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业务万箭齐发,大华「提速」的另一个沸点
大华股份在B端的势头愈发猛烈了。
去年年初,雷峰网就发现B端业务已化身其内部的当红炸子鸡,大华对此“志在必得”。(推荐阅读:《 猛攻 To B,大华欲造另一个「大华」 》)
去年10月,大华发布全新升级的“Dahua Think # ”战略,第一次正式向外界表露大举进攻企业数智化转型、扎根行业的决心,进一步稳固了To B业务“新增长引擎”的定位。
3月22日,2022大华股份“云联万物 数智未来”高峰论坛上,大华To B业务引擎已经在全速运转,思路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成熟。大华股份国内营销中心副总裁、企业业务部总经理史东提出,“持续落地可量化、可计算的场景价值”的理念,已经在13个细分赛道上持续深入。
串联大华近几年的脉络,更能感受到这个视频安防兢兢业业的领头羊,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实打实的“智慧物联”领域开拓者。
大象转身,To B业务的确功不可没。2020年,国内市场,大华企业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收42.28%。
毫不夸张地说,大华的To B业务已经全面开花。建筑、园区、教育、制造、能源、金融、文旅、医疗、农产、物流、商业连锁……
从前有人的地方,就有大华;未来没人的地方,也可能有大华。
渐进式前进,温柔而猛烈
大华的变身有其历史必然性。
AI工业界有句老话:得视觉者得天下。
小到你手上玩的手机、工作用的电脑、大到钢铁生产、能源开采、电力巡检,你平日购买的商品,能接触到的事物,普遍在生产过程中都用上了智能视觉技术,以此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大华在视频的地界撸起袖子干了二十年,从籍籍无名到全球前列。
过去,大华的视频技术主要广泛用于守护安全;现在和未来,大华的视频物联被赋予降本增效的使命。
当各行各业在呼唤技术的改造,以视觉的根,穿透产业土壤,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似乎是一件“不得不”的事情。
其实,万丈高楼并非平地起,大华的企业业务虽2019年才正式成立,在此前已经酝酿了十几年。
史东表示,2001年到2009年,大华以视频安防业务为主时,就形成了企业业务雏形。2010年到2018年,大华孵化出楼宇、文教卫、金融、能源企业综合五大业务板块,通过视频技术服务众多企业。
大华二十年来能够持续活跃于市场且业务触角不断延伸,细致琢磨有两点重要原因:一是坚定技术创新,不停地渐进式前进,紧贴用户;二是不停地做加法。大华To B的成绩,也大抵得益于此。
在过去的3年,史东和他的团队走访和交流了中国6200家头部企业,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企业真正需要是可落地、可量化、可计算价值的场景解决方案和系统。
经过前几年的铺垫和探索,大华To B业务已经形成了牢固的基础,研发投入、技术推广、人力资源等向“B端全面投入”,只为打造优秀企业业务团队。
事实证明,大华走在正确道路上,To B数智化转型的战略,也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
业务落地:渐进比全新更难,理解行业是核心
渐进的道路比平地而起更难。
需要对技术应用场景,对业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需要满足企业对功能、成本、效率多重要求……
意味着必要时放慢脚步,正视缺陷,不断重复“发现、修正、测试、修正”的持续改进路径。
大华找到一个核心,理解行业,才能带来真正的价值。
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当中都极为务实,企业所花的每一笔钱都要求发挥最大的价值。
因此,很少给企业做伤筋动骨甚至“开膛破肚”的大手术,而是沿着价值的主动脉,逐步推进。
随着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对能耗精准管控、节能降本的需求极大。大华总部园区每年电费支出达千万级,空调、照明能耗支出占比近50%。
大华先从自己入手,通过实施智慧用电解决方案,园区的整体节电率达到25%。
大华的方案也得到市场认可。广州某个产业园区,通过智慧用电方案减少用电能耗30%,通过远程抄表应用降低人工成本50%。
大华一点点从安全维度,进入企业到管理、技术、实施等层面,满足企业多部门、多系统协同的需求。
比如智慧教育,除了日常的校园管理与安全保障,大华还提出了“教育均衡、精准教学”的价值方向。
考虑到中国教育均衡问题,大华通过搭建三个课堂互动平台,让更多孩子也能享受到名师资源、优质网络资源,智能备课系统提高老师备课效率。
同时辅助老师开展学生个性化辅导,提供千万级精选题库和万余种可视化资源;针对学生提高成绩,实现知识点微课精准推送、错题举一反三。
在制造领域,大华协助多家头部制造企业建设的数智化车间,帮助企业车间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高10%左右,针对产品质量工艺检测,让产品批次不合格率降低15%,车间数字化能降低综合运营成本15%左右。
更多的领域出现大华的身影,钢铁行业、养殖、农业、煤炭开采、新能源光伏电站……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一片山河。
于是,温柔的、持续地改善和优化的渐进模式,是对价值的追求,价值背后是先进的技术、扎实的产品、触达痛点的解决方案,自然也带来业务的突飞猛进。
To B业务的品牌定位:能力与信心并进
事实上,大华的To B业务品牌定位也一直在跟随业务前进的脚步。
2021年7月,大华对智慧企业品牌进行了全面升级,定位“企业数智化升级合作伙伴”,树立“助力产业变革,服务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的使命。
在半年实践后,2022年2月大华再次深化To B业务品牌定位:
服务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致力于成为智慧物联基础设施的首选供应商,场景数智化应用的专业服务商,智慧物联生态的重要构建者,助力用户优化安全体系、提高生产效率、辅助经营管理。
有几个关键词:智慧物联基础设施、场景数智化应用、智慧物联生态。
可以发现,大华股份在开拓To B业务版图中愈加聚焦与清晰。
首先,依托大华20多年的技术积累,提供包括多维感知、多元连接、智能计算、控制交互在内50多种设备类型,1000多种企业行业专用产品,为客户打造全面的智慧物联基础设施。
其次,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深入挖掘用户场景痛点,努力做好场景数智化应用的专业服务商。史东表示,目前公司在工厂、井下、医院、教室等3000多个企业业务场景中,打磨了1000多个行业场景算法,累计形成了3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客户资源在线化、业务智能化、决策数字化。
最后,面对万亿级的智慧物联市场,一个共生、共赢、可持续的智慧物联生态当然不可或缺。经过多年的数智化升级实践,大华已有1000+技术生态合作伙伴,20000+个业务生态伙伴,致力于成为智慧物联生态的重要构建者。
你问生态如何构建?
技术开发者和行业从业者,可以在万象生态平台上对接个性化的定制开发;巨灵平台,也是一个智能算法仓库,形成了算法开发、训练、购买、部署闭环;硬件上有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的DHOP平台,软件上的PaaS、DaaS、SaaS也全开放;业务上,有独立组织(NP),服务各细分行业、各地区头部集成商。
一系列的品牌定位动作,不仅在于他们看到足够丰富的场景,足够大的市场,也在于他们在落地实践中不断提升的能力,于是也显露了不断增长的动力。
To B得力助手:大华浩睿和大华云睿
当“软件定义”等词汇在科技界几乎要通货膨胀,却很少看到大华蹭热点,一是不习惯,二是没必要。
尽管,软件已经成为大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了。大华目前软件平台人员超过3000人,模块数量惊人,开发了上千个基础模块。
To B业务的飞奔也离不开两大得力干将,一个是浩睿,一个是云睿。
在大华高管口中,它们位居“B端制高点”。两个软件平台而已,为何如此得大华重视?
To B市场更大,规模化与定制化问题也更为突出。
大华浩睿和大华云睿,为此而生。
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大华浩睿通过私有云平台可以提供全行业、全场景的业务应用方案,更贴近企业合规管理需求。
同时,它可以以“物联一张网”实现本地化统一管理,对技术组件进行模块化和松耦合,将解决方案分层分级,提高面向智慧物联的数据接入与生态合作能力;
而大华云睿则集成了“巨灵AI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标注、开发训练、移植仿真、算法集成、在线测试等一系列算法定制工具,企业基于自身诉求与场景理解,低成本生产算法,企业可购买和部署已有算法,也可按需定制。
因此,它的武器,是云端智能化应用和开放的AI算法生态,通过云服务,帮助企业发掘数据价值,企业无需自身建设机房和IT人员管理,以轻资产,低成本获得数智化信息化系统。
浩睿和云睿,通过基础平台和定制化平台,面向不同场景的客户,相互独立,但也相互融合,深度适配多场景。
其实,大华本就从来不是单一的硬件或者软件公司。
他们深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硬件、软件、网络、平台、应用等诸多环节,软件和基础设施一起构成了数智化应用落地的载体。
他们重视软件平台的地位,并给予其足够的投入。云睿和浩睿,也都是基于客户需求、行业发展趋势迭代而来。
史东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能更直观感受大华的软件能力。
以全国某大型银行为例,该银行实现全国视频大联网,建立整个银行视频综合应用平台,整个平台接入 75 万路视频设备,25万路报警设备,还有3万路对讲设备,构建了一张从总行延伸到基层一线的安防管理网。
这个平台意味着公司已经具备建立超级软件应用中心的能力,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架构、计算能力、后端先进算法支撑。
而尚且处于战略投入期的云睿,目前,平台已累计服务5000+企业,帮助近100万名企业管理者和运营人员,连接10万家门店,服务5000+住宅小区、480万业主,服务超过1万个停车场,产生超千万次停车缴费,并为2000+各类学校、企业园区提供了智慧物联服务。
储备耐心,积攒能量
今年是大华的第21年,你很难相信,这个企业在历次商战中有过伤痕,待过低谷,却不曾停止生长出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新的未来。
这是一种依靠任何单一要素都打造不出的蓬勃生命力。
他们不想强调技术先进,他们很少追逐时髦的概念,他们更愿意理解业务、尊重技术、脚踏实地。
他们清醒地知道,活下来容易,壮大很难,一刻不敢怠慢,一刻不敢轻视。
某种程度上,这才是产业科技圈实干者们的核心魅力。
鸡鸣天白,大华企业业务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以“持续落地可量化、可计算的场景价值”为目标,13大赛道全线开工。
To B战场的难度不亚于此前任何一次,这是一场长跑,大华储备好了耐心,也在积攒更多的能量。 雷峰网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