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换帅!创始人无招归来,阿里拟收购其创业公司;传王传福一周工作七天,每周工作112小时;博世劝退主机厂自研高速智驾,称迟早标配丨雷峰早报
要闻提示
1.钉钉创始人、前CEO陈航(无招)将回归钉钉,阿里拟收购其创业公司
2.博世劝退主机厂自研高速智驾,中国区CEO称特斯拉FSD断代领先国内方案:极度自信、安全和舒适
3.朱啸虎再谈AI:所有AI应用都是「套壳」,创业公司别浪费钱训练底层模型
4.比亚迪“老板娘”李柯透露:王传福一周工作七天,每周工作112小时
5.理想动刀销售体系:成立五大“战区”,加强赛马
6.梁文锋急招CFO,市场猜测或开放融资,投资人士:不论多少钱都愿意参与
7.马斯克再放大招!xAI吞并X打造千亿AI帝国,提升AI竞争力
8.英特尔CEO陈立武首次公开演讲:将剥离非核心资产,首要任务弥补人才流失,呼吁客户“尖锐批评”
今日头条
微软销售线酝酿组织调整:多个AI相关解决方案团队或将合并
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获悉,近期,微软销售线正在酝酿AI相关的组织调整,或将把此前散落在不同业务线、较为碎片化的AI解决方案进一步集中起来,成立新的单独部门来统筹管理,以便给客户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方案与交付。这一调整可能会在新财年之际落地。更多最新进展,可添加作者微信 xf123a 交流。
“这会涉及到一些相关团队之间的洗牌、简化和重组。目前还处于讨论阶段。”多位知情人表示,微软每个新财年之际都会做一些组织架构和人员的调整,但今年的可能会比较大。在业内人高翔看来,经过多年发展,AI技术已经逐渐从IT领域脱离出来,变得更贴近于业务流程。尤其今年年初DeepSeek的出现,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门槛,让“AI上手即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的一个大趋势是,很少有企业们会选择自研、自建AI产品,大家都在寻找现成的产品。这时候云厂商们如果还是只跟IT部门的人谈AI、谈大模型,意义已经不大,他们要做的是去和业务侧的人聊,聊贴近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多内容可点击 独家丨微软销售线酝酿组织调整:多个AI相关解决方案团队或将合并 阅读)
国内资讯
钉钉创始人、前CEO陈航(无招)将回归钉钉,阿里拟收购其创业公司
钉钉创始人、前CEO陈航将回归钉钉。3月31日晚间,钉钉方面确认:“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无招)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此前,有消息称陈航将回归钉钉,现任钉钉CEO叶军(不穷)将回到阿里集团。
陈航 视觉中国 图
公开消息显示,钉钉的前身为阿里旗下社交软件“来往”,但这款产品并不成功。2014年,陈航带领“来往”团队开始孵化新产品钉钉,瞄准企业办公,并在2015年1月正式发布,可以说陈航对钉钉功不可没。2020年,阿里调整了钉钉的战略定位,提出“云钉一体”,由阿里云智能总裁直接管理钉钉。陈航于2021年从阿里巴巴离职,离职时职级为M6/P11。不过,2023年8月,钉钉再度回归独立运营。2023年11月,阿里正式宣布终止阿里云分拆。
离开阿里后,陈航创业成立了两氢一氧(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HHO),公司瞄准跨境出海领域,曾获得包括元璟资本在内的投资机构投资。公司于2022年5月发布首款具有数字光控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耳塞HHOGene GPods。两氢一氧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的陈航持股比例达到68.75%。在2021年7月的天使轮中,公司估值为30亿元人民币。
阿里此次收购阿里系高管的创业公司,或许是为即将到来的AI(人工智能)大战加快人才储备。作为阿里集团AI的to B(企业端)入口,钉钉已经成为了全国用户数最大的企业应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钉钉用户数已超过7亿,生态伙伴总数超过5600家,钉钉AI每天调用量超1000万次。(澎湃新闻)
清华系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获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
AI科技评论获悉,清华系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近日完成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领投,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靖亚资本、东方富海、华控基金等多家资本深度参与。此外,华发集团、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与上市公司浙江东方在杭州共同发起设立的善富科创子基金战略加持,老股东达晨财智、柏睿资本、弘晖基金以及千乘资本也在本轮持续加码。
千寻智能(Spirit AI)成立于 2024 年 2 月,核心创始成员为清华叉院助理教授高阳和前珞石机器人 CTO 韩峰涛。高阳在 2014 年到伯克利读博,此前在清华计算机系读本科,曾加入朱军团队研究贝叶斯推理,还在谷歌北京跟着原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张智威和清华学长李方涛研究 NLP。
和精通 AI 的高阳不同,韩峰涛有十余年机器人行业经验,不仅很懂硬件和技术工程化,还主导交付超2万台工业机器人,做过 1000 多个落地场景,对于各场景的卡点到底在软件还是硬件非常清楚,和高阳的能力十分互补。(更多内容可点击 清华系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获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 阅读)
博世劝退主机厂自研高速智驾,中国区CEO称特斯拉FSD断代领先国内方案:极度自信、安全和舒适
3月31日消息,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近日公开表示,特斯拉FSD断代领先国内方案。吴永桥透露,1月份自己在美国CES上试驾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6米长的车,试驾完非常震撼,给我带来三个特点,极度自信、极度安全、极度舒适,三大差异化是国内所有智驾方案无法给我体验的。在我看来,很多人不一定认同,特斯拉一段式端到端的基座模型算法水平是断代式领先国内所有的智驾方案,至少领先一到两年”。
对于8万—15万标配智能驾驶方案技术一事,吴永桥预判,3年之内8万到15万之间的车型会标配中级智驾,而标配的东西可以交给供应链处理,主机厂会逐步放弃自研中阶智驾。主机厂更应该关注用户体验的算法迭代和售后服务,真正与用户链接最强的部分由主机厂做,把标准化的工作交给供应链”。
“三年之内,8万—15万标配的中阶智驾,80—150TOPS,主机厂一定会放弃全栈自研,数据闭环和工具链,每年投几个亿甚至数十亿,像博世去年在这块整个智驾投了接近20亿左右,非常耗费巨资。如果成为标配之后,主机厂再养一两千人的AI人才团队其实成本非常巨大。”吴永桥表示。
最后,作为全球知名Tier 1,博世还谈到了当前主机厂出海面临的多重问题,比如出海目的地的政策限制、数据安全要求以及数据闭环难,博世可以助力中国智能化出海。吴永桥透露,目前博世的中阶智驾已经落地了一个主机厂项目,博世会助力其出海11个国家。(快科技)
朱啸虎再谈AI:所有AI应用都是「套壳」,创业公司别浪费钱训练底层模型
3月31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会议上,在争议之下的朱啸虎发表演讲。朱啸虎表示,反思中国互联网和创投过去20年的历史,互联网20年经历过很多风口,当年进入泡沫期,然后被嘲笑。如今,AI产业也是如此,在“死亡谷当中又孕育着希望”,虽然苹果然很酷很快很炫,但是商业化做得非常不好,而微软却做得很好。
“确实,今年底层模型成熟以后,我们发现,很多AI应用公司的收入开始爆发性增长,过去6个月,中国有非常多的创业公司,每周有差不多环比增长10%以上,月环比增长20%以上。”朱啸虎称,虽然今天数字还比较小,但是增长速度类似于当年团购早期增长速度,“这是非常让我兴奋的”。他还认为,所有的AI应用都是套壳应用,关键是如何建立长期壁垒,深度整合工作流/编辑工具;专有硬件/IP和数据。必须人工交付的苦活累活。AIGC应用重要的不是生成能力,而是编辑能力,交付结果的能力。
朱啸虎表示,DeepSeek完全不考虑商业化,甚至把用户都让给生态,才能让合作伙伴迅速坚决地全力拥抱DeepSeek。所以这是为什么腾讯全力拥抱DeepSeek,腾讯是DeepSeek开源的最大受益者。这也符合科技投资的特点,就是科技没成熟之前,很难商业化,但是科技成熟之前,迅速平权,要思考科技平权之后谁会受益。
“腾讯就迅速的超越了以前的所有的大模型,腾讯确实有很大优势。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创业公司不要浪费一分钱去训练底层模型,全力拥抱开源模型,全力拥抱DeepSeek。”朱啸虎称。他强调,“AI应用就是没有壁垒,说有壁垒是忽悠人的,要在非AI能力上建立壁垒。”(钛媒体AGI)
比亚迪“老板娘”李柯透露:王传福一周工作七天,每周工作112小时
近日,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工作习惯。李柯表示,王传福每周七天不间断地工作,每天投入16到17个小时,相当于每周工作时长高达112小时。李柯进一步强调,在比亚迪,员工们都像创始人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公司全力以赴。这种高效的工作态度和决策速度使得比亚迪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决策,而其他公司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她解释说,比亚迪需要迅速行动,比如在一分钟内我们就能作出决策,而有些公司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效率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比亚迪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李柯于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复旦大学统计学专业,于1996年加入比亚迪。
李柯是王传福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担任过市场部经理、销售总经理等职位,并在2007年起成为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现任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任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及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快科技)
理想动刀销售体系:成立五大“战区”,加强赛马
据媒体报道,从多方独立信源处获悉,理想汽车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纯电仅为5万辆 !一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称,“本质上还是把纯电当作从0到1的事来做,而不是从1到10,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在今年70万年销量压力下,理想汽车试图调整销售团队,进一步刺激销量。
据报道,近日理想汽车的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了一次大型变革调整。该群组包含零售、售后服务、充电、质量运营,海外业务等,向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其中,在零售侧,有理想人士称,内部正在推行“战区制”,将原本26个战区合并成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大区对各自区域的销量、利润和NPS(净推荐值)负责。”
五大战区负责人均向裁邹良军汇报,不再设有单一零售负责人一职。据了解,原先的销售副总裁韩希为零售业务负责人,职级为23级,调整后变成中区零售负责人。“内部有意削减管理层次,加强赛马。”此外,理想的内部公告中还包含多个调整:
原一层组织【销售】和【销服运营】的大部分职能下沉至大区支撑作战,其他职能模块合并为【销售支持】,对一线业务流程标准和支撑销售的能力构建负责。原一层组织【服务】职责调整,部分面向一线的服务业务模块下沉至大区,更好地支撑一线作战,区域的服务团队向大区汇报。新成立一层组织【培训学院】,进一步加强销服群组的培训工作。
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此次调整以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为核心目标,模式上借鉴了苹果等国际企业区域化管理的经验,推动‘区域深度服务+总部能力赋能’的区域组织升级。”(36氪汽车、21汽车·一见Auto)
黑芝麻智能2024年营收大涨51.8%,毛利率翻倍激增至41.1%。
3月31日,黑芝麻智能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和毛利均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营收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51.8%;毛利增长152.4%,达到1.95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3.7%提升至41.1%。
在业务合作方面,黑芝麻智能与多家车企达成重要进展。公司与吉利旗下亿咖通合作,为其高阶智驾系统“千里浩瀚”提供芯片及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将应用于吉利银河系列等多款车型。此外,公司获得一汽新平台的定点项目,覆盖多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预计今年实现量产。与东风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至C1200项目,推动高速NOA舱驾一体项目量产。同时,公司继续与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合作,拓展A1000系列芯片和智驾方案的应用,推动更多智驾车型量产交付,提升产品渗透率。
黑芝麻智能的A2000芯片支持基于BEV+Transformer的端到端大模型,覆盖从城市NOA到全无人驾驶Robotaxi的多层级自动驾驶场景。公司正与头部Tier1合作开发基于A2000的智驾方案,预计今年完成实车功能部署,并争取获得头部大客户对A2000车型的定点。
支付巨头PayPal回应上海大裁员80%、赔偿N+6:消息不属实
近日,多个社交媒体传出上海PayPal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达80%,主要涉及风控策略和风控模型,按照N+6进行赔偿。Engineering和Customer service不受影响。消息称此次裁员波及范围较大,美银宝业务也撤出中国。对此,PayPal官方给到媒体的公开回复是,裁员消息不属实。
PayPal还表示:“公司会定期评估公司发展过程中业务和运营需求,并作出相应调整和优化,以实现卓越运营和管理。我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包括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据了解,PayPal曾在2024年1月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员9%,并进军人工智能领域,预估2500人受到影响。
PayPal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提供商之一,于2015年从eBay分离出来,旗下平台共有4亿多活跃用户,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市场。数据显示,2024第四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4%至83.7亿美元,市场预估82.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19美元,市场预估1.13美元。营业利润率下降431个基点,至17.2%。(初海视野、新浪科技)
传小米汽车交付周期最长48周,生产压力进一步提高,系列人事调整为解决产能问题
3月31日,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确认,小米汽车上周(3月24日至3月30日)新增锁单量超过1.6万台。小米汽车App显示,SU7标准版锁单后预计交付周期为45-48周,SU7 Pro等待时间也较长,预计44-47周才能交付,SU7 Max预计40-43周交付。
小米造车在流量和销量双重加持下,不得不考虑将重心向产能侧倾斜。在SU7 Ultra开售两小时完成此前大定破万的年度目标后,雷军最新宣布将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品牌的生产压力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产能问题,小米汽车近期完成系列高层人事调整,两名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和黄振宇的职责目前均与工厂制造相关,旨在应对复杂的产品线管理并建立稳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明面人事变动外,小米汽车新增工厂扩产的消息频传:一则传闻称,紧邻北京小米汽车工厂二期的地块疑为其汽车工厂三期;另有一则流传度颇广的市场信息指出,小米汽车预计在武汉建设全新制造工厂。
最新的市场传闻称,小米武汉汽车工厂相关事宜已经聊妥,官方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宣布。从地理位置优势、汽车产业协同和市场覆盖战略角度而言,小米汽车新工厂选址武汉具备合理性。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向界面新闻表示,“武汉有很好的汽车产业群,同时可以有效覆盖中部、南部和西部市场,同北京工厂产生最大的互补”。(界面新闻)
梁文锋急招CFO,市场猜测或开放融资,投资人士:不论多少钱都愿意参与
近日,DeepSeek放出了多个财务相关的岗位,涉及CFO、COO、财务副总裁、财务总监。招聘岗位显示,除了AI技术相关岗位之外,这一次DeepSeek首次对外放出了数个财务相关的岗位,从普通级别的财务总监一路向上到CFO。CFO(首席财务官)是一个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职位。不仅仅是负责财务管理的高级会计职位,更是公司战略制定和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
市场猜测此次招聘的目的,似乎为了开放融资做准备。据悉,成立以来,DeepSeek未曾进行任何一轮融资。这也让整个投资圈传出“VC错过DeepSeek”的说法。不过市场上的消息没停过,此前,就曾传出梁文锋和阿里、腾讯曾有接触,探讨潜在的合作机会,但梁文锋表示现在并不急于融资,因为担心外部投资者会干预公司决策。
“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围绕着DeepSeek投。”有早期投资人表示,“DeepSeek没有寻求融资,这是大多数头部投资人的遗憾,如果DeepSeek之后开放融资,相信不论多少钱他们都愿意参与,但是当下,似乎也找不到与DeepSeek可以合作的地方。”(融中财经)
引望完成工商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变80%,阿维塔、赛力斯入股
3月31日消息,据报道,华为引望已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调整为80%,新增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两大股东,分别持股10%。董事会方面,徐直军任董事长,余承东和朱华荣任副董事长,白熠、靳玉志、卞红林、张兴海任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8日,赛力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以115亿元购买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去年12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华为引望此前为长安汽车预留了20%的股权,考虑到阿维塔与华为更为紧密的合作及资金状况,先期由阿维塔购买引望10%股权。“未来会根据情况,对预留的引望另外10%股权作出安排。”
2023年11月25日,长安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2024年1月16日,华为已完成目标公司的注册,名称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IT之家)
美团会员体系升级: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分六组级别
3月31日,据报道,美团会员体系进行大幅度升级。据悉,这是美团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进一套会员体系中,以“神券”(原“神会员”)作为通用权益,同步联动美团各业务,覆盖了吃、住、行、游、娱、购、医等全生活场景的会员权益。
据了解,新的会员等级分为六大级别:普通、白银、黄金、铂金、黑金和黑钻,用户完成注册和首次交易即可成为美团会员,并不断通过累积成长值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目前,新版美团会员主要权益包括“神券”权益、酒店权益、出行权益、生活权益等。
据悉,美团会员还将陆续上线到餐团购、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猫眼演出等多类新权益,持续扩大权益覆盖品类,后续还会与各领域的品牌商家共同打造独特权益。(新浪科技)
Temu宣布重大变化:全面停用非Temu官方提供的USPS面单
据报道,从3月30日开始,Temu已全面停用非Temu官方提供的USPS面单。据此前消息,Temu近期将把美国站所有的半托管/本本店铺使用USPS发货但未使用平台面单的商品全部下架。多个Temu卖家表示,后台已收到平台的通知。向Temu刚官方招商求证,其表示确有此事,建议卖家尽快调整排查,避免影响店铺销售和用户体验。
根据卖家提供的截图显示,3月28日,Temu平台更新了一则公告:根据Temu官方的最新通知,自3月30日0时起,针对【美国站]的订单,Temu将不再支持非Temu官方提供的USPS物流单号标发订单。
从多位卖家了解到,Temu对于跑水面单的整治已经迫在眉睫,3月初,买手已在多个卖家群发出预警,官方即将出台政策,美国站点将在近期对这类商品进行限制:所有半托管/本本店铺使用USPS发货但未使用平台面单的商家商品,预计将全部下架,但使用fedex/ups等其他物流尾程的暂不受影响。(初海视野)
达闼机器人陷严重危机:广州分公司关门多日,2024年起欠薪并裁员
据报道,日前,达闼机器人公司陷入严重危机,其广州分公司已关门多时且水电断供。自2024年初,公司开始欠薪并裁员,涉及数百名员工,目前员工已开启漫长的讨薪之路,但进展缓慢。据公开资料显示,达闼机器人涉及20余起司法案件,被执行总金额达3530.09万元。尽管公司内部几近停摆,但2025年3月17日仍与松霖科技签署合作协议。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仍在努力寻找融资机会。(南方财经)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1797亿,近十年累计投入超12490亿
3月31日消息,华为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净利润626亿元。研发方面,2024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
根据年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为研发员工约11.3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4.1%。通过多年持续在基础领域的创新,目前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据了解,华为在蜂窝通信、短距通信、音视频编解码等多个主流标准 专利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已经有数百家企业通过双边协议或专利池付费获得了华为的专利许可,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签署超230份许可协议。
此外,据上海清算所官网披露信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于3月18日及3月24日发布了两期超短期融资券,分别融资40亿元,共融资80亿元。(快科技)
小鹏 「翻身之作」 MONA M03第10万台整车下线,用时216天
3月31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其全新车型MONA M03在短短216天内成功实现了第十万台的下线,这一速度创下了新势力纯电车型最快生产下线的全新纪录。小鹏MONA M03自2024年8月27日上市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新车共推出了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98-15.58万元,这一亲民的价格策略使得新车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据统计,新车上市仅52分钟,订单量便突破了10000台。(快科技)
国际资讯
特朗普:TikTok出售协议将在周六截止日期前达成
3月31日,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将在周六的最后期限前与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达成协议,出售1.7亿美国人使用的短视频应用程序。特朗普在1月份设定了4月5日的最后期限,要求TikTok找到非中国买家,否则将因国家安全原因面临美国禁令,该禁令将于2024年法律于当月生效。
周日晚些时候,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我们有很多潜在买家。人们对 Tiktok 非常感兴趣。他补充道,我希望Tiktok能够继续存在下去。TikTok尚未发表评论。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正在考虑对TikTok的美国业务进行少量少数股权投资。黑石集团正在讨论与字节跳动现有的非中国股东(由海纳国际集团和泛大西洋资本集团牵头)联手,注入新资本,竞购TikTok的美国业务。该集团已成为领跑者。
特朗普此前表示,如果未能就这款社交媒体应用达成协议,他愿意延长4月份的最后期限。副总统 JD Vance表示,他预计将于 4 月 5 日达成解决社交媒体平台所有权的协议的一般条款。白宫在备受关注的交易谈判中的参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实际上扮演了投资银行的角色。(鞭牛士)
Perplexity CEO:资金非常充足,2028年前没有IPO计划
Perplexity 的 CEO Aravind Srinivas (阿拉文·斯里尼瓦斯)最近在 Reddit 上回应用户的产品投诉,并向他们保证公司并没有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Srinivas 似乎部分是在回应一个用户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司“财务状况糟糕”,并且“正在进行大量变更以削减成本。”
该用户提到了 Perplexity 的自动模式,在该模式下,AI 搜索引擎会自动选择模型来回答用户的提示。相反,Srinivas 表示 Perplexity 创建自动模式是因为“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产品都在不断推出,并添加了大量按钮、下拉菜单和杂乱的界面,”他表示这“不可持续。”“用户不应该为了使用一个产品而学习这么多,”他说。"
至于 Perplexity 是否面临削减成本或上市的压力,Srinivas 表示:“我们拥有所有筹集的资金,我们的收入只在增长。”他表示公司“在 2028 年前没有上市的计划。”(Z Potential)
OpenAI宣布完成400亿美元超大规模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
4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OpenAI 宣布完成了一轮规模巨大的私募融资,融资金额高达 40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907.78 亿元人民币),公司估值在融资完成后达到 3000 亿美元。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轮之一。
根据 OpenAI 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博客文章,此次融资由软银集团领投。此外,微软、Coatue、Altimeter 和 Thrive 等公司也参与了本轮投资。这些公司均为 OpenAI 的早期支持者。
OpenAI 在博客中表示:“这笔新资金将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的边界,扩大我们的计算基础设施,并为每周使用 ChatGPT 的 5 亿人提供更强大的工具。”此外,OpenAI 还对与软银集团的合作表示期待,称“很少有公司像他们那样懂得如何规模化地推广变革性技术”。
据 CNBC 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此次融资中约有 180 亿美元将用于 OpenAI 雄心勃勃的“星门”(Stargate)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旨在在美国各地建立一个由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组成的网络。(IT之家)
马斯克再放大招!xAI吞并X打造千亿AI帝国,提升AI竞争力
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上周五在自家社媒平台X上宣布,他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收购X平台,两家公司合为一体。马斯克还表示,合并后xAI的先进技术将与X的庞大用户覆盖相结合,从而“解锁巨大潜力”。xAI和X均为马斯克旗下的非上市公司。
据马斯克披露,此次收购将以全股票交易形式完成,其中xAI的估值为800亿美元,X平台的估值为330亿美元。此前马斯克在2022年收购X前身推特平台时的价格为440亿美元,而去年12月xAI刚完成一轮融资,当时其估值为400亿美元。
据悉,xAI与X之间的资源已高度整合。例如,两家公司共享工程师团队,xAI旗下的Grok人工智能工具培训所用的数据即来自X。有业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合并后,Grok当大脑,X充当经销渠道,而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OpenAI缺乏X这样的专有数据源,从长期竞争态势看xAI占据优势。分析人士表示,“此次收购为Grok提供了独特优势,既能获取海量训练数据,又可控制(甚至切断)其他公司对这些数据的访问。”
对于马斯克的这一举动,社交媒体平台X上有用户发布了一张梗图:马斯克双手搭在两个代表“xAI”和“X”的马斯克的肩上,并配文“xAI收购X,恭喜马斯克。我们甚至没预测到这一点”。马斯克转发这条帖文并回复:“干得好,伙计。”(环球网)
英特尔 CEO 陈立武首次公开演讲:将剥离非核心资产,首要任务弥补人才流失,呼吁客户“尖锐批评”
4 月 1 日消息,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英特尔愿景大会”上,新任 CEO 陈立武首次公开表态,强调将优先补充流失的技术人才,并提升现有人才留存率。他直言:“我们有许多艰巨任务,某些领域未能满足客户期望。”这位 65 岁的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指出,英特尔因创新滞后和转型迟缓,已丧失数十年来的行业主导地位,如今在关键领域多处于追赶状态。该公司内部目前正讨论是否通过拆分核心业务来扭转颓势。
他在采访中回应外界对其高龄接任的疑问:“目睹公司困境令我难以置身事外。”陈立武向员工发布备忘录称,虽对复兴有信心,但过程“绝不轻松”,表示公司短期内难以实现快速复苏。他呼吁客户本周内对产品提出“严厉反馈”,称这是改进的最佳途径。陈立武未透露具体战略细节,但强调将推动团队协作与创新文化,同时优化成本、强化资产负债表并简化流程。
英特尔在 AI 数据中心硬件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上周,陈立武向投资者表示将开发“机架级”AI 服务器系统,但英伟达凭借集成 72 块 GPU 的 GB200 NVL72 Blackwell 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英特尔此前已放弃 Falcon Shores 项目,转而研发 Jaguar Shores,整体而言其 AI 产品线表现仍落后于对手。(IT之家)
奥特曼对网友生成图片顶不住:能不能冷静一下,我们要睡觉
近日,ChatGPT迎来重大升级,支持生成吉卜力风格(宫崎骏动画风)图片,大量利用GPT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病毒式”传播,包括OpenAI创始人奥特曼和马斯克在内的一批明星和公众人物都有参与。
不过,网友们的热情却令OpenAI团队“顶不住”,日前,山姆·奥特曼在X平台发帖称,“你们能不能冷静一下,不要再生成图片了,这太疯狂了,我们的团队需要睡觉”。
奥特曼进一步指出,自(生图功能)推出以来,团队就一直没有跟上进度,因此大家一直在努力维持保证服务运行。奥特曼更是用“圣经级别的需求”来形容大家的热情,并表示其从未见过类似情况。(三言科技)
曝印度iPhone产量翻倍:富士康扩产
4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目前全球绝大多数iPhone仍在中国生产,但苹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富士康印度工厂最初仅生产iPhone SE,如今已经可以生产最新的旗舰型号,印度工厂的产品线在持续扩张中。
最新报道显示,印度通过“印度制造计划”为进口零部件提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印度制造,苹果计划到2027年将25%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为此,富士康已在班加罗尔新建工厂,知情人士称去年富士康印度工厂组装了约1200万部iPhone,随着班加罗尔工厂的投产,今年产量目标已提升至2500万-3000万部。
在三四个月之前,富士康已经启动小规模试产,目前工作重点是提高品控,确保量产后的品控稳定性。(快科技)
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