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修罗场:月更5000部背后,出海掘金的暗流涌动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天,短剧行业的量产已经高得离谱。”国内一家短剧公司的股东海严如是说道。

“每月以 5000 部的规模上线冲击市场,平均每 10 分钟就有一部短剧上线,传说高峰期因涉黄、涉暴、涉政情节被封杀禁投的短剧,一天之内最高达900部;

“另一个近乎恐怖的概率是,每月 5000 部里仅有 80-100 部的短剧能够为平台所追捧,可以赚到钱的项目不足 2%。”(关于本文更多细节内容交流,欢迎添加微信 Who123start 来撩)

这 5000 多部剧中,情节内容主题大多相似——总裁、离婚、龙王、重生……内容主题不变,主角名字更换,就能一轮接一轮地拍。

海严的公司,每年可以产出 400-500 部的短剧。在他看来,行业的利润率已经被压榨到 2%,还有无数的资本和公司在冲锋入局。

去年短剧市场首超国产电影票房,引来外人为之艳羡,但只有深处赛道之中的从业者们,方知生存和利润空间有多逼仄。

多方利益角逐中,短剧江湖也走到后半场,从业者们借由 AI、出海等等招式投石问路,试图寻获破局之法。

01短剧赛道的“一超多强”


“红果在短剧行业算是头部级别”说起这事,从业者蒋由一脸怨念,“在免费短剧赛道,的确是有自身优势。”

据最新数据,红果短剧的广告分账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大笔内容预算,每月分账已超四亿元,红果官方数据披露,2024 年 6 月,红果短剧的总分帐突破 1 亿元。3 个月后,这个数据就翻了一倍,超过了2 亿元人民币。

红果的发迹,背后字节集团级的支持功不可没——抖音、番茄小说巨大的流量倾注进红果,让平台得以迅速积累起一个深厚的用户池子,也在进一步吸引广告主对红果短剧的投放。

另一方面,流量费用的降低,也使得短剧上游发行方青睐于红果平台,这也是和其他平台拉开关键的身位优势。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赛道上,红果短剧又出一招:免费。

雷峰网了解,红果平台与上游内容方签约后,会签订转免协议。如果一部剧的IAP(应用内付费)表现不佳,平台有权将其转为免费短剧,通过广告分成盈利。这种模式吸引了发行方,因为平台流量大,即使不靠付费也能通过广告获得收益。

蒋由表示,由于现在市场上资金和优质剧本都比较稀缺,过去爽文套路等热门题材,已经被反复拍过,几乎穷尽了可能性,在此情形下,短剧市场对“转免”模式”的需求可谓顺理成章。

此前番茄小说给字节的内容产品趟好了一条明确的路:靠着无敌的免费“大棒”,免费阅读也在 2024 年年中占据了用户 82% 以上的在线阅读时长。

根据短剧自习室的数据,国内短剧用户的付费率仅为 0.5%-1%,即使在河马剧场这样的订阅平台,平台方也必须设计“观看广告继续看”的功能,靠这种方法拢住免费的用户。

广发证券报告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红果短剧的日活用户已经突破 4181 万,第二名的河马剧场,日活跃量则仅有 454 万,仅仅是红果的 11% 不到。

日渐壮大的短剧用户群体,也在推动短剧质量越来越精品化。

投流操盘手陈促回忆:“早年间,短剧行业还是个流量生意,业内流传一句话“三分拍,七分投”。大概在2023年初-2024年,一部短剧一天就能投一百多万流量,当天晚上就能回本,但现在根本不行。”

投流的秘诀是,在整部短剧中找到最有利于传播的情绪点,在 30 秒到 1 分钟之间紧紧抓住用户,以一个爆炸性的转折收尾,诱导客户转进平台,付费订阅。

“目前一部短剧的成本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投流周期长至一周时间,短至三四天,一般是看剧情的前十集左右。而投流单部剧的 ROI 大致被控制在 1.0-1.1 左右,ROI 低于 1 的项目,能占市场一大半,投流到1.3的都很少。”陈促补充道。

但目前投流这股风,正在慢慢减弱。曾因《无双》短剧爆火圈内的短剧公司——丰行文化的CEO李涛透露,现阶段的短剧行业正在疯狂“卷”内容和成本。

李涛回忆:团队拍摄的第一部短剧,制作费用 3 万多就搞定,然而今天,拍过最贵的一部剧,成本飞涨到 157 万。

好内容带来的收益也显而易见,李涛直言,曾经为了把一部制作费几十万的短剧做好,额外自掏腰包三十万,在当时的行业几乎绝无仅有。

“最后,那部剧画面几乎碾压同行,也就不出意外地爆了,分账收益达到上百万——回头再看三十万还是很值得。”李涛说道。

要想拍摄便宜的短剧,成本保守估计也得20万上下浮动,演员的话大约是500-600/天,但从画质就能一眼看出差别。

“最早,一个短剧小演员,一天的片酬只要 2000 块;走红之后,传说现在一天片酬就得 35000 块往上。当下,男女主排名前 50 名的演员,片酬就没有低于8000元/天。”李涛补充道。

演员成本一飞冲天,剧本价格也水涨船高。前几年,一个不错的剧本 3000 元就可以打包出售。但到了今天,稍好一点的剧本 10 万元或许都谈不下来,还要加上后端分账的 2%。

“不过某些行业顶尖的编辑团队,一年下来挣个几千万都不是问题,听说咪蒙的‘听花岛”就能达到。”一位圈内资深人士说道。

当一个内容行业的竞争进入白刃战,内容的质量就成了不得不卷的关键要素——对于红果来说,流量再多、商业模式再好,也难以例外。

业内人士提到,红果不仅仅是收录外部剧集,也已经逐渐进入到上游的投资、选本、制作流程,以独家放映修筑“护城河”。

今年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爱奇艺掌门人龚宇炮轰红果短剧,直指后者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签订一些排他性的合作协议,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短剧的崛起,吸引爱优腾等传统长视频平台也纷纷加注,通过自己更优质的制作资源,和短剧的制作方开启合作,试图在这个正进入红海阶段的赛道抢占身位。

在优酷,阿里大文娱掌门樊路远亲启“微短剧中心”的编制,部门直接对大文娱高层汇报;在产品里,短剧同样被放在了一级入口,和平台的独播剧、自制剧同列为伍。

媒体“连线Insight”披露,优酷微短剧中心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优酷今年在竖屏领域的战事会相当激烈,对于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在资源和资金上都会给予支持,对于优秀定制剧或自制剧的资金支持可以达到100%。

4 月 23 日,在爱奇艺 2025 年的世界大会上,龚宇提到,“微短剧,未来会高级起来;“爱奇艺极速版”也即将正式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标志着爱奇艺在短剧领域更进一步,以期用更高的制作和更精品的内容在市场上竞争。

腾讯的短剧布局,则和微信生态完成强绑定。一年前,微信就上线了短剧专区,聚合第三方的短剧小程序;而腾讯视频自家的“火星短剧社”也在小程序登录,采取“看广告”的解锁方法,同样主打免费。

长视频平台之外,2022 年杀入微短剧赛道的点众也是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旗下平台河马剧场不乏《遥不可及的爱》《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宫墙雪》等多部爆款,而点众董事长陈瑞卿却在去年表示,目前在短剧业务上,点众仍未产生净利润。

手里热剧不少,点众为什么不赚钱?问题还是出在流量上——有消息称,当下短剧买量价格也炒到了 100-200 元/人,直逼今天手游买量的价格,不少剧甚至亏钱在投。

“别看很多剧播放量和热度很高,似乎相当火爆,但实际上,算上版权成本、制作成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这些剧在流水上甚至是亏钱的。”胡斐表示道。

点众对抗红果的方式,同样是在内容侧花大力气。对外投资制作工作室、孵化精品短剧、和作家签约,目的是用好内容,冲击当下红果短剧的壁垒。

但用户会留在平台上,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足够多优质的内容可供消费,尤其在内卷加剧的 2025 年,内容来源单一的平台,或许无法继续高枕无忧。

2025 年,短剧内容侧的竞争重点在哪里?在分析师甘心佑看来,或许是男性更爱看的内容。

据了解,红果平台上约 62% 的用户都是女性,且 31-40 岁的用户占比最高,内容自然更加偏向于这个群体的取向。而男频的短剧,或许是平台“白刃战”中,仍能看到增量的蓝海。

“如果想要用户量级再上一层楼,平台必须把男频重视起来。”甘心佑如是说。(如有关于短剧/影视内容的交流,欢迎添加微信 Who123start 来撩)

02短剧出海:北美最大,东南亚加速入局

相较500多亿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的短剧规模比国内机会更多,首先是用户的付费习惯已经养成,其次是北美地区作为发达国家,监管环境更宽松, 增长潜力较大。

“在美国,60集左右的短剧效果很好,每集时长控制在1到1.5分钟,关键是每集都要有反转”。一位在海外做短剧平台的吴Rachel表示。

吴Rachel有自己的短剧平台,并推出199元的年费会员,每部短剧能带来大约两三百万的收入,付费转化率达20%,未来将会上线更多大量免费剧集来吸引更多用户。

这也是为何许多短剧公司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包括国内头部的短剧公司,比如点众的DramaBox、中文在线的ReelShort、九州的ShortMax等海外短剧平台。仅2024年的上半年,出海微短剧平台的总流水就达2.3亿美元。

今年年初,字节在海外上线一款名为“Melolo”的短剧App,主打免费模式,也是字节首个出海的短剧产品。

知情人士叶朦胧表示,这显然是想再次复刻红果的成功,事实上并不容易。

叶认为,海外短剧市场并未饱和,流量池小,用户支付意愿比较强烈,短剧内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Melolo基本上所辐射到的范围仍旧是东南亚地区为主。

在这种尚未形成一家独大、多强并存的格局下,其他短剧公司在海外市场得以获得一丝喘息之机。

雷峰网了解到,北美拍摄短剧的成本从去年下半年就达到最高,近期才算回落。

“除去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拍摄成本20多万美金打底,洛杉矶拍的话大概是 25 万到 30 万美金。”一名头部短剧平台人士Marti透露。

北美成本的提升主要在于导演和演员费用,因为大多数承制方都有内部编剧,平摊一个剧本成本为6-10K,一家海外短剧平台负责人阿哲表示。

不过为更贴近国外主流叙事,市面上也有短剧公司会招聘当地编剧。

吴Rachel在海外做自己的短剧平台,明确表示一开始就找ABC(美籍华人)群体来写,让他们先研究中国的短剧模式,比如前期大量观看剧集和网文小说类,因为他们英文基础好,也了解美国文化。

这样一来,原汁原味的剧本就会减少文化差异对剧情的影响。

阿哲认为,国内短剧普通演员日薪达到600元左右/天,国外短剧演员薪资能够占到整个费用的15%,普通演员也要400-500美元/天;时间上,国内短剧团队一周就能拍完一部,演员还会好几个项目同时进行不间断地拍摄。(如有关于短剧/影视内容的交流,欢迎添加微信 Who123start 来撩)

但北美地区的演员情况就明显好转,因为要严格按照相关演员工会的工作时间,不存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所以欧美短剧演员们的生存土壤较为滋润。

但如果像ReelShort(下称“RS”)这类短剧平台,其短剧属于精品类型,成本会高达50美金左右,据Marti解释,“RS”是海外短剧里第一梯队平台。

ReelShort,是中文在线投资的海外子公司枫叶互动孵化而出,主攻北美短剧市场,采用本地化运营和拍摄方式,于2023年 6 月开始起量,收入集中于下半年。其商业模式已经适应海外市场,长期空间或为百亿美元级别。

从ReelShort的运营模式看,一种是本土团队去当地国际化电影公司,由副导演去找本地演员;另外一种则是对本土化短剧的译制片。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ReelShort的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Crazy Maple Studio,据参与制作的演员说,剧组规模不大,其中一些人是住在洛杉矶的电影专业学生。

尽管ReelShort做得风生水起,但枫叶互动去年财报显示,2023年的净利润仅有24万人民币,可见背后拍摄成本的上升速度。

内部人士老薛透露,虽然孵化出ReelShort的枫叶互动虽然都属于中文在线,但后者一直在极力和外界撇开关系,江湖传言“ReelShort”的老板贾毅审美独特有格局眼光,且情绪波动较大,但总体是一个很“洋气”的人。

老薛补充说,中文在线在2023年又推出另一海外短剧平台Sereal+,名义上是对标北美以外的东南亚市场,其实质上也想抢占“ReelShort”的北美市场份额。

从《2024中国短剧出海商业生态观察报告》显示,2024年从收入来看,北美仍然是中国短剧主要市场,其次为日韩、东南亚等区域;但从新增下载量来看,东南亚已超过北美。

吴Rachel分享,“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成本只需要4到5万美元甚至更低廉。”

丰行文化的李涛,回忆起曾经在埃及的拍摄经历,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当时拍摄短剧的男演员在当地算小有名气,并兼任埃及某城市电视台主持人,但月薪折合人民币大约只有2000块。后来现场拍摄时,发现配备了很多场务和剧务,本以为超出预算,没想到最后算下来,每个场务的日薪折算成人民币才十几块钱。

另外一个增速最快的地区则是日本。

点点数据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日本短剧市场的收入规模达到到1322万美元,下载量超过320万。

得益于日本市场的用户付费习惯,日本单部短剧爆款的流水可以与北美地区不相上下,但拍摄成本又达不到在美国拍摄的昂贵。

在投流面前,  雷鑫宇表示,像头部点众这类大平台都有自己专门的剪辑团队,等到内部运营端上传剧集到APP后,会通知投放团队上线情况。

优化师则根据剧集内容制作素材,以优化投放效果,包括剪辑高亮片段、混剪精彩瞬间,并加入配音解说,用于YouTube等平台吸引用户。如投放效果不佳,需更新素材并重新优化。

虽然现在很多平台都在抢占短剧市场,投入力度大,但至少有一半的短剧并未产生收益。

一家海外短剧平台负责人阿哲表示,一部短剧的投流周期大约是三天,一般会花2-3W试水。如果测试跑起来,再加大投入,甚至会拉带资投流一起,最多一部剧先后投了300多万美元。

“通常北美市场首日ROI能到0.6就算及格,大概两个月回本。”阿哲对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解释。

阿哲表示,投流成本在整个运营成本中占比七八成,而且占比越高证明越成功,一些投放好的剧,投放周期会延长到半年时间;海外短剧 APP 买流量的任务大概在 Meta 上占80%, TikTok 上占15%,因为TikTok上买的量并不准,流量很难跑通。

但他也表示不一定,比如每家平台不太一样,像ReelShort 它可能就在 TikTok 上投的。

经常在国外和平台打交道的Marti说过一个好玩的故事:去年出差日本涩谷,与谷歌高层交流,提及某段短剧的英文名称,明显看到对方对此嗤之以鼻,但碍于广告主的身份地位,他们仍然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吴Rachel说过,国外的话,订阅用户的UP值(用户付费意愿指标)通常是免费内容的5到10倍。订阅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DAU)大约为50分钟,而订阅用户的数据可能更高。如果你购买了订阅服务,回本周期现在基本在6个月到一年之间。

据了解,在广告投放领域,2025年Q1海外短剧市场投放的广告素材超过127万组,这一数据已达到 2024 年全年投放总量的 70%。相较于2024年Q4,环比增长46%,同比2024年Q1激增超10倍。

不过,Marti也表示,现阶段海外短承制方和平台之间,因为制作费问题存在很多理不清理还乱的矛盾,这些都是在出海之后需要克服的“水土不服”。

03结语

回归到要不要做短剧这件事情上来,对于不同市场需要分开对待。

“只有钱,不懂内容、制作、宣发、投流经验的朋友,最好还是别做短剧了。”对于想要入行短剧的新人,丰行文化CEO李涛坦诚直言。

短剧投资并非传统影视逻辑,圈内传言,有投资人三天烧掉一千万这样惨烈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到最后连完整的成品也没看到,如果仅靠“钞能力”是玩不转短剧圈的。

在海外运营短剧平台的吴Rachel,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资金、运营能力和影视资源,具备三者中的任意两者即可。

但并非说明北美市场带着资金就能入场,就拿最容易的内容端来看,几百万美元只是入场券,其中需要克服的文化差异和制度监管,需要漫长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过去短剧行业做的是流量生意,如今正在降温降速趋于正常,逐渐走向传统影视行业,比如拍摄器材从手机进化到摇臂等专业机器,短剧演员也更加知名和专业化,以及传统影视公司的加入,这些都预示着短剧的发展路径是积极且健康的。

在市场规模突破 500 亿的今天,有人说微短剧的行业仍在上升期,平台和制作方也必须找到合作共赢的机会,把制作-平台-用户的三方利益做好平衡,才有机会让行业向着更健康、更正规、更加精品化的方向发展,给行业带来多元的活力。

只是一个新物种的成长,需要试错,更需要漫长的市场教育。(如有关于短剧/影视内容的交流,欢迎添加微信Who123start来撩)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