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兰:AI 加速器的使命,让生态“嫁接”在腾讯 AI 能力之上
今
年 4 月
,
腾讯 AI 加速器于启动招募,
经过近千个 AI 创业项目、为期 3 个月的选拔后,最终 25 个项目正式入选。
据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了解,腾讯 AI 加速器是由腾讯开放平台联合腾讯云、优图实验室等推出的为AI创业者和创业项目提供集AI技术、创投、导师、渠道、市场等五大层面的 AI 创业扶持计划。
在 AI 技术层面,AI 加速器将连接来自腾讯 AILab、优图、腾讯云等的 AI 能力,为学员提供超过 20 项的 AI 技术。同时,提供超过 1000 万的腾讯云资源,帮助项目降低计算成本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助力项目成长。
在导师层面,配备覆盖产业、学术、工业、设计、投资界的顶级大咖。通过 6 个月的导师线下辅导、1v1服务,为学员项目提供深度的产品和技术解析,协助打磨 AI 产品。
产业资源上,加速器为项目提供 AI 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对接,包括芯片、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等供应链资源,以及项目垂类行业例如医疗、交通、电商等行业资源。
此外,成员项目可以通过腾讯开放平台、互联网+、腾讯云等渠道,获取市场资源与更多合作方进行对接。他们也将会获得与腾讯投资、“双百”计划的对接机会,并通过加速器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
11 月 8 月,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众创空间总经理王兰对包括雷锋网在内的数十家媒体介绍了AI加速器的发展目标、项目选择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 4 个月的加速期里,王兰表示,进入加速器的公司总估值从 70 亿上涨到了 160 亿元,其中 15 家团队拿到了新一轮融资达 16 亿元,腾讯还将帮助它们提升底层的 AI 算法和云端计算能力,这些项目覆盖零售、医疗、翻译和机器人等垂直领域的 AI 应用探索。
以下是采访内容实录,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提问:在引入的 25 个国内项目里面,有很多虚拟助手、机器人方面的,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有这方面的侧重吗?
王兰: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加入到加速器里面有两个考虑。第一,有自己核心的 AI 运算能力和 AI 场景的公司;第二,一些在传统领域有非常多数据积累的 AI 公司。
可能像三角兽,包括追一科技更加偏机器人的形式,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几家进入,也是会发现不管是金融领域、客服领域,甚至旅游,其实一个机器人的场景是最快能够给传统行业提升效率的,所以你会发现这几家在 AI 加速器里面成长特别快。
提问:像三角兽这样的公司,融资体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了,加速器对它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王兰: 我们第一希望能找到最优秀的 AI 创业企业,第二是用腾讯的能力去培育他。腾讯的能力分几个板块,比如底层 AI 算法和云端计算能力,用 API 帮助他们优化一些场景,这部分我们对加速器成员都有非常大的扶持。我们腾讯平台能聚拢对创业创新公司的扶持,包括我们给企业服务的工具。
提问:刚刚说的三角兽等公司,其实也参与了微软加速器,怎么看与腾讯 AI 加速器的竞争?
王兰: 腾讯做事情很少对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比较的点,核心的是真真正正有哪些底层 API,或者是场景结合,能够帮助到创业公司去跑赢。
提问:腾讯 AI 加速器中的企业有一些在 4 个月里拿到了融资,这些融资有没有来自腾讯的?
王兰: 当然有。虽然说比例不算大,但也表示腾讯对这个领域优秀的公司愿意拿出一些资金扶持。
提问:腾讯在投资这些企业的时候比较看重什么因素?
王兰: 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从 AI 生态来讲,如果资金和投资是这些企业需要的,并且也是腾讯觉得有潜力的公司,我们会希望提供帮助。
提问:2015、2016 年年间各种加速器、孵化空间特别多,腾讯加速器是跟了这股潮流,在做加速器之后有其他的看法吗?
王兰: 腾讯 2001 年做开放平台和开放空间,但腾讯做这样一个众创空间,或者是创业平台,不单是因为腾讯一直致力于做生态,我们愿意拿出非常大的诚意,来扶持这样一些创业企业,也是因为腾讯自己本身也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创业公司。
比如腾讯的流量,腾讯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腾讯自己在云端的一些投入,包括在 AI 能力上的投入,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这样一个创业生态,所以我们很少跟外界对标说别人怎么做的,我们是怎么做的。最重要的是帮助一个生态去成长,同时用腾讯的场景去嫁接和培育它们。
提问:你们做加速器之前,和现在做了这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什么不同点的吗?
王兰: 做 AI 加速器这件事情还是比较自然而然的结果,因为在我们做创业生态,做完了这些基础的创业服务后一定会扎根到某一些场景,因为我们聚焦在 AI 这个品类的时候,加速器光做 AI 的创业公司,彼此之间会发生非常多的融合,或者找到核心场景。
做整个加速器到现在只是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也看到了整个 AI 创业领域的井喷现象,在这段时间内,AI 更多被市场接受,所以也会发现应用场景得到更好的落地。你看到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些初创公司,相对在某个领域当中是非常资深,也确实有很多优质的场景应用。
提问:如何看待目前的 AI 创业市场?像 BAT、4.6 亿美元的 AI 融资巨头出现的时候,中小企业的机会有多大?
王兰: 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大爆发也许并没有完全到来,也就是说其实这个市场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机会,这个场景光靠几家巨头公司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对于腾讯来说,我们除了扎根自己的能力,利用已有的内容、游戏、视频等场景,最重要的是寻找中长尾的生态,让生态嫁接在腾讯的 AI 能力之上。
举一个例子,以 P 图这件事情来说,光利用人工智能的图象识别功能进行 P 图就存在非常多细分领域,我们当时在加速器的面试过程中发现一个细分领域是什么呢?做电商的P图——首饰和珠宝,把之前人工修出来的图,人工一天修 25 张图,后来根据以前修图的范本,批量的用电脑,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有多细,以后我们会发现更多这样的细分领域,AI 都能对这些场景进行升级改变。
提问: 25 家进入加速器的企业,其中有 4 家是国外的公司,海外和我们国内的在创业上有什么差异?
王兰: 之前我们很少看到海外的创业公司进入到中国市场,而在 AI 领域,相反会发现有更多的海外公司进入中国,或者是与中国的 AI 创业公司交流的诉求要强很多,这里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大家一直在说的 AI 科学家或者是技术专家华人特别多,海外的创业公司有一大部分联合创始人对中国的应用场景,或者是这个市场本身有很深刻的研究;二是因为中国这个市场有一个巨大的量的优势,因为对于 AI 来说,算法的最重要是数据量,而中国市场明显有这样一个优势。所以我们引入海外 4 家创业公司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其实国外的 AI 公司对中国本土市场成长起来的 AI 技术型公司非常关注。
两者最核心的差异是,我们发现中国的 AI 公司很关注怎么样把自己的 AI 能力运用到场景中,可能也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中国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一个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再是复制或者跟随国外的创业潮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现走出了一个不同的路径,有一些中国独有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AI 在下一阶段的时候,两边的侧重点就会发生不同。所以两边交流过后,发现同样是图象识别,对于用户分析导致转化购买的场景,中国和海外团队会表现得完全不同。
提问:AI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性的短板有哪些方面?
王兰: 为什么大家都关注短板,而不关注优势?因为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时代,不管网络能力、计算能力、云的普及能力,每一个人拥有一个端这样的普及度来说,其实具备了非常多成熟的条件,从而让 AI 创业公司能大展拳脚,甚至寻找到最适合的创业机会。
短板永远存在,你永远会发现缺资金、缺人才、缺什么,这都是普适性现象。一个创业者希望跑赢,他其实最需要的是抓住时代机会,他要去看到现在是一个技术飞跃的变化期,在你飞跃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许多熟知的传统领域,都拥有变革的机会。
挑战永远存在,但是抓住机遇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