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转移越南,需警惕这些问题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中国产能转移越南,需警惕这些问题

受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正在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中国企业将越南作为全球化中转站,这对越南来说,无疑是天降红利。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越南,越南是否足够的能力来承接呢?对于计划将产能转移至越南的企业,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国产能转移,越南迎来泼天富贵

相比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越南在承接中国制造业产能方面,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越南紧邻中国大陆,南部临近新加坡,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质港口,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是充沛的劳动力供给。越南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劳动人口占比约67.3%,且劳动力素质不低,在国际人力资本总指数中排名第9。而且,越南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也与中国相似,文化融合相对容易。

政策上,越南对外资也非常友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新设立的外资企业,提供了15年所得税优惠,部分高科技企业甚至长期免税。越南还专门建立了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为外企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越南还签署了多个贸易协定,例如EVFTA(《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将在十年内削减99%的双边关税。这使得越南的服装、消费电子等产品,在欧盟市场拥有更大的价格优势。

多重利好叠加下,越南吸引了大量全球外资企业投资越南。

例如,三星电子、耐克、阿迪达斯等都将部分产能搬到了越南,亚马逊选择将越南作为中转服务中心;国内头部企业中,TCL、安踏等出海越南多年,雅迪、台铃都选择了在越南建厂……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并非所有产业都适合出海越南。

越南的成本优势可能只是假象

越南制造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在东南亚国家中位于中游水平,但相比中国仍然差距巨大。

越南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主要承担组装环节,而中国则具备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组装的全链路要素。二者无论在产业链完整度、人员素质、基础设施还是土地租金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有业者向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介绍,越南本土虽然可以生产制造中低端服饰、消费电子、小家电等产品,但上游原材料仍然依赖于从中国大陆进口。以服装纺织为例,面料、辅料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国内一些跨境服装公司,虽然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了越南,但主要集中在基础款、长周期款,对工艺和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的产品。设计、打样和中高端产品的生产,依旧放在国内。

至于手机、平板电脑、汽车、消费级机器人、精密设备等,越南就更加无法生产了。因此这类企业,往往会选择把产能放到其他国家。例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就选择在印尼建厂,核心原因是,印尼具备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

越南制造业被提及频次最高的优势是人工成本,不过有业者认为,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有公开数据显示,越南普通工人的月薪在300-400美元(约合2000-3000人民币)。看起来只比国内一二线城市低很多。然而更需要注意的是,越南无论在生产效率还是产出产品的质量方面都远不如中国。

有业者直言,越南的绝大多数工人会更加平衡工作和生活,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够“卷”。因此,当地即便是十几年工龄的资深工人,效率也只有中国普通工人的70%。

这就导致,一些产品在国内可以轻松做到95%的良率,但在越南最多只能做到90%。如果将生产损耗计入制造成本,折算到每件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不低。

劳工关系上,越南工会话语权相对较高。企业应对工会,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且越南工人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但用工的灵活性又不如中国。国内有很多普通协议、劳务外包、短期合同等用工形式,但在越南用工必须要有正式合同。

企业文化方面,相比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越南企业的高管更倾向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很多业者表示,在越南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达成高管的共识,而不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这也会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

过去越南在用地成本上有一些优势,但随着外资企业不断涌入,经济发展等因素,当地一些非偏远地区的工厂租金,目前月租价格已经上涨到了5美金/平米(约合35人民币)。作为对比,广东东莞、中山和惠州的用地成本也才十几元人民币/平米。越南的写字楼租金同样不低,即使在越南非最核心的商圈,月租也高达13-15美金/平米(约合100-110元人民币)。

成本优势存在泡沫,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却依旧没有跟上。诸多业者表示,越南政府的服务能力、办事效率,都远不如国内。很多中国企业出海到越南,在处理政府的法律文书、土地属性、接通水电网等问题时,都会面临“水土不服”。一位业者向雷峰网抱怨,其工厂搬到越南,居然三年了都没通水电,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成本。

由于以上方方面面的原因,部分前些年将工厂搬迁到越南的企业,如今又将产能回迁到了中国。

结语

尽管越南在产能承接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产能向越南的转移仍会继续。

一方面,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在全球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势必要分散供应链布局来降低风险,虽然这意味着更高的管理成本。而且主观上中国也需要淘汰掉一些低端、高能耗的产业,比如中低端服装鞋帽等。这些产业既污染环境,附加值又低,淘汰掉未必是件坏事。

另一方面,虽然越南的人工成本已经不低了。但对于很多品类来说,人工成本的占比并不高,主要成本其实取决于上下游供应链的效率。越南离中国供应链很近的区位优势依旧无可替代。

不过企业是否应该将产能搬迁至越南,还是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而定,最好是能够事先进行实地考察。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