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造激光雷达传感器了,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详解智能汽车的打法
虽然华为没有对自动驾驶灵魂人物特斯拉CEO关于“傻子才用激光雷达”的论断提出任何看法,但10月22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高峰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这是华为为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构建的四个生态中的一部分。
简言之,除了造车,一直是强调做车企供应商的华为,就连激光雷达都不靠外援。
除此之外,徐直军还提到,华为要构建四个生态: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打造智能座舱平台、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以及构建车载通信技术完成车相关的连接。
从幕后到台前,这次华为的汽车业务布局算得上完整解读。华为的汽车“野心”要深入到未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的核心区域,其中 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
汽车业务四大平台
“不造车”的华为如何深入未来汽车产业?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出了五条路线四个平台的做法。
1、MDC智能驾驶平台
按照华为的规划,是想打造一个MDC智能驾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建立广泛生态,最终通过开放合作,促进整个汽车产业走向智能化。
徐直军指出,这样做的优势在就是AI能力与云的能力,打造以华为昇腾芯片为基础的、加上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以及自动驾驶云服务的MDC智能驾驶平台。
不止如此,他们还想 通过智能驾驶平台再开放API,跟广大的部件提供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三个生态:
-
传感器生态: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让这些传感器方便与MDC连接在一起;
-
智能驾驶应用生态:打造基于MDC的算法与应用生态,希望广大合作伙伴基于MDC,来开发智能驾驶的应用与智能驾驶的算法,支持汽车产业来不断的提供智能驾驶创新功能和服务;
-
MDC 连接 各种执行部件:主要是把接口的标准打造好,让MDC跟所有的执行部件容易配合。
2、智能座舱平台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让智能座舱平台和整个智能终端生态结合起来”。
徐直军称,我们在中国、在全球都拥有大量的智能手机用户,整个产业界建立了广泛的智能终端生态,真正实现了规模化、低成本。智能座舱是在车上,我们认为应该把智能终端硬件生态、软件生态、应用生态,引入到智能座舱。
基于这样的构思,华为的做法是将基于智能手机麒麟芯片加上鸿蒙操作系统,来打造一个智能座舱的平台。
同时,他们希望基于这样的平台,最终构建起智能座舱的生态,希望未来的智能座舱硬件也是可以更换的,应用是不断更新的,软件也是可以不断升级的。
3、智能电动平台
华为要打造一个智能的电动平台,使得车企在电动上形成差异化的体验。
按照徐直军的说法,华为要开发一款MCU,基于MCU打造一个整车控制操作系统,基于这个操作系统开放给所有的汽车开发企业,不断提升用户差异化体验。所有的车企基于VDC平台,就可以更好地做好差异化的整车控制。
具体的思路是,主要聚焦电动汽车,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使车企面向不同的用户偏好,创造差异化用户体验。
例如,将网络能源产业链和技术优势引进智能电动汽车,打造多形态电驱、高效车载充电产品。
正如徐直军所言,华为在能源产业有50亿美元的规模,我们充分利用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器件一致性,把电动化成本降下来,解决充电、电驱、电池管理的成本与性能问题。
4、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实现万物互联,华为希望通过4G、5G、V2X的技术,把车与路连接起来,把车与车连接起来。同时通过云服务,实现对所有连接的车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构建了把所有的车都连接起来的生态。
开发自动驾驶激光雷达
基于刚刚公布的汽车业务,华为明确表示“进军”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徐直军表示,华为会利用自己的5G技术来开发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天候的成像,同时我们也会充分利用全球领先的光电子技术,开发激光雷达,真正解决激光雷达面临的成本问题与性能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说 华为将利用其5G技术开发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但并没有提供产品开发时间表。
那么,华为这一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华为可能借“5G+鸿蒙”革新传感器市场。同时建立车载传感器“生态系统”,一是自用,二是变现已有技术成为整车厂的供应商。
首先,华为本身就是一个传感器需求市场。华为一直有在开发各种物联网设备,包括手表、车机、音响、VR眼镜等,这些物联网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摄像头、光器件、MEMS麦克风等,从华为公开的核心供应商名单,可以找到不少传感器厂商,包括意法半导体、安费诺、村田、安森美半导体、歌尔等多家厂商。
其次, 车载网络一直以来是华为的传统优势,徐直军也曾说过,他们从芯片到智能摄像头有端到端的技术,激光雷达、5G毫米波也做了多年研究。
“可以说,目前除了自动驾驶软件需要在做些研究外,其他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所需的所有技术华为都有现成的技术、专家和人力储备,我们只需要把现有的技术应用到未来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场景去满足客户的要求就行了。”
其实,华为一直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进军”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也是有迹可循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已经分别在瑞典和加拿大的研发中心着手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前期开发工作。此外,华为曾公开招聘要求具有10年以上汽车雷达系统及结构分析经验的高级汽车雷达算法工程师。
从成立研发中心到招聘这些岗位来看,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也是华为的战略意图之一。
当然,华为本身在无线射频技术上的多年技术沉淀和积累,布局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也是相似技术的应用延伸。
所以华为不造车,可以为所有整车厂提供方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据雷锋网了解,这些方案包括电源模块,电池管理、车载网络、自动驾驶软件、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甚至还包括充电桩技术、数据中心、云存储、云计算等。
华为“进军”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未来随着5G技术发展,传感器核心技术走向态势将会由大平台、大生态主导,并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体系化的协同创新转变。
也就是说,传感器产业或将进行一轮洗牌。但重要的是,自动驾驶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技术上的难题需要去破解,如何将激光雷达变成落地、成熟的产品,减少成本,是当下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的竞争重点。
其实,在此之前,包括Waymo、苹果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在涉足自动驾驶领域时,都选择了自研关键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所以华为的打法可能与他们一样,不会完全单干,它们也会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一些工作,因此华为较重视如何实现传感器系统的规模化,合作伙伴主机厂将提供强大的助力。
走到台前的华为汽车“野心”
华为再一次向外界展出了他们在汽车领域的全面布局:首先是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的五个方面,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了解到,这些业务涵盖了智能驾驶、汽车应用等多个层面,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也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并推出车载模块ME909T,开始专门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深入布局。此后,华为与车企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它的汽车业朋友圈空前壮大。
具体而言,从2014年开始,华为先后与宝马、东风、长安汽车、奥迪、奔驰、PSA等取得了车联网项目合作。
4月份,徐直军提出,华为要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其中车联网整体定位在车联网平台基础设施,主要为车企提供ICT技术,包括3G、4G、5G网络、通信模组、车联网平台、云数据中心等。
9月份, 华为智能汽车版图亮相,持 L2+~L4平滑演进。 其中,华为 L4 级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DS)全面整合芯片、算法、数据等多层面能力,可支持灵活的功能特性组合,满足L4~ L2+的平滑演进需求。可以面向自动驾驶系统的规模化量产,帮助车厂快速落地。
如今,华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这是华为为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构建的四个生态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徐直军还提到,华为还要打造CDC智能座舱平台、VDC智能电动平台、最后则是发挥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所长,打造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构建车载通信技术完成车相关的连接。
未来成熟的自动驾驶产业将深度融合汽车、电子、通讯、道路交通等行业的新兴产业,而华为基于在5G、云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 其产品触角正在伸向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一张大网正在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