底层的互联互通的产品,这个产品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面向更多的未来制造的理念,都会在EcoStruxure的产品中体现;
而在边缘控制层,也在不断丰富一些产品,比如施耐德电气每年都会和机械类的产品结合,今年上海工博会带来的是 Modicon M262 这样的一款面向云服务的控制器;
最后,在应用分析服务层,施耐德电气面向流程和混合性行业、离散行业提供不同软件和不同的功能,去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企业赋能方面,雷锋网了解到,EcoStruxure 平台已对汉威电子和金旺包装等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对于汉威电子的车间最开始是了解车间的管理水平,接着是与施耐德电气工厂去对标,然后施耐德电气到达现场后,首先帮助汉威电子梳理了车间管理上的挑战和问题,然后做了一个数字化的套件,使得整个汉威电子在这个车间上面,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在良品率、客户满意度方面,都有了提升。
施耐德电气的“生态圈”
数字化时代,企业单打独斗早已成为过往。IT 和 OT 之间的鸿沟,或者以 IT 为主,或者以 OT 为主,两者的融合需要通过朋友圈去完成,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生态圈。
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工业互联网平台,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而近期提出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是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圈合作伙伴提供一个融合共生的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服务市场,推动中国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将不断扩展,确保生态圈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雷锋网了解到,在面对未来绿色和智能制造的场景应用时,施耐德电气不断地拓展自身在运营层面上很多能力,包括软件、精益生产、咨询服务,而且在面对不同的行业、不同应用场景时,还联合了更多外部厂商一起去赋能。
在行业应用,比如施耐德和中鼎进行了合作。庞邢健表示,现在我们讲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要打通关节,过去的操作模式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们帮工厂做了智能制造,但是智慧物流要单独再找另外一家供应商,那这之间可能就会产生衔接配合上的问题。
在智慧物流方面,怎么样更高效地找到货,找到人,怎么样更高效地管理仓库,能够让库存最小化,但是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在这些方面,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之间都结合得非常紧密。
对于如何平衡合作伙伴的关系,雷锋网了解到,施耐德电气是通过生态合作伙伴体系来保持一个开放性。现如今,每个企业都有各自一些不同的侧重点,施耐德电气通过保持开放,共同来解决用户的问题,其大多数生态圈的合作伙伴主要还是互补关系。
关于平台之争
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统计,中国各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量达到了数百家,而工业是深度定制化的,施耐德电气 EcoStruxure如何应对?
就我们所了解到的,现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较多,众多企业希望在工业 4.0 浪潮之下,能够构建一个自己的平台。施耐德电气 EcoStruxure 架构发布了多年,期间经历转型、升级,从强调能源管理和能效,到现在采用物联网、移动、传感、云计算、分析和网络安全领域中的技术,包括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边缘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面,而这些全部由客户生命周期软件(Customer Lifecycle software)提供支持。
对于市场竞争,庞邢健表示,其不在于多少个平台将来会怎么发展,或者引进多少平台,留下多少平台。更重要的是,面对每一个工业场景,谁能够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去解决用户端的问题,谁就可能会生存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