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进入增长期,超200个汽车品牌争夺下个十年|全球未来出行大会 2018
雷锋网新智驾按:“2018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除主题论坛外,还有2场高层论坛、2场主题峰会、1场闭门会议、15场同期会议等。
本次大会主要是整合全球顶尖智库、产业资源、核心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出行相关的产业体系化资源,深入探讨汽车与出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实践,从产业政策、战略路径、技术与产品创新、法规标准等多维度助推汽车产业升级与发展。雷锋网新智驾正在现场进行报道。
全球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迈进时,中国尤为重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从培育期进入增长期。机构统计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七千亿元,占汽车产业总投资额的50%以上。
高速发展带来产销量倍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因测试验证不足等导致的电池安全性问题,以及产业政策、法规滞后性问题。政企协作、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政府与产学研各界的共识。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上的应用,让传统车企有了沦为线下硬件的担忧。除了造出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还要让车成为移动的互联网终端。
雷锋网新智驾注意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主机厂、科技公司、零部件商主动参与的关键期,业界正努力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更长,安全性能更稳,智能化水平更高,驾乘体验更舒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资本、社会公众等的支持会加快产业变革。
新兴技术加快融合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会成为内燃机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大陆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从2018至2030年,内燃机数量在2018年约占94%,到2030年将变为以电动为主导,其中19%为电动车,12%是插电式的电动车。
在这一趋势下,许多车企已列出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时间表。例如,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沃尔沃,目标是到2025年沃尔沃汽车销量中将有一半是纯电动车,三分之一是自动驾驶汽车。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全面向推进新能源化的战略转型。到2025年,确保北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前三;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对于以新能源汽车为基础的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来说,同样随着技术迭代加快走进现实。从部分车企的智能网联工厂,到智能网联的汽车;从短期的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到下一步将会向固态电池方向发展;从单一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注重互联、共享的出行服务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正受到企业界的热情呼唤和欢迎。
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也看到了下一个十年的机会。在消费人群更多元化的用车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红利的背景下,更多初创公司带着资本蜂拥而至。 一家初创公司的高管直言,“科技和创新的时代,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融合,在新制造、新零售的多重推动下可以想象未来10年汽车消费出行人与车、车与生活的关系都将被定义。这正是新势力的机会。”
下一个十年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个十年究竟会发生什么? 在2018全球出行未来大会上,大家分别从政策法规、市场趋势、电池系统、智能网联、新材料新工艺、汽车新零售以及未来出行等领域进行了探讨。
从发展现状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提高了2.1和0.3个百分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按照此前工信部的计划,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争取2020年实现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的目标。另据福特汽车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将达到600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总结为三点:一、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迫切;二、在三大政策的促进下,新能源汽车连续5年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两个积极变化;三: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中,在波动中不断前行,大概在2025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会显示出相对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仍受补贴影响的新能源汽车,在面临补贴退坡时,似乎也不能影响一些车企的发展热情。一些车企认为,2020年补贴过后新能源车的销量一定会继续增长。新造车公司对此更是抱有极大热情。
整体来看,在国家推动和技术变革的驱使下,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多年高速增长期。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发展过程中必然有大批企业被淘汰。“现在超过了200个品牌,将来活下的企业可能不是很多。”
面临诸多挑战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认为,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是提升道路交通运输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它的发展必将有力的带动交通、汽车、通信、能源等产业的融合。
众所周知,发展电动车的关键之一在于电池研发,电池研发进而带动了电池技术规范、轻量化新材料等的发展。不过,一如所有新生事物初期的遭遇,新能源汽车仍有电池事故。而在自动驾驶领域,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无疑也让业界感到受限。一位提供自动驾驶方案的科技公司创始人就表示,我国一些路测基地还不能满足自动驾驶实测需求。
“汽车行业正处在技术融合、技术发展的飞速发展时期,对于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还有一个部分影响我们的发展速度,它的法律框架,法律要求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测试程序来验证这些系统,这些功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技术才能更真正更快的进入到商业化。”德国莱茵公司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副总裁黄余欣表示。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新智驾了解到,除了车企对自动驾驶的主动研发,科技公司在提供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时,主要从汽车本身、车路协同等维度入手,目前的关注点之一是智能驾驶与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融合。另外,不少业内人士还表示,汽车的发展本身取决于零部件商的发展。
吉利集团新业务战略规划部部长刘景林预测,“新能源汽车技术架构,未来几年混合动力会占主导。相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更快,虽然都是政府驱动,但是一个是厂方积极,一个是消费者踊跃。另外,我们国家的智能汽车,在很长时间内,最少20年都是在L3以下的,自动驾驶,出了事情人要对结果负责,L4以后人不要开车了,不用你负责了,由百度阿波罗平台公司和汽车厂来给你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