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汽车产业链的第二春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最热命题之一,出海当之无愧。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近58%,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海外市场成为汽车行业主要的增量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占有率持续提升下,出海也在全速前进中。
国产新能源整车品牌崛起的背后,是产业供应商们持续进化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未来中国汽车智能化的机会,供应链端占据不小地位。
“中国汽车出海已经变成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从技术上、能力上,我们供应商到底准备好了没有?这是关键的问题。”
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内卷,做别的行业还有喘息的机会,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只能越跑越快,没有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比的是看谁跑得快,谁比较能抗压。”
如何才能跑得快,怎么样的企业能抗压?出海,需要怎么出?
新能源时代出海,整个汽车产业都在探索出海的最优解,中国汽车供应链也迎来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新角色。
出海市场的竞争越趋激烈,出海的故事也将越发精彩。(作者长期关注出海和汽车产业链,欢迎添加微信 Yukuaikuaier )
一、新时代的汽车产业链出海
出海大时代下,高机遇意味着高风险,真正能淘到黄金的企业,也许并不多。高挑战的背后,其实是高要求。
首先需要的当然是技术基础。
中国汽车及产业链出海的高机遇之一来自智能化技术输出。
中国市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在智能化上走得更为激进,入局企业也更多。
而海外市场上,以欧洲为例,车企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从企业到政策,整体都偏保守,在智能化上的发展也相对落后。
申万宏源分析师屠亦婷表示:国际汽车制造商在智能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对中国生产的智能化零部件和高端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合资和海外品牌退守回自己的大本营,也会坚守他们的供应链体系,出海的压力不比中国市场小。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变现周期也长,汽车的产业链出海,需要时间沉淀和及时转型。
汽车产业需要时间及市场的不断验证来积淀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才能在海外市场成功扎根。
有调研显示,2024年出海的成绩靠前的企业中,多是此前传统业务进行转型,行业沉淀不可或缺。
德赛西威,一个已经38岁“高龄”的供应链企业,不仅成功实现了智能化转型,如今还在内卷下业绩增长破200亿营收大关,位居智能汽车Tier1前列。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92亿元,同比增长34.02%;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38.11%。
二季度营收60.45亿元,同比增长27.5%;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64.05%;扣非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77.3%。
在行业激烈的价格战、竞争白热化、盈利能力下滑的背景下,德赛西威的业绩依然在向上突破,且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实在难得。
德赛西威的成绩得益于提前预判趋势且快速应对,以及长年技术投入下积累的研发实力。
智能汽车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研发的投入需要维持高水准,能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财力的支持,还需要战略保障。
早在2014年,新能源汽车还未起势时,作为传统座舱头部供应商,德赛西威敏锐意识到智能化才是未来,开始孵化智能驾驶技术和产品,早早预判到趋势,还手起刀落,大胆押注不被看好的造车新势力。
德赛西威,从传统座舱供应商成功进入智能座舱域控领域,并一跃成为智能座舱的标杆。
上市伊始,德赛西威就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了提前布局,并对外宣布全方位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联网三大业务。
2018年,作为英伟达全球六大顶级供应商中,唯一的本土企业,成功切入智驾域控领域。
「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德赛西威董事长高大鹏介绍,这是德赛西威的技术创新总战略。
媒体日 董事长高大鹏
在管理上,脱胎于飞利浦、西门子、大陆集团,天生自带等强大基因,德赛西威也最大程度传承了此前西门子留下的在人员素养,专业程度方面的优秀“德系基因”。
研发人员上,德赛西威现有8000多名员工,其中工程师3800多人,占比达45%,相当于公司近一半员工为研发人员。
研发经费上,连续多年以10%左右营收占比投入研发,2019-2023年,研发投入从6.37亿元提升至19.82亿元,涨幅近200%。
有了智能化技术的硬基础,还需要对应的出海策略等软基础。
如今燃油汽车趋于式微,新能源汽车崛起,中国汽车品牌和产业链在新的市场机遇中对海外市场展开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攻势。
国际化,需要本地化合规运营并契合市场需求。
比如在上游如何实现跨域的人员、物资协同流动;在下游如何进行本地化运营,比如市场营销、推广方式是否尊重当地习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还要考虑如何利用好整个产业生态,拉动产业生态发展,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作为曾经成功实现了“国际本土化”的合资企业,德赛西威在这一点上看得格外清楚,推出了「本土国际化战略」,实现本土对本土的服务(local to local)。
德赛西威的「本土国际化」有三个支撑策略:
一是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以国际化组织运营体系作为支撑,针对全球不同市场需求,匹配不同的业务组合和竞争策略;
二提质增效,打造敏捷高效的组织模式,即 2 个利润中心、1 个全球交付平台、1 个总部赋能平台的高效协同机制;
三打造技术底层基石,搭建技术创新架构和产品支撑平台,以设计驱动、文化赋能等不断拉动产品服务创新迭代。
换句话说,德赛西威的出海策略,走的是“先进技术”+“本土服务”的路径,具体来说,是在不同区域采取灵活的经营模式,同时在人才建设上提前布局,在不同市场秩序下获得竞争优势。
二、国际化这张牌,具体该怎么打?
谁都知道出海是“第二曲线”,全球市场该怎么选?不同国家具体如何布局?
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出海有三大方向:欧洲、北美、东南亚。
这些地区都是传统的汽车供应链重镇,同时也意味着电动化和智能化市场缺位,这些都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和产业链能够挤入其中的机会。
从法规到需求,海外市场的差异明显。要服务海外市场,首先需要中国企业对当地市场有足够的了解。
由于不同国家在政策法规上也会有不同的要求。要进入海外市场,首先就要遵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标准,满足当地的产品准入要求。
法规、需求、场景等的本地化,是中国汽车和产业链公司出海的一道坎。
德赛西威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环境,制定了差异化的中长期战略和经营策略,即因地制宜的全球化。
伴随新能源汽车成长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企业,与吉利、上汽、长城等传统车企都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战场选定为欧洲。
欧洲汽车市场,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眼中的一块肥肉,同样也是一块久攻不下的高地。
欧洲对数据安全监管非常严格,除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外,欧盟还有数据治理法案、数据市场法案、数据服务法案等,对汽车在数据收集、使用、存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电池保护法、地理合规条例和ESG评价等等,大量合规要求。
例如,相较于国内在数据安全上对国家安全的侧重,欧盟更关注的是保护个人的隐私。GDPR就要求在汽车采集的数据中,对人脸和车牌做模糊处理。
欧洲新科技园区奠基仪式
上半年,欧洲新科技园区在德国魏玛举行奠基仪式,目前已启动的一期工程包括办公大楼和一座3D天线测量实验室。
同时,德赛西威欧洲公司在法国巴黎成立了首个办公室。另外,公司在西班牙启动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将凭借本土化生产能力,以更短的交货时间和更快的服务速度响应欧洲及周边市场需求。
西班牙工厂奠基仪式
德赛西威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和战略选择有不同的逻辑和思考。
以西班牙为例,对接客户的过程中,德赛西威发现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是希望德赛西威能在更近的空间提供服务,德赛西威在欧洲范围内选择了多个符合条件的备选方案,最后在三个地方斟酌,最终选择了西班牙。
西班牙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如今,西班牙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转型,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西班牙政府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增长势头强劲。
德赛西威在欧洲大规模实体投资,一个核心原因是出于供应链安全。
一直以来,欧洲都是德赛西威全球化的重要驿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德赛西威都将格外注重当地的安全合规。
据悉,德赛西威已通过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欧盟 TISAX AL3 最高级别评估,并相继获得了 ISO 26262 ASIL D 产品认证、ISO/SAE 21434 汽车网络安全认证以及 ISO 21448 功能安全流程体系认证。
2023年末,德赛西威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 UL Solutions颁发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ISO 21448(SOTIF)预期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是继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安全取得权威认证后,安全技术保障方面的又一高度肯定,也标志着公司在管理和控制道路车辆预期功能安全风险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德赛西威陆续在多个地区开设办事处,基于健全的数据合规体系和能力,德赛西威在当地的技术研发、生产、供应链制造、销售和管理也在日趋完善,欧洲市场的增长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的同时,辐射欧洲市场的本地化综合能力日渐提升。
在地缘政治更加复杂,环境更加动荡的美洲,德赛西威也选择重资产投资:建厂。
今年,德赛西威在墨西哥建设的工厂已经开始投产。
墨西哥,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出海国家。墨西哥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是该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进口来源国,仅次于美国。墨西哥也是中国整车出口的主要市场。2022年墨西哥进口汽车中来自中国的汽车占比达到23.6%。
而且,因地理位置优势,墨西哥是美国市场颇为看中的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占据美国进口零部件30%以上。墨西哥是打入北美市场的极佳跳板。
但同时,墨西哥的电动车零部件供应链却并不成熟,电动化、智能化供应链只占据整体供应链的2.2%。
这意味着放在中国汽车供应链面前的,是一个填补墨西哥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巨大的机会。
与此同时,德赛西威在西班牙的工厂,也可以在语言和问题上与墨西哥更好互通,提高效率,实现更好地联动和全球化。
东南亚,与其他企业不同,德赛西威选择了“赋能当地伙伴”的策略。
泰国是近几年最具潜力的出海目的地之一。泰国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不仅拥有完善的汽车制造链,供应商数量也较为领先。
此前有研究机构统计,泰国现阶段已拥有近700家可直接供应零件的一级汽车供应商,汽车产业现地零部件采购率高达98%。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个国家,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核心驱动下,为吸引国外汽车产业投资,纷纷出台补贴和税收豁免等优惠政策。
Canalys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汽车产品在东南亚区域的渗透率将由2022年的2.6%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12.8%。
政策友好、有市场空间,地理和文化习惯相对接近,中国企业还能够凭借此处的产能辐射澳洲和欧美市场。
东南亚政治体系复杂,是一个适合赋能的市场,则需要发挥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
因此,德赛西威的本土国际化模式是:总部适配。
业内专家告诉雷峰网,在当地高度本土化的公司容易成功,反之,如果老是用一些总部的人,老是用本部的观念,不愿意授权,不放权就不容易成功。深谙本土化运营之道,可大大降低车企出海时间成本。
德赛西威十几年前就已在海外布局,属于国际化的第一阶段:组建当地团队,熟悉当地的资源和市场环境,
目前德赛西威的国际化已经在进行第二阶段。德赛西威第二阶段的变革主角不是当地团队,而是总部:总部去适配当地。
用德赛西威CEO徐建的话就是“总部不变,就没有办法国际化。我们很多同事去海外,不是做一把手,而是去了解当地情况,让总部知道自己需要如何赋能。”
媒体日 CEO徐建
在提质增效上,德赛西威也格外重视。
数字化项目在公司内部就是由董事长高大鹏亲自作为第一项目负责人去统筹的组织。
其次,日系、美系、欧多样化的需求,也是中国供应链Tier1的挑战。
以日系客户为例,日系车企在座舱方面偏重实用性,讲究性价比,注重手车互联的智能体验,同样对安全性具有较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德赛西威在合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做适配的更改并且要具备做海外业务的配套能力。
同时,对于东南亚、日本以及欧美等项目,引进当地人才。
2月底,德赛西威在日本横滨启动了又一个海外研发中心,能力迁移至海外,保障对客户需求的24小时响应。目前,国内OEM一款新车型可以实现1-2年内交付,德赛西威与之匹配的项目技术支持周期最快能达到6个月左右。
德赛西威在敏捷高效的落地、服务能力方面的效率优势在逐渐形成。
多年全球化经验,德赛西威已经具备一套安全可靠的数据合规体系,帮助车企降低出海风险。而且,德赛西威可以借助产业链上下游的的紧密协同,德赛西威也进一步帮助车企降本增效。
三、短期焦虑、回归初心
车企自研,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技术迭代,各力量猛烈攻击下,可能从根本上颠覆原来的汽车供应链格局。
“上一波互联网汽车高调入局汽车产业时,德赛西威也有过短期的焦虑,但后来身段放软、放开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德赛西威董事长高大鹏说。
高大鹏解释,上一波车企自研,是在车联网,那时还没有造车新势力,各大车企纷纷在重仓车联网领域,但最后市场回归平静。
任何技术发展都有曲线,需求总是超越周期,存在证伪存真的过程后,技术收敛时,效率更重要。
未来,智驾供应商会回归到智驾标准化,智能汽车产业链的Tier 1也会像传统汽车一样,需要单一供应商提高更高效率的整体方案。那时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供应商会占据主动地位。
德赛西威意识到,谁把基础做得扎实、可靠,才能制胜的秘诀。
“德赛西威会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供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制造完整方案,与客户一起成长。”高大鹏说。
这意味着为主机厂提供更多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深度定制),实现更深入的绑定。
因此,德赛西威一直在打造整体和模块化能力,将上层软件技术向中间层沉淀,中间层向底层做沉淀和标准化。
换句话说,具备全栈技术能力、原子化服务能力基础上,能力要硬,身段要软。
德赛西威为此浓缩出五种业务模式,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应对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
高大鹏:“你们可以看到我们很少宣传,我们把精力放在跟客户沟通,把场景体验做好,让客户本来要20 秒的,我一秒给你做成了。”
《美国汽车新闻》发布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德赛西威今年位列榜单第74位,较去年排名大幅上升15位,是本年度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企业。这是继2021年首次进入百强以来,连续四年登榜。
德赛西威关注的不是排名本身,而是排名背后的能力。
“我们销售预算跟前面的几个销售比,未来做到他们的销售额时我们能排到第几?我认为这个比排名本身更重要。”高大鹏补充,“好比高考平时模拟考试考了 600 分,排名第几不重要,关键是看我能在好的学校里面排前几。”
它从自立到自强,主动会意时代需求;它坦然跨界竞争,尊重市场规律,专注于打磨自身武器;它也会正视不足,有直面竞争的勇气;它还能洞察趋势,有持续增长的信心,智能化和国际化的速度更快,胆子也更大。
始终透过鲜花看本质,这份务实与清醒或许是德赛西威始终屹立于汽车供应链桥头的原因之一。(作者长期关注出海和汽车产业链,欢迎添加微信 Yukuaikuaier ) 雷峰网 (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