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雷锋网按:7 月 20 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芯原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青城山中国 IC 生态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做了主题为《中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 SCSTSV —发展战略、系统、市场应用》的演讲,从智能汽车发展、智能交通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智能网联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雷锋网对其内容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整理,以下为全文:
我今天出席这个会是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的身份,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是工信部指导的,2013 年苗部长(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注:苗圩部长 )亲自揭牌,是目前行业最大的组织,而且是非常专业化的。虽然智能汽车有很多叫法,但最终我们选择了 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现在看选得还是比较正确的。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汽车现在在怎么走,工信部、汽车协会也都在梳理这个路线图,可能最近最能够得到大家共识的,就是“四化”:
-
绿色低碳化,新能源汽车就属于绿色低碳化,我们国家签了《巴黎协定》,对二氧化碳排放做了承诺,这个是最重要的方向;
-
信息互联化,代表就是 HMI 和 V2X;
-
智能驾驶,这是方向盘的革命;
-
共享化。
这四个都跟汽车电子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在行业里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车载电子,一部分叫车控电子。绿色低碳化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电池、电机、整车控制;信息化带来了更加复杂的车载信息,T-BOX 这些;智能网联是更大的计算平台;共享就是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结合在一起。
今天我想分享的就是中国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汽车,这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个发展方向中的发展战略、系统架构和市场应用,将可以达到今天 IC 论道的目的。
中国标准 ICV 发展战略
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愿景和使命是什么?从当前汽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来看,我们的交通事故死亡是死亡比率中最大的,一年十几万,还有交通堵塞,找车难、停车难,没有空间。
这样的问题就是要产生四个当前汽车所没有的新产品,这四个产品是:
第一,智能安全驾驶的汽车,它的愿景就是零死亡,重要的体现是高速公路,你下午一点钟吃完中午饭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大的障碍就是犯困,这时候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帮你接管,就很幸福了。
第二,高效智慧出行。
第三,智能共享汽车,我们国家千人拥车率是 155,远远低于联合国的 600,但很多城市都限购了,我希望成都永远不限购,但可能做不到。开车是一种幸福,我现在到北京就没有办法,想买车买不了,要是不能驾驶汽车,一辈子不走运,抽不上号,那人生幸福就体现不了,那怎么办?就得靠未来的共享。
第四,如果要使这样的车走起来,光物理的高速公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这就是智能汽车云管理系统,云管理系统是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
中国标准的 ICV 战略不是排斥国外,是中国的场景,中国的地图,中国的交通,中国的通讯和中国的安全。这五个支柱下我们需要两个生态,一个是智慧城市的生态,不能车非常聪明,路很糟糕,环境很拥堵,像我们在清华的宇宙中心很难靠智能汽车,五道口很难;另一个是中国新一代的信息交通,就是智能驾驶。
中国新一代的智慧城市架构就是把这六个大元素跟车紧密相联,之前的车是一个孤岛,未来的车不能再做一个孤岛,智慧城市就是这样一个途径。现在欧洲人、美国人都在打造深度融合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城市结合这样的工业技术,会有相当大的变化,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发展也非常迅速。
另外,必须有新一代的智慧交通架构,我们现在跟华为一起研究推进,未来可能有三层架构:服务的架构、设施的架构和路边的架构。在架构上有许多可以创新的,欧盟现在打造的架构包括服务、战略、战术和操控,跟我们的构思非常类似。
最终,非常重要的是城市交通和汽车的融合,这种融合要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产生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现在大家推进的、业界也非常接受的就是 SCSTSV(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
中国 SCSTSV 系统架构
未来智能汽车有几个场景最重要,一个是高速公路,一个是城市。高速公路非常容易,但城市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国家要搞智能汽车比国外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新的架构,才能解决非常复杂的交通场景。
另外,通过智能汽车,我们要规范驾驶,中国人的驾驶是不讲责任的,特别是敏感性责任,更不讲,总是在超车、随意变线,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我们希望通过智能汽车技术,规范这样的驾驶行为。
中国 SCSTSV 系统架构有若干个设计原则,第一,要依靠城市数据和城市传感,城市数据跟物流、地图、天气有非常大关系。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发展非常快,在 2011 年只有 99 个,到 2017 年已经发展到 550 个,成都是智慧城市之一。
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对智能汽车有相当大贡献,这种场景下,我们可以做创新性设计,基于城市数据和城市传感的计算平台架构,把 SC 作为传感器设计进来,再把 ST 作为传感器设计进来,再包括车上的传感器,这样就会得到新的计算平台架构。
我们做智能汽车有三个目的,一是达到安全性,交通事故 94% 是由人造成的。智能汽车出现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不安全性,Unknown 和 Unsafety 放在一起就出现了这种场景,这也是目前特斯拉、Uber 发生的,车并没有坏,但把人撞死了,国际上叫做 SOTIF。
这种 SOTIF 在平台上怎么解决?目前整体计算平台架构是三层:环境感知、定位规划、决策控制。未来应该建立四层架构,当环境感知、定位规划的时候不能立即开车,人开车遇到风险要按喇叭、打双闪,智能汽车怎么做?它需要沟通预警,对周围环境进行互联和警示。这个必须从架构上解决,早上杨处长( 雷锋网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系统处处 长杨旭东 )说需要总体布局,我觉得是非常对的,中国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去做,不能完全采取通常的架构。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设计敏感性,国际上叫 RSS,智能汽车必须跟周围保持规范距离,不能因为避免一个事故而产生另一个事故,特别是当驾驶存在遮挡的时候,必须谨慎驾驶。
所以智能汽车在设计上,不光要智商强大,还必须有情商,情商就是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同时还要有逆情商,做不了的时候必须很文明地保持规范性,这样就会得到精益高效、安全可靠和适应中国城市交通场景的 SCSTSV 计算平台架构。
这是我们的团队正在研究的,这样的架构下,我们会规划新的控制器,在新的控制器架构里,就可以勾画芯片架构,这种芯片架构借助了城市数据和传感,可以减轻在汽车上的超级计算,降低成本,这是我觉得汽车界和半导体界能够相互研讨和切磋的。
中国 SCSTSV 市场应用
我们协会跟滴滴去年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调查,调查了全国大城市 90 后、80 后、70 后、00 后的日常出行、商务出行、娱乐等等,得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第一,中国未来共享出行会呈增加趋势,共享的原因有 11 个,这 11 个中有 4 个非常重要:节省时间和精力,出行便捷灵活,降低出行成本,停车没有顾虑。
2013 年到 2017 年,汽车共享出行里程从 1.4% 增加到 18%,私家车出行从 20% 减少到 3.8%,未来共享出行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共享出行中,能够接受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非常大,达到了 60%,中国人能够接受智能化的程度达到了 83.1%,特别对于人工智能、共享出行、无人驾驶都非常热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跟 Deloitte 一起合作,研究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未来中国智慧城市有六个大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是智能出行,智能出行就是共享出行,智能驾驶,动态定价,物联网,高级分析能力使得人与物的移动更快、更安全、更经济、更便捷。
雄安是现在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就是要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雄安绿色交通体系已经规范了智能共享出行比例和私家车出行比例,私家车出行比例更少,鼓励市民使用智能共享汽车。为此它把智能交通、城市空间组织、智能技术、智能运载工具都进行了布局,产生雄安模式、雄安场景、雄安技术和雄安路线。如果雄安市这方面成功的话,在中国其它智慧城市会有非常大的复制作用。
结束语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欧洲提出了口号,叫做智能汽车改变城市生命。我看今天很多来的都是搞投资的,投资往哪儿投,麦肯锡做了一个分析,未来在汽车上有 4 大投资领域:Connectivity,Autonomous,Smart Mobility,Electrification,在这 4 个大的领域中有 10 个具体的投资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共享解决方案是最大的投资热点。
对于智能汽车也确实有一个芯片选择路线图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有三种路线图,一个是英伟达的,一个是 zFAS,一个是 EOCM。
最后结论有三个:一,与中国新一代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深度融合的中国 ICV 发展战略是一个正确选择;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是中国特色的,是创新的,值得我们探索;三,未来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为 SCSTSV 产品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