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雷锋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近日,第107届北美放射学会(RSNA)落下帷幕。作为全球医学影像技术及应用发展的风向标,北美放射学年会是分享“后疫情时代”发展经验的一次难得机会。

因此,即便是在疫情仍未完全缓和的美国,也有超19000名与会者现场参会,另有4000多人在线与会。

大会设有2000多场报告、1500个教育展览、300多个教育课程以及571多家参展商的先进放射学创新技术。其中,95家为AI类厂商。

据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医健AI掘金志》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内与会的厂商有10多家,分别为 万东医疗、东软医疗、深透医疗、思创贯宇、安德医智、上海瑞钼特、深圳安健、联影医疗、友通科技、迈瑞医疗、纳米维景、深圳安科、蓝韵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会,没有一家中国本土的纯医学影像AI企业参展。这其中有疫情的影响,但是,医学影像AI行业本身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雷峰网医健AI掘金志与多位产业人士及一线医生进行了对话,尝试对“重塑”过后的影像行业及AI技术提出一些观察和思考。

三大关键词与一个基调

今年的RSNA有三个强调的关键词: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iversity、Equity、Inclusiveness)。

“新冠肺炎凸显了世界各地的卫生不公平现象以及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RSNA 2021主席Mary C. Mahoney医学博士说,“从目前的讲者、会议、展示项目来看,RSNA 2021将突出这三大要点,并为与会者提供专家指导和工具,在他们的实践中促进DEI文化和举措。”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放射学盛会,RSNA时隔一年回归线下,传递出了行业直面疫情危机的信心和决心。而这种决心尤其表现在今年RSNA会议的主题上:Redefining Radiology,重塑放射学。

“重塑”,成为本次年会的基调。

会议现场,RSNA2021主席Mary C. Mahoney博士做了题为《重塑放射学:未来之路》的开场报告。

她指出,“新冠疫情虽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也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和从容。我们从中学到了适应力、同情心、以病人为中心、多样性、公平、包容、文明和团结,并将这些应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可以将放射学重新定义为一个‘以价值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将患者视为我们的伙伴。”

在演讲中,Mahoney博士也强调了成像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认可了AI在放射科工作流程中的作用。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流程,进而自由地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患者关怀。”

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大会主席Mary C.Mahoney

北京和睦家医院的放射科主任陆菁菁教授,对Mahoney博士的观点表示认同。

她说到,“重塑影像学”是由疫情导致的医疗问题所启发。疫情凸显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导致需要的人得不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尤其对于肿瘤和慢性病患者。我们在疫情后会遇到患者"补偿式看病",导致工作量突然上升。”

作为放射科的医生或管理者,都要努力为之提前做好适应性准备,前瞻性主动管理。正如像Mahoney教授说的:"We need to become less reactive and moreproactive."

医生对AI的研究认知进一步深化

2019年,RSNA主办方将人工智能展区扩展成一个专门的展馆,还将传统RSNA的两个展馆扩展到了三个,这在RSNA历史上非常罕见。

由此,AI也一直成为了RSNA研究的重点,今年也不例外。

陆菁菁教授表示,“今年RSNA上的论文,疫情相关的影像研究和影像AI研究仍然是两大热门领域。在AI方面,研究者们的认识逐渐深入,更加考虑其理论基础、外部验证、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

比如,陆菁菁教授的研究组在会上有一篇口头报告论文,"Multi-Organ Universal Lesion Detection in CTscans: an Independent External Validation"(CT扫描多器官普遍病灶检测:独立的外部验证),是将经过内部验证的多器官疾病探测算法在真实世界的数据环境中进行了外部验证,相比之前多数在内部进行验证的研究,外部验证的研究更能提示模型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另外,大会中有一篇AI研究方面的获奖论文,也提到外部验证的观点:“Pre-operative Radiomics Model For PrognosticationIn Resectable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Multi-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External Validation"(可切除胰腺癌术前放射组学模型预测:多机构发展和外部验证)。

在这篇论文中,一共纳入了欧美国家多中心来源的500多例胰腺癌患者,进行了术前组学预测预后模型的外部验证研究,呈现了客观可信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当然,在学术研究之外,在FDA连批数十款AI产品、NMPA接连下发三类证的趋势下,医疗AI产品现今的成熟程度,是否已经成为医生“顺手的临床工具”?

医疗AI公司深透医疗的临床顾问、芝加哥大学放射学专家Paul Chang教授,在分析今年医疗AI的市场趋势时说到了几点:

人工智能影像应用已经跨过了过高期待的HYPE(炒作)阶段,在技术发展曲线中,当前处于一个从期待过高后跌倒低谷再重新走入真实的应用,产生更大价值的临界点。

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缩短这个低谷期,加速发展。

陆菁菁教授也谈到,“临床工作中的AI使用还没有很好地嵌入临床工作流,这也是国内AI产品发展的局限性。而国际上各大AI公司基本都打通了各种PACS对接,各种大品牌的PACS公司,也开始接受AI公司的模型集成。”

她表示,“以我一直关注的Nuance公司为例,在AI整合到影像报告工作流各个方面都走在前沿,其产品非常符合影像医生的期望。”

另外,AI产品方面还是略显任务单一,主要还是包括常见的肺结节、炎症、气肿等,骨折探测,脑卒中处理方案,心血管处理方案,乳腺超声钼靶等AI产品。

因此,医疗AI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AI进一步融入临床工作流,探索使用体验更好的AI产品。

Paul Chang教授认为,医疗AI最重要的几个关键点是:首先,要由真实的临床价值带来真实的商业价值;

此次,如何将产品方向往更真实的临床场景推动,做一些真实临床需要的提升临床效率与数据质量的应用;

第三,标准化,AI解决方案成为临床标准流程的重要环节。

由此看来,医生对AI的学术研究及产品认知,进一步深入。

器械与医疗AI的跨界融合

在RSNA的会场上,GPS、东软医疗等厂商现身会场,带来了自己一年来的新动作。

GE医疗在 RSNA 2021 上推出一系列医学成像模式的新产品,其共同主题是:提高放射科室和成像中心的效率,介绍包括新的 MRI 系列和新的 CT 扫描仪。

飞利浦在 RSNA 2021 上聚焦新型增强、供应商中立放射学工作流程解决方案和可扩展的智能连接成像系统,透露了有关其新型1.5T和 3T MRI 扫描仪的详细信息,以及基于软件的工作流程增强功能。

西门子医疗在RSNA 2021 展台上的主要亮点是一款名为 Naeotom Alpha 的新型光子计数 CT 扫描仪。

与传统 CT 技术不同,它使用一步转换过程将 X 射线光子转换为电流,然后产生医疗图像,而不是传统 CT 使用的两步过程。光子计数扫描仪还分别评估每个光子。

作为国内较早出海的大型医疗装备企业,这是东软医疗连续第22次亮相RSNA。

东软医疗副总裁、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张丹向雷峰网表示,连续参展22年,可以看出东软医疗对积极参与业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非常重视,也表现出了(东软医疗)将开拓国际市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同时,这次会议也会为东软北美,南美等地区的渠道和客户提供一个窗口。据张丹表示,目前,东软医疗的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全球110多个国家,总装机量达41000余台。

在本次RSNA展会上,东软医疗展出了NeuViz 128 CT、NeuViz ACE(SP) CT以及NeuMR 1.5T 工作站。

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东软医疗RSNA2021展台

在软件层面,东软医疗与IMEXHS公司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将MDaaS(医疗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的范围延伸至海外。

在今年的CMEF上,东软医疗CEO武少杰曾向雷峰网说到,“从业务模式角度来看,设备商做的不再是一次性的销售行为,而是要和医院的临床业务进行结合。因此,MDaaS业务的核心属性是‘服务’,与患者的流量和医疗数据的分析、处理相关。”

所以,MDaaS将会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基于AI的多专科云诊断服务。

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深透医疗现场展位

展台上,深透医疗分享了一些新技术:通过SubtleMR实现AI影像增强的快速高精度脑部MRI扫描,在3倍加速情况下得到质量和分辨率更好的影像,通过多中心定量化验证其在临床脑分区分析中的准确性。

深透在大会期间达成了几项合作:

一是上下游AI公司的合作,如深透医疗影像采集上游AI应用与AIDoc影像下游分析急诊应用;

二是与医疗设备公司的合作,西门子将深透医疗旗下SubtleMR™ 相关模块作为前装软件整合进其西门子最新一代MRI机器,SubtleMR™ 将无缝集成到西门子的图像重建管道OpenRecon中,实现进一步提速、增强图像质量、赋能智能设备。

近几年,“软硬结合”成为行业的关键词,与医疗器械公司牵手,已经成为AI公司较为常见的合作方式。

此前,柏视医疗的董事长陆遥教授就曾向雷锋网表示,“器械商本质上要通过平台化的形式来提供服务,满足用户的软性需求,比如说临床培训、科研,会是未来器械商们发展的重点方向。”

而医疗AI公司带来的价值则是,让器械商更灵活快速、更专业地解决临床需求。

据深透医疗CEO宫恩浩透露,与西门子医疗的合作规模预计超千万美元,未来将进一步影响西门子医疗在60亿美元MR设备的布局。

深透医疗的另一项合作是与药企拜耳。

目前全球造影剂市场约70 亿美元,然而造影剂注射器和耗材及配件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增长。造影剂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驱动了造影剂行业更安全、更低剂量、更高质量的大趋势。

而AI技术的作用在于,可以大大提高图像采集的质量和速度。

例如,全球每年有 3000 多万人次注射基于钆(Gadolinium)金属的磁共振造影剂。深透医疗的SubtleGAD,目的在于提高MRI检测质量且减小MRI检测中钆沉积等潜在风险和问题。

这项合作的规模预计达数千万美元。

所以,从上述的一些成果来看,解决方案和服务,越来越成为硬件厂商和药企的额外价值点,这也为AI厂商提供了更好的合作机遇。

结语

由于中国医学影像AI厂商的“集体缺席”,今年的RSNA在国内似乎没有太多的讨论。不过,变化都在悄悄发生。例如,AI驱动影像加速和低剂量、数据共享、网络信息安全。

在这些方方面面,影像科医生、研究者及AI厂商仍有不少的事情要做,认知及研究方式进一步优化,“重塑”也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正如陆菁菁教授所言,医生要把宝贵的综合和分析能力用在对患者病情的全局把控上,用在需要人类高等智慧和情感沟通的事情上,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服务,也能更好地从事科研探索。

【明天!年底最强产学研医疗科技高峰论坛即将启幕】

2021年12月9-11日,由雷峰网主办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GAIR 2021)将在深圳启幕。医疗科技高峰论坛将同步召开。

「医疗科技高峰论坛」,已成为GAIR最受学者们关注的专场之一,往届嘉宾有三院院士Demetri Terzopoulos、IEEE Fellow田捷、沈定刚、张元亭,斯坦福大学医学物理系主任邢磊、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机器人所长Brad Nelson、香港大学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等知名学者出席。

同时,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张益肇、飞利浦大中华区CTO姚智清、商汤科技副总裁张少霆、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事业部总经理陶晓东等企业代表出席。

今年的医疗科技高峰论坛,延续往年的高标准、话题性与产学研融合的特色,已成为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医疗行业高端论坛之一。

本届论坛将分为两个重要专场:「AI新药研发」和「AI医学影像」,一面聚焦冉冉升起的创业风口,一面畅谈成熟赛道的未来走向。我们邀请到了多位学术领军专家、赛道标杆企业代表、顶尖投资人,共话AI与医疗的道与术。

本土医学影像AI厂商「集体缺席」,RSNA 2021还有哪些看点?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