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炒“VR元年”,下半年炒“VR寒冬”,科技媒体KPI压力真大
若要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就是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潮流,但有的潮流发展壮大,更多的则很快偃旗息鼓。这种现象结合竞争激烈,又热衷追逐新潮流的互联网 科技媒体 ,带给身处其中的人一种过山车式的体验。
回望历史:“可穿戴”是如何过气的?
远的且不说,就笔者刚入行的2013年, 智能硬件 的概念开始兴起,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传感器,加上低功耗蓝牙逐渐在 智能手机 上普及,催生一大波硬件+app的“智能硬件”,包括 智能手环 、 智能手表 等 可穿戴设备 ,以及各类智能家居、出行方面的产品。
当时的智能硬件和今天的VR一样,资本涌入,创业公司数不胜数,巨头也纷纷布局,垂直媒体大量涌现,科技媒体也为其划出专门的栏目,安排专门的记者和编辑进行跟踪报道。笔者当时跟的是智能硬件的一类——可穿戴,还开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号:雷穿戴。
也和今天的VR一样,有关可穿戴的报道满天飞,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告层出不穷,初创公司的产品拼命要扯上可穿戴的概念,比如笔者曾遇到一家求报道的平衡车公司将自家产品称为可穿戴设备,辩称“这也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呀”,令人哭笑不得。
当时,很多人将智能手表称为“下一个智能手机”,将Google Glass称为“下一个计算平台”,称智能家居会“颠覆传统家电行业”。
市场会让一切概念现出原形。
到了2015年,眼见着一大波推出市场的产品,特别是最重要的Apple Watch,都没有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曾经的吹捧变成了“智能手环已死”,“Google Glass已死”等惊悚标题,伴随的是“可穿戴”的概念不再是人人都想攀附,而是避之唯恐不及,媒体都不再提可穿戴了。
但互联网行业不会留恋过去,就像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词一样,一波过去了,另一波又会起来。Google Glass死了没关系,Oculus来接棒;可穿戴不火了,我们还有AR、VR以及各种R,虽说VR也是可穿戴,但谁又愿意攀附一个过气的概念呢?
“可穿戴”死了,雷穿戴自然也活不了。不过注册一个新的公众号又有多难,“下一个计算平台”VR正如日中天,而VR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沉浸感,那我们新的公众号就叫“沉浸感”吧,目前就由笔者负责。
“VR元年”如何变成了“VR寒冬”?
VR的火爆相比可穿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垂直媒体大量涌现,科技媒体推出新栏目和公众号,还有各类报告,以及又一次要“被颠覆”的各行各业。
作为VR方向的媒体从业者,笔者每次参加HTC举办的Vive活动,都会听到Vive中国区总经理汪丛青的演讲。而他几乎都会讲的一个故事是:许多年前他第一次拥有个人电脑时,曾花了一整晚的时间通宵去玩(研究),而同样的情况在他第一次拥有VR设备时再次重演。借此暗示VR到来的意义就像个人电脑的到来一样。
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那他接下来的演讲会让你的嘴巴张得更大。汪丛青并没有在个人电脑上停止,在他的PPT中,VR是比智能手机更有前景的行业,并将颠覆从娱乐、教育、购物到旅游、医疗的各行各业。
但正如前文所说,市场会让一切概念现出原形。
上半年很多人说今年是VR元年,而其实之前从2013年到2015年每一年都有人说是VR元年,上个世纪还有另外两次VR元年, 在前两次VR元年想趁着VR热捞一把的,他们都挂了 。这么多元年中笔者最认可的还是今年,因为今年是主流VR头盔厂商将产品推向消费市场的年度。
现实显然没有达到很多人的预期。对于最早出货且供应最充足的HTC Vive, 7月份的Steam数据显示Vive的总装机数量在10万台左右 ;9月,在Reddit上发布的一项Steam调查显示,7月Steam平台的HTC Vive拥有者数量仅增长了0.3%,而8月出现了增长停滞。
这些消息加上资本市场VR融资额下降的数据,以及投资机构处于观望状态,让媒体总结出了“VR寒冬”,文章火了后,又有更多的媒体跟进报道。
那VR会不会像可穿戴那样成为“过气的网红”呢?你问笔者,笔者也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笔者可以告诉你一些别的东西。
喧嚣之下的现实
媒体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互联网媒体更是如此,既然让我们跟VR这个口子,自然也是要背负KPI的,对于创业的垂直媒体来说,这压力只会更大。社交媒体时代,要想吸引点击、转发和讨论,就得触动读者的情绪,让你一会儿激动不已,一会儿又陷入沉思。而“元年”、“寒冬”这些词最是能引发共鸣的。
笔者的一位高中同学在腾讯上班,他最近向笔者咨询VR行业,因为他们部门在考虑要不要做些事情,所以让他研究一下,但他总共不过花10%的时间在上面。他说,“要是媒体看到我们做了VR相关事情,又要深度解读这一动作背后腾讯VR的勃勃野心了,而其实我们也只是花很少的时间精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做,先占个坑。”
“是啊,可是不深度解读,媒体又怎么完成KPI呢?”笔者说。
现实是,大家看到的都是“VR寒冬”、“VR增长停滞”这样的触目标题,而 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在Twitter上指出 Reddit上的那个调查并不靠谱却没有多少人理会,他说这只是媒体在“骗点击”,“Steam上的调查是VR用户自愿参与的,而且参与的时候连着VR头盔”,换句话说,调查的靠谱程度和网络上的各类投票差不多。实际上,Road to VR根据Tilt Brush装机量来得出Vive的装机量,其数据也只有参考价值,引用它来做分析是不可靠的。
Palmer Luckey的Twitter 截图
那融资额下降呢,这总是寒冬了吧。笔者想说的是,写“融资额下降”和写“寒冬”,那点击量是会有巨大差距的。
喧嚣之下的现实,通常要无聊得多。而媒体最大的敌人就是无聊。
“智能手环已死”,“Google Glass已死”,也同样是如此。手环并没有死,只是这个市场没有达到当初吹捧的那么大;制作Google Glass类似产品的公司,很多也还在运作。实际上可穿戴行业确实涌现了一些独角兽,例如推出小米手环的华米。
真正死掉的,多是那些纯粹为了追逐“可穿戴”概念媒体红利的项目,红利结束了他们也死了。但大家不用惋惜,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其实也不在乎,而是很乐观地又去追下一个热门概念了。笔者遇到不止一个之前做可穿戴设备,现在改行做VR的人前来求报道。
其实当初要是我们都很理性地去认识这些产品,比如能连接手机app的秤也还是秤,只不过多了个功能而已,还有Google Glass只是在眼镜的右上角多了一个很小的、分辨率不高的屏幕而已,大概就不会有这样大的起伏了。但这样的话,媒体的KPI又怎么办?
再回到VR上来,之前的汪丛青演讲PPT,以及媒体对VR的各种吹捧,让人们对VR产生了很高的期望。不过未来谁都可以预测,现实却未必人人都能看清。VR很棒,但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科幻。
VR通过凸透镜光学设计加上左右眼画面的不同,让我们的眼睛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这个设计并不特别。支撑这一波VR浪潮的真正技术进步在于,近年来小尺寸高分辨率的AMOLED屏幕的出现;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低成本、高精度空间定位系统的出现,例如Lighthouse。
目前VR的核心技术已基本确定,未来大进步基本上就是屏幕分辨率提高,主机性能提升,定位系统更好用,以及头盔更轻更小,变成无线,交互上还有更多可能性,但空间定位+动捕手柄的主流地位也不太可能改变。创新最大的可能性来自于内容,VR的交互及显示特性显然还没有被内容充分利用到。
如今VR的状态和去年的智能手表一样,最重要的产品Apple Watch已经推出,就期待杀手级应用了,对VR来说重量级的产品都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缺的是杀手级的内容。但智能手表至今也没等来可以大幅提振销量的所谓“杀手级应用”,VR会不会有,很难知道,不过很多人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VR现在的状态,最准确的是它还处于发展初期,硬件和内容都是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VR不会马上颠覆各行各业,包括其最主要的两个使用场景:游戏和影视,而且未来这样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像过气的“可穿戴”那样,追逐媒体红利的会死掉,留下几个独角兽,市场还会平稳增长,但没有多少兴奋感。这也就是媒体眼中的“死了”。
用不了多久,Vive、Rift和PSVR就会用实际用户数量告诉我们VR的真实状态。多数人都会失望,但谁让大家一开始就吹那么大呢?
相关阅读:
历史告诉我们,在前两次VR元年想趁着VR热捞一把的,他们都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