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尚需产业支撑:与基础设施、车联网技术等的融合受到关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2018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智能驾驶尚需产业支撑:与基础设施、车联网技术等的融合受到关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2018

“你们觉得,新造车公司未来能活下来几家?”不久前,一位互联网科技公司从业人士提出这一问题。未来还没有到来,所以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汽车产业内外对新造车公司发展的担忧已可见一斑。

不止新造车公司,传统车企同样处于从向汽车“四化”转型关键期。从整个行业看,全球能源迭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正在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这不仅影响到到国家政策、交通设施和城市规划,更对汽车技术研发、零部件供应商、销售终端等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出要求。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各家车企正向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方面进行着广泛探索。9月20日,多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在2018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对汽车未来展开对谈,视角遍及产业政策、战略路径、技术与产品创新、法规标准等。其中,交通基础设施、车联网技术和政策法规等受到普遍关注。

基础设施、政策等亟待完善

汽车早已不是车辆本身,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新智驾了解到,当前业内的关注点之一,集中在智能驾驶与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上。

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兴华认为,数字时代交通系统特征将体现为六点,分别为以用户为中心、大规模网络、实时信息与开源数据、集成、依赖公共、私人间合作新模式和动态定价。在汽车“四化”的基础上,考虑到交通运输的社会性和经济性,他认为未来交通趋势会向“4+X”发展,“X”是指精准、韧性、绿色和公平。

“单车智能要想完成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梦想,我认为车路协同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问题是,路和车之间没有融合。那么,路能不能作为基础设施,就像中国移动一样,每一个手机都在联网,那么每辆车是不是也要联网?” 华为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表示。

相比车联网交通基础设施,自动驾驶的应用更加需要应用场景。目前,我国已经开通上海、北京、重庆等地的道路测试。但对整个行业来说,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和道路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腾讯研究院在发布的《2018年全球自动驾驶法律政策研究报告》中称,自动驾驶系统作为新生事物,一开始处于“政策真空”当中,需要法律政策的革新。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德国等各国政府已经纷纷承认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允许将其应用于交通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交通工程科技2035战略》等文件。对智能交通战略布局中涉及的自动驾驶汽车、智慧城市均有明确部署。

跨界造车

“相比新能源化,对现在的新兴造车公司来说,网联化和自动驾驶的压力相对更大。因为这个领域里面的技术没有被衡定,迭代速度太快了。比如,你刚刚研发出来的语音系统,你认为很先进,结果旁边第二天又出来一套系统,那你又落后了。一旦落后,效果体验就不好。所以,在技术研发中,我们还是自身以车为主,把车做扎实,对于互联网体系则采用吸收的办法,吸收别人最成熟的技术。”一位新造车公司高管向雷锋网新智驾表示。

事实上,汽车产业链条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造车一事必须分工协作。多家新造车公司向雷锋网新智驾表示,不会自己去做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方面的自主研发,而是会和科技公司合作去做技术集成。这一点同样也是部分传统车企正在秉持的造车思路。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提到,虽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基础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今后,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共性基础、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联合推进新型架构设计、传感器融合、车载计算平台的开发,加快5G通信技术在汽车上的测试和应用。

从当下看,汽车面向“四化”的发展仍有许多颇受质疑的地方,诸如自动化里的伦理问题、共享化里的盈利难问题等,但无论是资本还是创业者,均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封闭式、单打独斗的路线正发生变化。

智能驾驶尚需产业支撑:与基础设施、车联网技术等的融合受到关注|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2018

随意打赏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车联网和自动驾驶车联网 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终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物联网基础设施全球智能大会大众车联网车联网系统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