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布百度医疗大脑,要让产品落地并向 IBM、谷歌看齐有那么容易吗?
今日,在张亚勤和吴恩达的站台下,百度推出了其 人工智能 在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百度医疗大脑。百度医疗大脑是由百度医疗事业部打造,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医疗大脑将向谷歌、IBM等同类产品看齐。
简单来讲,百度医疗大脑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百度大脑+医疗。
根据李彦宏所描述,百度大脑分三大块:人工 智能 算法(超大规模的 神经网络 )、计算能力(数十万台服务器来进行计算,基于GPU)、大数据。有四方面能力:语音的能力(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以及用户画像。
从李彦宏对百度大脑的解读可以看出,百度大脑实际上是类似发电站一样的基础设施,它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具体的应用场景,相应的,2016 年初张亚勤也提出了“智能+”的发展思路,而医疗正是应用场景之一。
和应用场景怎么结合?从以往的案例来看,笼统讲就是百度大脑+相关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
百度医疗大脑也正好符合这个逻辑:通过医疗数据、相关文献的采集与分析,从而开发产品。百度医疗大脑的作用分为两个层面:对患者而言,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为患者建立用户画像,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对医院方而言,病历库越庞大越有利于对病症认知,提醒医生患者有更多症状的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表示,百度涉入医疗领域已有十年,其医疗业务从简单的医疗相关搜索、到接入第三方服务平台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提供在线问诊、预约挂号等服务,再到现在连接人与智能。
“百度医疗大脑”的首个落地项目,以“对话 机器人 ”的形式发布。据百度介绍:
“百度医疗大脑”是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多轮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提出可能出现问题,反复验证,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
既然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说到他们要向谷歌和 IBM 看齐,上述项目仅仅是试水产品,未来百度或许将推出更多重磅产品。
百度认为,自身的医疗平台拥有两方面的优势:一个是数据、信息、服务的匹配与分发,一个是技术。
第一个优势在医疗对话机器人项目中体现最为明显,百度自身庞大的医疗数据库可为患者和医师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信息。
第二个技术优势,可进行细分: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支。从当下的智能医疗解决方案案例来看, 人工智能技术 落地医疗领域,语音识别是一个重要方向。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公司 Nuance 的核心收入来源就是医疗业务,其解决方案利用语音识别产品记录临床病例信息,数据统计称,医生每年使用 Nuance 的临床语音识别技术产品记录近一亿病人的数据,其中 94% 的医疗机构正在考虑或有强烈兴趣使用临床语音识别技术。
因此,语音识别对百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切入方向,不过国内语音巨头科大讯飞已经在这块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假设未来百度要切入这一市场,需要做的一方面是提供自身在医疗领域的服务水平,其次就是如何说服医院采用他们的产品。
回到百度想要参照的 IBM 和谷歌,双方的产品不仅涉及到软件系统,更是将触手伸入医疗器械制造和制药领域。百度医疗大脑是否会进入这两个摸不到底的水池,暂时还不能得知。
IBM 在医疗领域已有几十年的耕耘,而且在医疗方面投入巨大,光今年为培养人工智能“沃森”(Watson)就砸入了 40 亿美金,分别斥资 26 亿美元和 10 亿美元,给沃森“投食”了医疗数据公司 Truven、医疗影像与临床系统提供商 Merge Healthcare Inc。IBM 如此长的研发历史、如此大力度的投入,医疗基础薄弱的百度要想学习 IBM 还需要不少时间。
而原本对百度最有参考价值的是谷歌,同样是搜索起家,同样发力人工智能和医疗,然而谷歌近些年似乎在医疗业务上过得并不好,尽管连连与各大生命科学机构合作,并频繁予以重金收购相关公司,但仍无法避免医疗产品频频受挫的现实。这时的谷歌似乎并不能成为百度去参考的、去学习的现成案例。
向 IBM 和谷歌医疗看齐:一个遥不可及,一个连连失策。在暂时缺少合适参照物的情况下,百度之后的路更多得靠自己一步步摸索。
此外,刚经历了医疗风波的百度,在接下来的路途中处理好舆论压力也是百度医疗大脑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关阅读:
44个月,百度的人工智能路
吴恩达解读百度大脑:人工智能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百度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