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调查后,这位顶级科学家回中国,研发出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法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多年前,一位来自中国的高材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担任成为一名化学生物学教授,前后 25 年,成为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但 2019 年,他在美国政府部门的调查和阻力之下,最终无奈辞职,回到中国。
在 2020 年疫情之下,这位专家成功地为中国开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一位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这位专家,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
谭蔚泓,1960 年 5 月出生在湖南,他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赴美深造,在 1992 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是一名典型的高材生。
1996 开始,谭蔚泓先后担任佛罗里达大学(Unversity of Florida)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基金会教授、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其中在 2000 年,他担任佛罗里达大学纳米生物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 年担任该校化学系教授——而在离开之前,谭蔚泓在该大学的职位是该校杰出教授(University of Florid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注:图自佛罗里达大学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谭蔚泓教授在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
其中,他提出了核酸适体活细胞筛选的新概念,建立了以活细胞为靶标的核酸适体筛选方法,利用获得的分子探针实现了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细胞的特异性识别,为解决细胞研究缺乏分子探针的难题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截至目前的最新公开数据显示,谭蔚泓在 Science、PNAS、Nature 系列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660 余篇,H-index=133。2014-2018 连续四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Thomson Reuters China Citation Laureates)名单。
奖项方面,谭蔚泓的研究成果获 2011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 年美国化学会 Florida 奖,2014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 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18 年美国化学会 "光谱化学分析奖"。
此前,他还在 2005 年当选美国 AAAS Fellow, 201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 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而关于谭蔚泓的最新人事动态,则是他在 2019 年 6 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在学术动态方面,谭蔚泓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 JACS 上发表论文,介绍了利用生物正交化学和前药设计构筑新型癌症化学动力治疗的新策略。
在疫情发生之后,谭蔚泓领导了一个由 300 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疯狂地工作,针对 COVID-19 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
据了解到,这种测试方法是在中国政府的资助下进行的,谭蔚泓在此过程中与另外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一家生物技术工作进行了合作。该测试方法可在 40 分钟内产生结果,同时可以在医生办公室或在机场检查区等非医疗环境中进行。
根据一份由谭蔚泓提供给佛罗里达大学前同事的介绍手册,这种测试方法已经成功地对 200 多个医院和检查站的样本进行了尝试。
25 年美国职业生涯后,他回归中国
那么,离开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职位回到中国,谭蔚泓经历了什么?
正如上文所言,谭蔚泓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经历了长达 25 年的教学生涯,并且在 Gainesville 养大了两个儿子,他也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 NIH)资助的明星研究员。
值得一的是,每年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都会评估其 40 名左右的教职员工,评估因素包括为研究经费筹集的金额以及已发表研究的数量和影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方管理人员说,1996 年加入该系的谭蔚泓通常每年都排名前三位。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却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谭蔚泓也成功入选了中国的长江学者计划和千人计划。成立于 2008 年的千人计划,旨在通过向中国精英科学家提供一流的薪水和实验室设施,使其永久性地返乡,来减少中国对西方人才的流失——不过,谭蔚泓可以在保留其美国工作的同时,开展在中国的工作。
实际上,在佛罗里达州期间,谭蔚泓与湖南大学一直保持着联系。他的履历表显示,从从 1993 年到 2019 年他离开佛罗里达大学,他一直是湖南大学的兼职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2009 年谭蔚泓组建了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出任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后来在 2017 年 8 月担任湖南大学副校长。
雷锋网注:图自湖南大学官网
其中在 2015 年,在谭蔚泓当选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时,时任佛罗里达大学化学主席(Chemistry Chairman)的 William Dolbier 教授写信推荐了他,并称赞他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研究。William Dolbier 在信中表示:
我们很高兴看到他在湖南大学的研究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非常支持他在那里的研究和教育活动。
在向佛罗里达方面的年度披露中,谭蔚泓报告了在中国的职位和收入。其中在 2017 年,他每周在湖南工作 10 小时,薪水为三万美元;2018 年他的工作时间每周增加一倍达到 20 个小时,费用为五万美元;2019 年,他在报告说称每周在湖南和上海仁济医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工作总共 20 个小时,从这些职位获得的总薪酬为 12 万美元。
据谭蔚泓的同事介绍,近年来他在中国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他告诉同事,他在中国的研究补充了他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工作,并且他在中国进行的(不涉及患者)的基础科学测试比在美国更容易。
当然,谭蔚泓也告诉同事,他在中国日益增加的工作量给他在美国的全职工作增加了压力,他也考虑过离开佛罗里达。
然而,2019 年 1 月,NIH 通知佛罗里达大学,称谭蔚泓可能与外国机构以及外国研究资金有未公开的从属关系,随后大学随后对谭蔚泓发起了问询。 它向州特别立法委员会提供了有关谭谭蔚泓和据称参与中国人才计划的另外两名研究人员的笔记,该委员会审查了外国对公共资助研究的影响。
在 NIH 通知佛罗里达大学有关谭蔚泓的潜在问题后,该大学的研究办公室开始审查他的电子邮件。
据记录,他承认了他在湖南的工作。另外,他还使用他在佛罗里达的电子邮件帐户开展位于中国湖南的工作。不仅如此,调查人员还发现证据称,谭蔚泓与中国政府资助的人才计划有重要联系,他还从这些计划中获得了四项研究拨款,并且没有告诉 NIH。
最后,2019 年,谭蔚泓辞去佛罗里达大学的职务,并告诉他的同事他将在中国进行全职工作。
"他也并不是想从美国偷东西"
当然,谭蔚泓的经历,只不过在诸多在美中国研究人员经历的其中一个。
2019 年 11 月,联邦调查局反情报助理局长 John Brown 对美国参议院说,中国的千人计划和其他中国人才计划的参与者通常被鼓励将他们在美国进行的研究以及其他专有信息转移到中国,他们可以获得使用权,并且仍然是对美国的重大威胁。
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表示异议,该发言人认为:
中国千人计划的目的是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并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坚决反对任何违反科学诚信或道德规范的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谴责试图将个别研究人员的行为描述为中国政府的系统性盗窃知识产权行为……将个人行为与中国的人才计划联系起来是极不负责任和无心的。
尽管如此,美国并不买账。
据美国非盈利新闻调查机构 ProPublica 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外研究副主任 Michael Lauer 表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经与 84 个机构联系,涉及 180 名科学家,他们怀疑他们藏身于外界活动或资金之外,并已将其中 27 家进行联邦调查。
到目前为止,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依旧在调查谭蔚泓在中国的工作情况。
雷锋网注:谭蔚泓位于佛罗里达大学的办公室
而佛罗里达大学则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已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教授加入千人计划并隐瞒外国职位。该校表示,由于 2018 年引入了新的风险评估程序来检测外国影响力,佛罗里达大学拒绝了教师参加外国人才计划的大多数要求。
该大学还表示:
它正在维护一项强有力而警惕的计划,以保护我们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不受不当外国影响,并对与外国组织有关的用友活动(及其教职员工)进行适当的监督。
然而,在这样的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人员像钱学森那样离开美国——ProPublica 认为,通过调查谭蔚泓和其他中国研究人员未披露的信息,美国政府实际上是正在帮助中国实现此前困难重重的千人计划。
对于谭蔚泓的离开,目前担任佛罗里达大学荣誉教授的 William Dolbier 也认为,如果谭蔚泓能透露自己在中国的所有工作,就可以避免他的离开。他表示:
他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他也并不是想从美国偷东西。这些药物的开发是他的主要重点和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谭蔚泓还告诉 William Dolbier ,他很高兴尝试在美国提供他的 COVID-19 快速检测。
本文参考资料:
https://www.propublica.org/article/the-trump-administration-drove-him-back-to-china-where-he-invented-a-fast-coronavirus-test
https://www.hnu.edu.cn/nr-ld.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38&wbnewsid=3963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90615/content-520295.html
https://tan.chem.ufl.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