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日前,石头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以119.45亿元的营收规模正式跻身"百亿俱乐部",38.03%的同比增速在智能家电行业堪称亮眼。然而,在营收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4%,扣非净利润跌幅更深达11.26%。

这组看似矛盾的数据,将石头科技的战略扩张困境暴露无遗——当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传统厂商两倍、销售费用增速突破70%时,其押注的洗烘一体机业务究竟是在开拓新增长极,还是在制造资源黑洞?

科技光环下的效率陷阱

从财务数据透视,石头科技正陷入“增长陷阱”困境。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但归母净利润却逆势下降3.64%至19.77亿元。

行业研报指出,在扫地机行业进入渗透率提升的成熟阶段后,通过规模效应抢占市场已成为行业共识。石头科技营收与净利润出现增速背离,以及盈利能力指标持续走弱或正印证了企业「以利润换规模」的战略选择:

数据显示,2024年石头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净利率分别降至50.36%和16.55%,较上年分别下降4个和7.15个百分点。而伴随战略调整,公司全球扫地机市场份额攀升至16%,首度问鼎行业冠军。

这种「以利润换规模」的代价,在费用端体现得尤为明显: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73.23%至29.67亿元,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费用就吞噬了19.24亿元。这相当于每天花费527万元进行品牌推广,每售出100元产品就有24.84元用于营销。

与之形成镜像的是研发投入,9.71亿元的支出规模虽绝对值低于销售费用,但56.93%的增速与占营收8.13%的比重,在智能家电领域堪称激进。横向对比更显反差:美的研发投入占比3.99%、海尔3.95%,而两者的销售费用率均控制在12%以内。

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利润表上的剪刀差正在形成:每创造1元新增收入,需要投入0.25元销售费用和0.08元研发费用,而毛利率的持续收窄使这种投入的回报率持续走低。2024年公司净利率已从2023年的23.70%降至16.55%,若剔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实际经营利润率下滑更为剧烈。(对石头追觅等跨界入局大家电的更多看法与信息交流,欢迎添加作者微信Angiee0620来聊。)

尽管石头科技的销售与研发投入主要聚焦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该业务贡献了集团逾九成营收,其技术迭代与市场防御客观上构成费用主体,但在科沃斯、追觅等竞品围攻的核心战场外,洗烘一体机等新兴业务的战略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

数据显示,自2023年布局大家电市场以来,公司销售费用率突破20%,至2024年更攀升至24.84%,研发投入增速较2022年提升46个百分点,恰与其大规模进军洗烘一体机市场的时间线高度吻合。

尤其纵向对比2019-2024年的销售与研发费用来看,这种与业务拓展高度同步的财务指标异动,很难说与新拓展的大家电业务没有关系。

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这种投入结构的特殊性,在研发人员的数量上也可窥见一斑。当2023年石头科技宣布正式进军洗衣机市场时,其研发团队从2023年的493人增长至622人,再暴增至2024年的1043人,这意味着,去年12个月内每天新增1.15名研发人员。

剥开扫地机业务,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其他智能电器产品(除智能扫地机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电器产品,包含洗地机、洗烘一体机等)实现93.13%的爆发式增长,但该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至33%,显著低于核心产品线。

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掀桌」的诱惑

当前石头科技的困境本质上是创新者的典型悖论:当企业试图跨越「第二曲线」时,既要维持原有业务的竞争优势,又要为新赛道输血续命。

而财务数据揭示的深层危机在于:当销售费用增速(73.23%)远超营收增速(38%),研发投入增幅(56.93%)高于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时,企业的增长引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19.23亿广告支出创造的93.13%新业务增长,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在资本狂热期或许可行,但在消费理性回归的当下,其可持续性值得警惕。

规模诱惑下的利润困局,石头科技豪赌大家电胜算几何?

此前石头科技研发人员不经意间透露的两句话也很耐人寻味:石头入局大家电,就是为了卷传统厂商,为了卷他们而卷他们。就像小米一样,要把一个行业的桌子掀了,石头作为新人要上桌。

这种「为了卷而卷」的战略选择,不仅是对企业创新资源地消耗,也是对战略定力与长期竞争力的消解。

在智能硬件领域,成功跨界需要技术禀赋、时机选择与生态协同的完美共振。

小米生态链的崛起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红利与供应链革命的双重加持,而当前的家电产业正经历技术平权与需求分化的新变局。石头科技若想真正"掀翻桌子",需要的不是简单复制前人路径,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坏性创新支点。

当前,在洗衣机、烘干机等成熟品类中,海尔、美的等传统厂商合计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且其供应链成本优势难以撼动。

更为严峻的是,大家电行业的游戏规则与石头科技起家的智能硬件领域存在本质差异。前者是典型的重资产、长周期、低毛利的制造业模式,需要规模效应支撑成本优势;后者则属于轻资产、快迭代、高附加值的消费电子赛道,依赖技术创新驱动更新换代。

当一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24.84%)接近传统厂商(11.74%)的两倍,研发投入占比(8.13%)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时,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已亮起红灯。

这种"双高"特征正在形成恶性循环:越高的市场投入需要越多的技术故事支撑,而技术突破的压力又反过来推高研发成本。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是否正在透支企业的未来呢?

历史经验表明,成功企业的转型从来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核心能力的战略延伸。京东通过自营零售业务打开物流生意,小米凭借IoT生态切入家电市场。而石头科技在洗烘一体机领域的技术创新,尚未展现出颠覆行业规则的潜力,更多是在既有框架内的渐进式改进。这种程度的创新,在成熟市场中难以撬动格局变化。

当新业务需要改变企业基因时,这种转型的代价可能远超财务账面数字。

在智能清洁领域建立的技术优势与品牌认知,是否值得为个位数市占率的大家电业务冒险稀释?

洗烘一体机业务究竟是通向未来的船票,还是拖累航速的锚链,答案或许藏在19.76亿元净利润的下降曲线与119.45亿元营收的增长光环的张力之中。(更多家电行业相关信息,可添加作者微信Angiee0620交流。)

(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

相关文章:

成本、生态、渠道三重困局,石头科技能否破局大家电

华为余承东:Mate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抄袭没有前途的;石头科技季度利润暴跌,创始人只想做网红;北京一AI创业公司招0薪CTO丨雷峰早报

“史上最强”热泵洗烘一体机,美的以技术革新破解行业痛点

美的首款DeepSeek空调!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即将上市!

小米空调直线超车,美的们能否守住「王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