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身边的同学朋友陆续为人父母的时候,除了羡慕嫉妒恨外,我们是否曾经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并做点什么呢?

虽然还没有小孩,这三名80后海归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做出一款贴片式的智能体温计。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从左至右: 营运经理 巫菲菲、 软件工程师 龙昌锦、

CBO 林祐贤 、CEO 黄适文、CTO 饶华铭、 UI设计师 余志明

测温市场如此成熟,为什么奇度还要做?

任何东西加上个手机App就算是“智能”了,这种观念在 智能硬件 之风刮过后,还依然存在于很多人的心里。在测温这一市场,同样也不例外。如果你以“智能体温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你会看到成熟的产品不计其数,其中也有着不少消极的评论和质疑。

“这个东西明明很多人做过了”,“这个产品不是一个痛点”,那奇度为什么还要做?黄适文觉得,虽然产品一路以来也遭受过很多质疑,“但我们始终觉得,这是我们和用户之间的事。”

在聊起做奇度的原因时,CEO黄适文提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小事:一次他去拜访朋友,帮助对方照顾生病的小孩,因为要不时测量宝宝的体温,作为新手父母的朋友和他都忙得焦头烂额。

他认为,要了解小孩的身体状况,最直接反映的就是小孩的体温。诚然,0-3岁的小孩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构建好,在抵抗力较弱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生病。所以黄适文认为,“实时测温是一个刚需,其实这的确是痛点所在”,不能因为很多人做了这款产品,自己就认为这个市场没有做的必要。

虽然几位创始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了智能体温计的市场,但他们也做了一些调研,毕竟竞品很多,他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时间也不算早。黄适文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是,以调研结果来看,团队认为这个产品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他们在线上和深圳线下做了一千份的调查问卷,发现有64%的父母愿意用148元的价格购买产品并留下手机号;81%的父母认为随时测温及发送警报是重要的功能。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第二个是,虽然奇度切入市场的时间比较晚,但团队觉得在技术上和价格上可以形成壁垒,这也让团队觉得产品还是有不小的竞争力的。

黄适文表示,因为儿科医生的数量匮乏,今年两会对移动医疗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加上二胎政策的开放,小孩的健康护理也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黄适文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但聊起大陆的政策和制度时,甚至比很多大陆人来得熟稔。

在做过基本了解后,黄适文就想着要做一款能真正帮助家长的测温产品。

奇度体温计的不可替代性在哪?

纵览目前的智能体温计,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且各有优劣:

1.绑带式,有点类似手环的设计,用法是直接绑在手臂上,这类体温计可以更换电池,虽然它可以脱离智能终端工作,但目前并没有一款产品能带有低温报警功能,且无法清洗, 这类产品的主要代表是宝儿体温计 。

2.奶嘴式,测量的是婴儿的口腔温度,可以实现高温报警,但无法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 如雷锋网此前报道过的Pacifi奶嘴体温计。

3.胶贴式,有医用胶布式和3M胶式,前者为一次性产品,不可清洗;后者可以清洗并反复使用。这类产品包括了 额贴体温计TempTraq 及 国内的发烧总监 ,它们的原理大同小异,主要是利用NTC热敏电阻,通过医用双面胶将设备贴在身体上,以达到实时测温的目的。

谈到做腋下贴片式体温计的原因,饶华铭表示,采用NTC热敏电阻的测温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误差都不会太大。而腋下的温度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达到热平衡,相对于耳温和心脏而言,团队觉得做腋下贴片是最佳的选择。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然而,市面上大部分胶贴式产品都无法做到脱离智能终端工作,在小孩测温的时候,手机屏幕必须一直停留在App界面,而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单是App要开着,如果屏幕息屏,也无法监控体温,收不到蓝牙数据的信息。有一些产品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没有改进;而有一些产品则选择了向手机发送推送消息的方式,提醒用户将手机开启。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很不方便,也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根据饶华铭的介绍,他们在2016年初研发了蓝牙专利技术,是第一家采用ibeacon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即使手机上没有停留在App界面,奇度也能实现实时的测量和记录。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第二点重要的改进是,目前很多的贴片式智能体温计的设备都是塑料外壳,贴在人体上总有种不自在的感觉。作为“全球首款可弯曲的智能体温计”,奇度将热敏电阻、芯片、电池等所有固件都做进了硅胶中,而且前端特地做薄至1mm,可以完全伏贴在皮肤上。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饶华铭向雷锋网 (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 展示了他们的一个Demo,虽然这个原型还没有露出探头,但采用了非常柔软的硅胶材质,可以轻易弯折。在测温的时候,温度还是比较准确的,根据饶华铭的介绍,他们的精度可以做到0.05度。

再者,团队比起其它创业团队的优势在于,黄适文拥有一些工厂资源,“从电路、硬件固件到软件,我们的产业链是连成一条的,”饶华铭说道。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迭代。

想好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之后,那在哪做呢?

当时他们有三个选择:美国、大陆和台湾。黄适文和CBO林祐贤是国中好友,CTO 饶华铭是黄适文的大学同学,他们三人都在美国完成了学业。“最后选择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的市场前景更好,而且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对整个市场相对也更有了解。”然而之所以最终选择深圳,黄适文调侃道,因为北京的天气太差了。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条件性 可穿戴设备 ”的未来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体温计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日常使用的手环手表。设想一下,宝宝只有在生病或者体温偏高的时候,家长才会拿出体温计给孩子测温,那么这样的“条件性可穿戴设备”,如何能保持它的生命力和活跃度呢?

关于这一点,奇度想从两个方面来做。

一个是合作方面。根据CBO 林祐贤的说法,他们计划在移动医疗上发力,达成多项合作。总体而言,合作模式以开放接口为主:

第一点是和医院平台的合作。奇度计划将接口开给东华软件旗下的诊疗平台“健康乐”(类似春雨医生的平台),后者已经与很多三甲医院达成合作,这样一来,奇度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从线上进行预约和挂号。

第二点是和第三方平台的协作。以往病人是直接打电话给急救中心,而两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以优宝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希望在奇度的App中做“一键急救”的功能,接通后可以直接将存储在第三方平台的个人信息及数据传输给对应的急救中心,提高沟通效率。

第三点是以科学妈为代表的资讯App合作。奇度计划将数据开放接口给科学妈,之后用户可用手机查看更详尽的体温报告,甚至是备孕提醒。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另一个是产品本身。虽然奇度体温计还没有正式上市,但团队已经在规划心率、血氧监测等体征信息的其它产品。也就是说,儿科医生在做检查时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指标,他们都会进行探索和尝试。

基于大数据的专业背景,黄适文和饶华铭希望能够对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进行提示。团队希望能以“在线问诊+健康管理+智能分析”三者的模式,融合多种智能设备,实现基于数据的健康服务,这也是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硬件主要是一个采集数据的入口,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推行分级诊疗的原因,有很多的病症其实属于‘小病’,不一定需要到医院去做。”

“非刚需”的智能体温计,为何奇度健康还要做?

既然提到了医院的合作,其实就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资质认证。收集的数据如果要得到医院的许可,成为就诊的依据,至少要得到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的认证。 然而在相关的资质认证上,奇度面临的尴尬或许和所有厂商一样。

“虽然产品只花了四个月时间研发,但CFDA的认证大概需要一年多时间。”这样一来,如果要实现在国内的临床使用,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产品,虽然销售体温计暂时也不需要审核,但在资质还没有下来之前,目前团队的想法是暂时不将数据应用于临床领域。

“国家都在鼓励创新,希望在审核速度上面能够稍微加快一些。现在我们反而是被逼着外销,如果要在医院使用这些数据,国内的渠道暂时都走不了。”

黄适文对这个问题也显得有些无奈,他表示因为政策的限制,现在FDA和CE的认证进度反而走得比较快,而CFDA的认证迟迟没有下来,因为这一点,他们甚至有先想过先开拓海外市场,再回归国内宣传的想法。

尽管有过这样的想法,团队还是希望先在国内“试试水温”。奇度体温计在6月份会上淘宝 众筹 平台,“国内的众筹比较像预售,做为一个提高品牌能见度的方式”,团队也有后期申请HAX Boost或EMIE Lab孵化器的想法,计划将这个产品以一种比较快的速度完善,在其中找寻渠道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众筹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团队自己一手设计制作的,林祐贤表示,很多团队都会找代运营来做,而他们出于对品质的追求,还是希望自己亲手把关。如果对他们的产品感兴趣, 欢迎查看他们的宣传视频。

“从一个学生过渡到创业者,我们几个都在做不擅长做的事,”虽千万人吾往矣,林祐贤如是说,“别人唱衰你是别人的自由,但坚持下去是你的自由。”

随意打赏

儿童智能体温计豆芽智能体温计智能体温计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