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贷:踩在高利贷红线上的“全球第一移动端信贷”?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10月19日,雷锋网AI金融评论应邀参加了一家名为飞贷金融的互联网信用借贷公司举办的发布会。在这场主题定为“战略升级”的发布会上,AI金融评论未见任何确切实在的技术创新闪光点,来推动该企业的“战略升级”,取而代之的是,在长达会上长达近一小时的宣传VCR中,现场观众都目睹了飞贷金融的公司高层因为奋战加班与妻子分居闹离婚的戏码。
据之前的相关资料显示,飞贷金融对外称,自己是“全球首款真正手机APP贷款”,而在此次的发布会上,AI金融评论看到飞贷金融打出了”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全球领导者“的名头。
层层迷雾背后的风控系统:皇帝的新衣还是超越BAT的黑科技?
这么响的来头,这么大的海口,着实让AI金融评论打起十二分精神,竖起耳朵等着听技术优势。如何应用大数据等构造征信体系打造风控系统,从而降低征信成本真正在放款时利好用户,是一家互联网信贷平台核心技术以及金融科技的创新体现所在………等潮流的描述。
失望的是,全场发布会下来,飞贷金融对其所推崇的“天网”风控系统遮遮掩掩,没有量化数据采集、分析流程展示,也没有详解具体的科技支撑和大数据的整合如何构筑这个“天网”系统,单单是飞贷金融创始人唐侠在VCR里说的在“额度”和“价格”两方面来通过五十多个维度来打造这套“全球领先”的风控体系。
而尴尬的是,飞贷请来站台的嘉宾叶檀老師,在讲话中吐露“没弄清飞贷风控背后的核心技术”尴尬一幕。而现场串联的主持人又是跑遍无数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布会的王牧笛,讲着一模一样的段子,听着周遭熟悉的笑声,AI金融评论恍惚间以为坐在了每年千篇一律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更为吊诡的是,发布会上同样高频率出现的字眼还有在风控体系“与FICO展开了深度合作”,声称希望“也能像是Fico一样在风控层面上做到权威”,可AI金融评论翻遍了搜索引擎上之前有关飞贷与FICO这家来自美国的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的合作报道,全都没有讲述具体的技术合作事宜。更何况,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作为邀请嘉宾发言时,AI金融评论注意到,FICO的中国区总裁陈建仅仅提到,两家公司的风控体系类似,并没说在风控业务上有着技术迁移的深度合作。
所以,到底是飞贷金融把这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当成了皇帝的新衣,默认了到场的与会者都对其颔首称是?还是其真正做到了超越BAT的黑科技,这套如此神秘的风控体系能保证飞贷像宣传的一样,“欺诈拦截100%,300亿的放款额度零损失”?
年化利率35.2%:游走在高利贷的法律红线
既然坐下来乖乖听讲没弄懂飞贷的技术介绍,AI金融评论会后专门下载了飞贷的这款号称“3分钟,4步骤”就能完成申请和审批最高得到30万贷款的APP,试图从用户的角度体验“移动信贷技术全球领先”的卓越功能。在使用手机号注册账号后,界面提示要进行扫描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刷脸添加本人照片等身份认证步骤,并收集了学历、所在地区等背景信息。
3分钟过去了,AI金融评论还停在“第三方信息审核中”的界面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特别写着账号不能注销,需要用户提交如此重要的隐私信息,却没有办法修改或删除这些信息,即使是面对银行等传统机构,也难以让人不产生信息安全的担忧,更何况这一家近两年才从线下小贷转向互联网信贷的金融科技公司?经过步步个人隐私信息的提交,AI金融评论终于通过飞贷审批获得了十四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额度:
在贷款界面,AI金融评论输入了借款1万元人民币,分十二个月还,飞贷显示:
打开Excel,输入现金流数据,选择IRR函数进行计算,得出飞贷贷款的实际利率:
是的,你没有看错,飞贷的年化利率为35.2012% ,远超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年化利率24%以下司法保护区,是如假包换的高利贷平台:
提交完这些高度隐私的个人信息且无法消除后,还要面对如此高的贷款成本,AI金融评论不由拜倒在飞贷这套感人肺腑的"天网"立体风控体系之下,试问这样重重的隐患担忧,飞贷的高新科技战略升级,意义何在?用户凭什么把自己近乎扒光永久停留在飞贷的数据库里,选择这样一种高息成本贷款呢?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此前报道,如今的现金贷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其已经走入了一个高利率与高风险恶性循环的怪圈。由于网贷公司资金成本高,所以利息率从开始就相应抬高,而需要且愿意接受这些高于银行利息率贷款的客户,就意味着代表其本身存在着信用风险。而随着坏账率走高,利息率继续提高,而留下的则是风险更高的用户。如此循环往复,以致于面对哪一个客群,都是暗藏着高风险的对赌。
并且,如此下去,留给现金贷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少?再往上,则将触碰,或者已经触碰法律对于民间借贷监管的红线。
讲好一个story比较重要?
大打苦情牌,请宣传公司大力制作宣传长影片、名人站台联手包装,对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为提高知名度、打响招牌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披着"技术"的外壳打扮成创新动力十足的金融科技新贵,给台下的观众画着大饼讲述激动人心的商业传奇故事,怕是要等到用户哄然离场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做了美梦一场。
与其无时无刻不在APP界面和对外宣传上祭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的大旗——据媒体揭露,这已经是被否定的虚假宣传,倒不如把资金和精力老老实实放在如何降低风控成本,这样至少也能降低那些真的要解燃眉之急的用户些许借贷成本,为真正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普惠金融的展开贡献一点帮助。
每逢“战略升级”发布会都请来吴晓波老師来慷慨陈词一番,吴晓波老師在发布会的演讲上连声说道“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