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信、京东、蚂蚁金服...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不做金融”了?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乐信、京东、蚂蚁金服...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不做金融”了?

如果将2013年算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到现在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内,整个行业的风向标却已经经历了多次变更:从最早的P2P到互联网金融,随着2015年监管收紧,Fintech的提法开始替代互联网金融,继而又衍生出Techfin的分支,而最近,“不做金融”的提法又被越来越多公司提起。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总结了部分这一领域的部分代表声音:

乐信说:我们不做金融,不参与金融业务竞争,永远做大家最好的合作伙伴。

京东金融说:我们的全部金融资产会转让给金融机构,从自营金融转为服务B端金融机构。

蚂蚁金服说:我们是TechFin,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

百度金融说:我们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

而腾讯一直没有拆分金融业务,相关营收在财报中仍然被纳入“其他业务”。

真的不做金融?

从这些表现来看,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走向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在座各位的金融业务体量已经不可小觑,手握的用户数据和技术支撑一度让人以为传统金融机构搞不好就此要被拍死在沙滩上,关键词从“互联网金融”来到了“金融科技”,转角却变成了“不做金融”。

这种“转弯”和低调自然不是突然出现,背后反映出的是,曾经想要“用科技颠覆金融”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遇到了他们在杀进这个行业时未曾预想到的“透明的天花板”。

表面上来看,这与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逐步加码有关:中央多次强调要持牌经营,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监管措施不仅具体到细分业务领域,如现金贷持续收紧,第三方支付“断直连”,在宏观层面上也将针对非传统金融机构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如《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牌照获取方面,监管层的审批存续标准也愈发严格,像滴滴、美团这样的企业同样要斥巨资“曲线”拿牌。

巨头们真的不做金融吗?尽管京东金融和百度金融都表示,不会谋求金融全牌照,但金融业务目前仍在展开,京东金融不久前也刚传出参股安联财险的消息——“不做金融”,其实应该是不做不受监管的金融,不做法外之地的金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曾表示,“(互金巨头)肯定想做金融业务,但当前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方案一方面就是监管他们,需要结合起来思考。”

现金为王 安全为王

为什么金融科技会遇到“监管”的天花板?

从本质来看,金融的目的就是实现货币和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不直接创造价值,但金融最核心的职能在于效率,促进资金从效率低的行业向效率更高的行业流动,才能促进产业创新以及各种文明形态。

而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任何有效率的方法,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创新尝试得来,其中绝大多数失败了,而少数在短期内似乎不错的方法,也被更多试错得出的更有效率的方法所取代。金融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创新者因为创新失败而倾家荡产的风险,从本质上,金融是鼓励创新的,但这种鼓励是基于将风险分散到一个很大的基数的基础上达成的,才能保证少数人可以不计成本去试错,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金融历史上的多次创新,无论是股票、期货、期权等产品的设计,到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创新,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机制,将风险分配给出价最高的人,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来使得最终的结果有一定的确定性,通过小步慢跑的方式来创新的。而一旦金融领域创新的步子太大,则会出现风险的分子过大,无法被上述“很大的基数”的分母所承担,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风险过于集中造成的。因此,随着新的金融创新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管势在必行。

换言之,在金融的秩序中,永远都是现金为王、安全为王。

从金融科技公司所创造的资金流动也说明了这一点:金融科技巨头的各项创新金融业务的资产,在证券化之后被体量更大、更强调安全性的投资者、基金、银行等逐层认购,达到了风险的逐步分散。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作为“分子”的互联网公司做金融最强的优势就在于算法、技术和数据,作为“分母”的金融机构最强的优势在于资金的规模和成本,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从“技术”进入“金融”是以己之短逆流而上,也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动作变形。

金融创新者的一次集体反思

雷锋网认为,“不做金融”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金融领域创新者们的一次集体反思:在金融强监管的大趋势下,不光会有一批非持牌机构和监管套利机构失去生存空间,金融科技领域无论是行业龙头还是初创企业们,未来都会面临更多的金融业务限制,于是发挥自身科技公司的优势,利用流量和技术赚金融的钱,以“合作者”而非“竞争者”的姿态出现,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在本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就强调,京东金融要做的是做科技型产品服务,即B2B2C模式,帮助金融机构做相关运营。

百度高级副总裁兼百度金融负责人朱光也在博鳌表示,百度金融并不会谋求全金融牌照和控股权,只会获得必要的未来“试验田”以验证金融科技能力。早在2016年的百度世界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朱光就透露,希望通过开放合作两种方式,输出金融科技。

而蚂蚁金服在2017年初就自我定位为一个科技公司,将自身定位为TechFin,以后只做技术(Tech),帮助机构做好金融(Fin)。

由此可见,集体转型平台化,强调科技出身,弱化金融色彩,就是选择方向之一。

蚂蚁金服CTO程立的发言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种选择的意义:

Fintech是用技术让金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本质上还是金融公司。

而Techfin则本质上变成了一家技术公司,要用技术去驱动或赋能金融机构。

这意味着第一要专注于技术,第二要更加开放地去服务于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同时用技术为先的方式来解决商业的问题,而金融的方法则更多是包装和拆分,技术则是从根本上进行改变,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从“Fintech”到“Techfin”,看起来只是“蛋炒饭”和“饭炒蛋”的区别,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不仅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更让这些巨头们从金融之外,看到用科技金融手段改变其他行业、做出更大的蛋糕的可能——在蚂蚁金服、百度金融等巨头都在考虑分拆的背景下,这样的思路有望为这些单飞的金融科技公司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银行们怎么办?

这种转型做平台输出技术、赋能金融行业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去年BATJ与传统银行们的“联姻潮”:

  • 百度和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农行金融大脑;

  • 阿里为广发银行提供ET金融大脑这一解决方案,并为南京银行、浙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等提供云计算、智能算法等技术;

  • 腾讯与中国银行成立联合实验室,与招商银行成立安全反欺诈实验室,与中信银行、杭州银行达成金融科技深化业务合作协议和金融科技创新联盟;

  • 京东与工商银行启动全面合作,推出“工银小白”数字银行;与光大银行、江苏银行、大连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都签下战略合作。

BAT都已经有自己的银行牌照,为什么还要“牵手”传统银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资金优势,而商业银行看中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场景和技术优势,双方各取所需。

雷锋网注意到,银行们并没有枯坐荒岛,等着科技公司们前来搭救。

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年报明确指出,未来三到五年招商银行都将金融科技变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举全行之力打造“金融科技银行”,深化“轻型银行”战略。据了解,招商银行将推动全行金融科技基础能力提升。在基础设施、业务敏捷发展、创新孵化平台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提升银行金融科技能力。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AI金融评论此前报道,招商银行业务经营遵循“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三步走战略。而在未来,招商银行称,改行将实施“移动优先”策略,以实现零售App月活跃客户超4,500万为目标,提高智能化营销、智能风控能力。

中大型银行们的技术和资金基础同样不弱,又更具备合规优势,一旦转变发展观念、确定转型方向,未来实现业务超车也绝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周刚宣布成立建信金融科技的建设银行,就是个正在加速反扑的例子。本月建行就先后在上海和深圳推出“无人银行”,加速智慧金融布局;无感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应用也相继上线。

而在细分业务领域,以现金贷业务一项为例,其2017年主推的“快贷”产品,全年新增贷款余额1274.64亿元——这样的表现并不逊于微众银行和蚂蚁借呗,更是秒杀所有其他现金贷平台。 

董事长田国立在其2017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来传统银行一直备受金融科技公司的折磨,现在我们可以说,老银行也要颠覆它们了”。 

乐信、京东、蚂蚁金服...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不做金融”了?

乐信、京东、蚂蚁金服...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不做金融”了?

随意打赏

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蚂蚁金服供应链金融蚂蚁金服农村金融蚂蚁金服开放平台京东互联网金融中国互联网巨头互联网三大巨头蚂蚁金服金融云美国互联网巨头互联网三巨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