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对美团而言,大众点评已不再重要了。

10 月 9 日,美团正式发布公告,将“美团点评”更名为“美团”,并以此作为公司双重外文名称。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至此,大众点评彻底失去了姓名。

但是,这并不令人意外,去除“点评”二字,是一件早晚会发生的事。

大众点评失去“姓名”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曾说过,名字多一个字,就要多费一千万的广告费。

按照这一说法,美团更名,赚了。

单从名称变动来看,对美团而言实则是“改了个寂寞”,多数网友表示改不改名均是称其为美团。但对于大众点评,却从此在公司名称中消失了。

对于美团更名的动机,外界众说纷纭。而美团方面给出的回应是——

公司名称的简化将有助于对外建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商户等对公司多业务能力的认知,从而推动公司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的同时继续探索新业态,为生态体系中所有参与者以及社会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美团相关负责人补充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

尽管美团仍旧表示,大众点评始将终保持独立发展,但不难看出,大众点评在美团体系中,已越来越不重要了。

近年来,美团一直在加快构建独具“美团”特色的品牌形象,更名仅是举措之一。

2019 年 6 月,美团宣布品牌变色,主色调升级为“美团黄”,包括线上 APP、线下触点(单车、充电宝、POS 机等)均进行统一色调变更。

另外,在产品品牌名称上,包括美团外卖、美团单车、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美团打车在内等名称无不彰显“美团系”一体化意味。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单车”并非美团原有,是从“摩拜单车”更名而来,且更名的过程,可以说是大众点评的缩影。

2018 年,美团收购摩拜时承诺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但并购完成后,原摩拜团队悉数离去。在一系列改革之后, 2019 年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 App 成为其国内唯一入口。

不过,相比摩拜单车,大众点评之于美团的成长,要重要得多,但那也只是过去式了。

美团“和亲”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成立于 2003 年,是国内最早的本地生活信息平台。初期仅是聚合用户评价和商务信息,到了 2010 年开始进驻团购领地;也是在这一年,美团上线。

后来,大众点评与美团均经历了千团大战的混战厮杀,且存活了下来。到了 2015 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分列了团购市场一二名,所占份额分别为 52%、30%。

尽管两家公司已在团购市场站稳了脚跟,但仍需依靠融资烧钱扩张业务——美团聚焦外卖、电影、酒店市场;大众点评则向美妆、婚庆等市场扎根。

当时,恰逢 O2O 垂直市场处于融资寒冬时期,美团、大众点评均陷入了融资困境,再加上背靠百度的糯米携 200 亿资金再次进场,对二者造成了巨大威胁。

同样的困境,共同的敌人,本为竞争关系的美团与大众点评在资本的撮合下决定“抱团取暖”。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烧钱扩张竞争的模式难以看到盈利,在 2015 年前后,O2O 垂直市场出现了合并热潮,滴滴牵手快的、58 与赶集合并等;从这一维度来看,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实则也是大势所趋。

大众点评是生活消费决策入口和内容分享平台,有大量线上用户、商务信息积累;美团强于线下地推扩张,在外卖、酒旅均有所涉猎;二者合力,形成了从内容到交易的闭环链条。

可以说, 大众点评和美团的“和亲”,不仅是关系上的转变,还是业务之上的互补;可以说一次是门当户对的商业联姻。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2015 年 10 月 8 日,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成为“美团点评”。

美团点评实施 Co-CEO 制度,美团 CEO 王兴和大众点评 CEO 张涛将同时担任联席 CEO 和联席董事长,重大决策将在联席 CEO 和董事会层面完成。

并且,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包括以团购和闪惠为主体的高频到店业务。

此时,大众点评和美团之间,是平起平坐的姿态。

合并之后,美团点评 2016 年至 2017 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 223.2%、161.2%。不仅如此,艾瑞咨询 2017 年报告指出,美团点评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中国市场份额达 59.1 %。

王慧文曾在公开演讲中说过:

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1>2」,线性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1=2」,弱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是「1<1+1<2」,而反规模效应的产品合并,则是「1+1<1」。

如此看来,“大众点评+美团”,应该属于第一种。

大众点评边缘化

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保证团队稳定,保障员工权益是这次合作中的关键原则。

合并之时,王兴与张涛在各自声明中均提及了这一原则,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却并未遵循。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2015 年 11 月 10 日,张涛发布内部信称不再担任联席 CEO,转任董事长,大众点评 CEO 由王兴一人担任。同时,大众点评高管李璟、王雨也在同一时间宣布退休。

同日,王兴公布了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在该轮调整中,美团原高管仍集中在核心业务和前台业务上,原大众点评业务的高管则被打散。

此时,距离两家公司合并仅过去一个月。

而后,王兴进行了多次架构调整,而大众点评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

  • 2017 年 1 月,强化“三架马车”构架,大众点评与到店综合事业群合并为“点评平台及综合事业群”,成为“三架马车”之一。

  • 2017 年 12 月,王兴将前台调整为四大业务(到店、大零售、酒旅、出行),大众点评与到店餐饮、智能支付等业务共同被纳入“新到店事业群”。

  • 2018 年 10 月,美团将原有的四大业务部门整合成两大事业群,并新增负责供应链、生鲜的两个事业部,而大众点评则是归置于用户平台之中。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注:图源 MAIGOO

合并仅三年时间,美团点评所覆盖的领域从餐饮、酒旅、票务扩展至零售、社区团购、支付、出行等方面,而聚焦于 UGC 内容评论的 大众点评,在没有边界的美团业务之中,重要性正一点点被稀释。

在王兴大刀阔斧改革之时,包括吕广渝、陈烨、干嘉伟、殷志华在内的原大众点评系的高管也在一个个离去。

甚至于,在 2019 年 1 月,大众点评的运营主体也发生了变更,张涛、张波、龙伟等原股东全部退出,新增股东王兴和穆荣均;其中,王兴持股比例为 95%。

可以说, 大众点评彻底被美团吞下,并慢慢被消化着。

2019 年 2 月,王兴将点评平台更名为点评 App 部,负责“大众点评” App 的产品策划、内容运营和研发工作。

有美团点评内部人士对此解读称——此举“弱化大众点评的交易功能”,将点评定位于“在线查找平台”。

当时,界面新闻曾报道大众点评将被改名或直接放弃,其 UGC 内容评论和外卖酒旅流量也将全部输送给美团。

对此,美团回应称,大众点评会一直是个独立的 App,不存在合并进美团 App 的可能性。

但如今, 即便依然独立,却已失去了姓名。

美团独行

从势均力敌的合并,到一点点走向边缘,直至失去姓名,在美团构建的业态之中,大众点评已越来越不重要了。

而大众点评的最后结局,似乎也不难预见。

在更名同日,美团进行了五年来首次职级大调整,为下一个十年做准备。

上一个十年的故事,一半为美团网,一半为美团点评。

下一个十年,只有美团。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美团不需要大众点评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