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黎予生:长安的智能化战略与实践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新智驾按:在人工智能的催化下,传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产业的趋势与变化将如何?传统车企要怎样应对?进展到了哪一步?中国汽车智能网联高峰论坛上,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长黎予生,分享了长安关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及其技术落地情况,以下为其演讲实录,雷锋网·新智驾做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智能网联带来的改变
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汽车搭载互联网之后,很多东西都被改变了。大家可能感受比较多的是,手机跟车机联系更紧密了。比如我们以前更多只是用手机或车进行导航,现在出去,则希望车机可以推荐一些服务,网点、景区、加油站等。通过一些信息,我们知道车开到某个地方,油不是太多了,同时可以收到附近哪有加油站的提示;车位联网之后,可以预定停车位......这是网联汽车可以做的改变人们生活的事情。
现在我们也在做 V2X 平台,技术基本上已经成型,比如在某个十字路口,有房子挡着,看不到横向来车,我们开车快速前进,可能横向也会快速过来车,通过 V2X 就可以提供安全预警。这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开发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娱乐方面,如果你经常听某些歌曲,我们掌握这个数据之后,有新歌来了,就可以给你推荐。现在我们已经能看到比较好的语音交互,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理解,从以前的语音识别到现在的语义识别,机器可以真正理解你的意思。
比如告诉语音识别系统“我饿了”、“给我找餐馆”,它能理解这个意思。当然,更进一步,还会有手势和眼神的交互在车上出现。
自动驾驶肯定是智能驾驶的主要核心,但我们也不敢直接做成完全的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技术将人、车、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跟智能家居、出行娱乐、生活交互、智能办公等方面的信息数据都整合起来,通过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生活更便捷。
智能网联汽车为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我们做汽车的肯定要顺应这个改变,顺应用户的需求改变。
出行服务,只要是做车联网的都在做,这是重头。金融保险这一块,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你只要不在意自己的隐私,把信息上传,人家就知道你天天在哪儿,每天跑多少,是不是经过交通繁忙的危险路段。维修保养是一个大事,现在在车联网方面也已经做得相当好。这是目前在做得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作为开发企业,我们当然要变,特斯拉在某些方面是大家的标杆,它可以把硬件装在车里面,后期通过 OTA 更新,推送新功能。这是特斯拉开的先河,是非常好的方面。当然,我们有我们的困难,也在想办法,虽然不会非常多,但我们会做一些功能改善。
另外,我们也在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传统的设计,车身内外都是基础件,塑料件,电子件,现在我们在汽车之外,加了一些人工智能的东西,还有大数据分析。这些是传统汽车之外的,对我们服务用户,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帮助用户用车,会有很大帮助。
商业生态在改变。以前,我们把车卖出去就算了,可能只是后期提供一些服务。现在,我们希望知道,如果车坏了是什么原因,哪些方面容易出毛病......有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就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基础服务之外,如果我们有数据,也许就能在其它方面做一些增值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根据数据来的。
数据安全
刚才徐局长特别强调了大数据,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做一些事情,但还是有些问题,毕竟我们只是一个车商,还有其它车商,每一家都在收不同的数据。地图公司、保险公司、运营公司,大家都在收不同的数据。
其实共享数据是个好事,但个人隐私这一块如何保证,是大事。我比较反感的一件事,也许大家都经历过。我们到房产中介那儿问点事,半小时以后电话就追过来了,而且不止一个。在保护隐私方面,现在好像还没有看到非常严格的法规执行。
不管你愿不愿意,数据肯定会被人收集。但是如果隐私保证不了的话,每个人都处于危险状态。我们要用这些数据。作为一个主机厂,我们有那么大资产在那里,我希望大家相信这些大企业。某些企业要这些数据可能比较难,我们愿意跟大家共享,但不是跟谁都共享。我们希望保护用户的信息和隐私。
长安的智能化战略与实践
作为主机厂,我们希望能够很快达到智能驾驶阶段,但现在技术没有达到。谷歌要做完全自动驾驶,但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不可能像谷歌一样,等二十年后自动驾驶成功了,再放上去。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来烧,企业还要正常运转。我们需要成熟的技术尽快推向市场,让顾客更早享受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但不是完全自动驾驶。我们还是渐进式的开发。
说实话我们还有一个团队,也是在做完全自动驾驶,但是是不同的团队。
人车交互
互联方面,长安从国家拿来了项目,做了一些工作。智能互联,我们这里分两部分,一个是跟安全相关的,近距离的,叫 V2X,另一个允许延时,数据量比较大,比如车载,相当于传统的延伸。
交互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在车上做了很多功能,但用户并不理解。我们也经常在做功能的时候讨论,该怎么用。有人说有说明书就可以,我就问,在座有车的人谁看过说明书?基本是车拿过来就直接开,有些人可能开了半年、一年,突然听朋友讲有这个功能,才知道。
昨天我在青岛见了一个老教授,我们交换名片,他说我只有电子名片,我拿出手机扫名片,他说是手机自带的,就把通讯录打开,直接把他的信息传到我手机里面。我并没有看说明书,我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在交互这件事上,如果想让人直接理解车上的信息,信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某些时刻,你要什么,你想知道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我们要对用户有更好的理解。
现在我们做的比较好的是语音,下一步是手势,当然也有指纹解锁的,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可能只能做个辅助。
交互就是车理解人,人理解车。
长安的“四步走”
我们在 2014 年做了一个 654 战略,现在也还在修正。我们要分四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初步设想 2016 年实现一级,2018 年基本达到二级。
因为现在好像三级这个定义还不是太清楚,大家可能就逐步把这个级别弱化了,从强调达到几级改为强调场景,能在哪些场景下让车自动开,我们正往这个方向走,2018 年基本能够达到。
2020 年,我们再努力实现三级,2025 年实现四级。现在我们的团队也在工作,但是会根据研发和行业进展,对全自动驾驶做重新定义。2030 年就是无条件的无人驾驶。
现在我们的自动驾驶跟智能化主要是两个团队,一个在中国,是比较全面的,另外一个在底特律,绝大部分在做自动驾驶。同时在硅谷还有一个办公室运转了一段时间。因为做自动驾驶需要很多软件,我们也打造了很久,在印度做了软件中心,因为各种原因,现在还在努力中。
现在我们还是以智能驾驶为主,以安全为基础,做不到安全,我们不敢接。要渐进式开发,逐步实现产业化。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许多功能,包括 ACG、AEB,马上也要推出新能源 AEB,包括盲区监测,交通拥堵辅助或集成式巡航,这个在 2018 年会逐步出来。
另外,我们在很多智能化一级产品量产应用中,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这些功能,相应功能会很快量产。做自动驾驶,需要很多技术,有很多障碍,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体系化的开发能力,从集成场地测试、实际路试到示范运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能力。
2018 年百分之百联网
在网联方面,长安的品牌叫 InCall,累计搭载了 100 万辆,并且希望从明年开始,我们出的车是百分之百联网的。车联网了,才可能有数据。
在 V2X 上面,车与车的交互,我们是在美国 MPC 实验厂跟当地公司共同交互的唯一中国企业。我们在 V2X 软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对长安是很大的支持,现在也形成了系统开发能力,同时我们也是 V2X 国家标准制定的牵头人。
刚才讲了,我们有新一代座舱,长安内部的语音交互,唤醒词叫小安,CS95 上面已经搭载了,用户可以问它问题,跟它聊天。
关于软件方面的开发成果,现在车身控制器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我们有一套系统防控体系,跟高德、科大讯飞在各个方面也有相应的合作。
雷锋网推荐阅读:
《这几个观点,可以帮你清楚了解智能网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