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容永康、田溯宁:AWS如何在中国云计算市场掀起风暴?
在国际云市场,亚马逊AWS一路领跑;在眼下的中国云市场,AWS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营收连年增长、布局16个大的功能,与工业制造、手机、芯片、航空等领域的头部厂商建立合作,基本上将其全球No1的实力有效带进。re:Invent 2018上,AWS的CEO
Andy Jassy
用180分钟来发布新品,为这家云计算企业“重视产品和客户”的文化做了最好的代言。
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此前连续跟进AWS技术峰会2018和AWS re:Invent 2018,在上一期的对话中,我们访谈了 树根互联、睿视智觉、Strikingly 这3家企业,了解了这些企业“让业务架构更轻”、“紧跟云战略变化”、“增加自由灵活配置”的初衷,并如何与AWS产生交集的过程。
而在近日,南京-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正式启动,雷锋网也与亚马逊AWS中国区高层进行了新的对话,并对亚信集团、德勤中国、Infor公司以及销售易、GrowingIO、外勤365等企业进行深度调研,以进一步了解AWS在中国的发展面貌。
注:这个“联合创新中心”是南京市人民政府、江宁区人民政府与亚马逊AWS共同建设的,由亚信集团运营。此前,AWS在上海、青岛、西安等地也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主要目的是做初创企业孵化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器、国际化项目以及云创人才培养。
雷锋网采访对象:
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 容永康
亚信集团董事长、宽带资本董事长 田溯宁
德勤中国云服务主管合伙人 刘俊龙
Infor大中国区商业咨询总监 鹿崇
外勤365技术总监 李晓宇
销售易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邓翔
GrowingIO联合创始人 吴继业
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容永康:我不觉得云计算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
对于“如何看待中国云市场竞争”问题,容永康表示,他个人并不认为云计算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无论国内国外,云计算的支出总体只占企业IT支出的10%,还有90%的市场没有把云用起来。雷锋网认为,这个现象的造成主要源于传统企业将云和数据中心服务划了等号。
亚马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容永康
“我们真正考虑的竞争有两个,一是传统的IT厂商,其主要依靠卖软硬件的模式,对客户来说并不划算。这就给了每家云厂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关键看你能否提供全面服务;二是我们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能否稳定可靠安全,能否满足客户业务发展和转型要求。”
对于现在各大云厂商都在强调的所谓“云生态”,容永康重点强调了人才的至关重要。“企业要转型,没人参与不行。这个人不仅仅指的是技术提供商更在于自己内部员工,因为 转型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言外之意是,对于企业来说,招人才、挽留人才、培养人才都是巨大的考验。据雷锋网了解,南京是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 ,软件产业是政府着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而AWS这次设立的联合创新中心将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资源,这也是AWS倡导的生态。
AWS的计划在哪? 实际上容永康也给出了答案:亚马逊在全球服务数百万不同的企业,积累大量的行业经验,在中国落地能够很好引进这些解决方案模板。当然中国企业对此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因此AWS的咨询团队、技术团队会和中国企业管理层坐下来看如何制定出完整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别人30年的成功转型,我们希望2-3年完成,但不过于求快,需要兼顾很多东西。”
容永康也对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的初衷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南京是一个把创新定位到很高位置的城市,政府官员非常支持技术的落地,当地企业也一直希望AWS能在当地对他们在技术、品牌、人才方面进行帮扶,现在AWS觉得是时候了,和亚信集团一拍即合。
“云先生”田溯宁:云+5G将成产业互联网基础,就像3G/4G奠定移动互联网基础
在业内,亚信集团董事长、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有个绰号“ 云先生 ”。起源于他很早提出要拥抱大数据时代,所创建的宽带资本专注TMT领域,重点投资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他与好友建立了云基地,“云先生”由此得名。其实从2014年丁磊第一次攒乌镇饭局开始,田溯宁就是那个不曾缺席的座上宾。商界地位可见一斑。
亚信集团董事长、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
田溯宁直言不讳,亚信和AWS的合作加在一起有6年了。从AWS开始布道何为云到现在云计算成为全球大趋势,想法逐渐成为现实,亚信与其合作是一个愉快的过程。雷锋网注意到,此前双方在宁夏联合创立了“西部云基地”,而宽带资本投资的天润呼叫中心和涂鸦智能等企业都是AWS重要的客户。当然,亚信作为为电信运营商提供IT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公司,本身也面临传统软件转型。在南京,亚信集团有6000人的团队,包括亚信科技、亚信安全等板块。
“现在,所有的软件都要走向PaaS化、SaaS化(亚信比较擅长的地方),但IaaS是AWS擅长的,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是亚信和AWS六年合作的延伸,也是未来我们云生态系统建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田溯宁把建设云生态或把AWS落地中国这件事赋予了探索的性质。从在西北戈壁滩上利用光能、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水、煤5种能源把数据中心建起来,到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也纷纷在当地打造数据中心,既给中卫带去了税收,也给中国的云计算带来了新的中心。
和容永康一样,田溯宁深觉企业上云不光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化,更多是人的观念的变化,所以 人才的培养还是非常之重要 。
“技术变革的一种大的方向,就像从主机走到PC、从PC走上云,是成本不断下降、让人们用得越来越好。过去20年,我们每个人信息化了。但是你到企业里一看,所谓的‘企业的信息化’实际上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离全球的距离还是蛮远的。”
早在6年前,田溯宁就提出产业互联网,而现在云计算成为社会数字化的底盘,不仅体现在运营成本更有效率,更在于5G的到来能够和云计算结合,企业要想有自己的“大脑”,就必须找到云原生的方法,把数据积累下来。云+5G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就像3G/4G奠定移动互联网基础一样),中国数字化要想缩短和全球的差距,这是必经之路。
德勤 中国云服务主管合伙人刘俊龙:中国云计算前进的3个动因及3个阻力
刘俊龙是德勤大中华区云服务业务线的主管合伙人,雷锋网采访到他,也是源于德勤中国与AWS中国在2018年达成战略合作的契机。德勤是全球知名的专业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审计、税务、管理咨询等服务,于1917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德勤品牌由此进入中国。
德勤中国云服务主管合伙人 刘俊龙
据刘俊龙介绍,德勤在过去一年当中向AWS委派了300个顾问,已经拿到超过60个AWS的专业资质证书。德勤与AWS并一起为20-30家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的落地服务。与除此之外,还共同举办了几十场的培训与交流活动,双方在市场、资源、技术等层面有非常多的合作。
他在采访中重点谈到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3大驱动力:
-
压力传递 。随着BAT的崛起,中国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压力传递非常快。最初在电商层,之后淘宝、京东也给线下零售商转型的压力;现在转型焦虑已经传导到产业链后端,各行业都有波及。
-
政府的推动 。不仅沿海地区进入了转型阶段,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城市也开始行动起来,这说明政策推动起到一定作用。现在各省市政府报告都将中国智能制造、工业4.0、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列为热词,对产业界触动非常大。
-
企业家视野的拓宽 。企业家们外部有政府支持,也面领着对手崛起不转型就会落后的焦虑。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证明企业家们在思考,寻求转型的解决方案。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德勤已推出“Deloitte Digital”数字化品牌,还推出“小勤人”系列的机器人产品,并与AWS合作推出德勤云服务。
按照刘俊龙的判断,2019-2020是中国云市场指数级爆发的年份,因为大型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开始逐渐意识到云的重要性,云市场玩家正在迎来兴奋点。
此外他补充谈到了中国云计算目前发展的阻力:
-
数据放在云上就像钱放在银行,这个观念没有被接受。 安全的确是上云第一考虑,即使银行也会遇到被盗的情况,但是我们对于云的安全的容忍度几乎为零,这实际上是云服务的推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阻力因素。
-
企业普遍把上云作为降低IT成本的手段 。这个后果是企业无法将云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没有用云来做业务的转型和拓展,而只是将服务器换了个位置。
-
企业IT部门领导和员工都面临巨大压力。 上云意味着精简运维等人员,员工担心工作不保。实际上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养,上云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延伸工作,通过培训提升原有员工的相关技能,帮助员工可以胜任新的工作内容,而不是上云给员工造成职业危机。
“其实目前中国在云环境下的整体人才资源不足,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过去几年,中国最顶尖的云的人才都集中在了亚马逊AWS、阿里云这样的云服务厂商。而传统企业的薪酬水平和整个企业的机制,很难把人才吸引到自己的平台来,而企业上云又绝不仅仅是亚马逊或者德勤这样外部服务商的事,更是企业需要从自身战略规划、理念与定位、人才培养等多维度来进行考虑的事。”
Infor 大中国区商业咨询总监鹿崇:云的应用是锐不可当,但要关注行业套件
鹿崇在SaaS领域有着超过20年的实战经验,加入Infor公司已经16年,曾毕业于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并有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学习和进修的经历。Infor目前在全球170个国家有近17300名员工,软件面向制造、分销、公共部门、零售、医疗等行业,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居全球领先地位。
Infor大中国区商业咨询总监 鹿崇
在传统ERP市场发展过程中,客户对云平台的需求随着环境的发展在扩张,Infor加强研发出40款SaaS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深耕细分行业的10多款云套件产品。鹿崇介绍,通过对不断增长的客户群需求的预测,Infor 团队意识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环境,将要面临负载不可预测性及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扩展的重大挑战。因为AWS处于云平台行业领先地位,Infor 选择运用 AWS 平台来部署云套件产品。
“从云服务方面,我们全球都是在用AWS云服务,或可称为All In,我们全球的应用都是部署在这上面。云应用是锐不可当的趋势。但要真正实现,最重要的还是端到端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应用放到云上面。比如行业套件,实现端到端的核心应用,体验也放在云上。再就是相关技术在云上实现,IoT、AI、大数据分析等。”
采访中,鹿崇介绍到,在中国,目前Infor 拥有一批典型的行业客户案例,比如汽车行业中的广汽乘用车、江淮、东风装备,高科技电子行业中的格力、华为、OPPO等。随着云平台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众多Infor客户对云平台有了新的认识,也希望或有计划的将相关应用迁移到云平上。基于此,Infor与AWS将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关系将愈加稳固。
3家SaaS公司访谈:选择云计算厂商合作,最看重什么?
雷锋网分别对话了外勤365技术总监李晓宇、销售易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邓翔、GrowingIO联合创始人吴继业。
注: 外勤365 是一款解决线下消费品行业员工流动数据管理的SaaS软件系统。
GrowingIO 是一款关注线下用户行为数据反哺线上管控的SaaS软件系统,关注用户拉新、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转化和用户分享裂变这5个方面。此外还有培训和咨询业务。
销售易 是融合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全新一代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 服务商。支撑企业从市场营销、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自动化业务场景。
销售易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邓翔指出,销售易是在2014年迁移到AWS上的,到现在没有过稳定性的困扰。此外在PaaS层,AWS能提供数据库、虚拟化、弹性计算等服务增加SaaS效率。以前CRM软件没有移动设备无法和客户保持实时沟通,现在技术跟上了,移动应用也有了,自然双方合作将更紧密。他们选择AWS看重其稳定和安全的特性。
“小客户上云最好的方式是通过SaaS,因为大企业之前私有云技术挺完善的。”邓翔补充道,中小公司上云基本在2-3年内完成,而大厂商则需要量变的时间,越核心的内部系统上云越慢,也越复杂。
外勤365技术总监李晓宇讲了他们选择云厂商的标准。外勤365做的是2B的SaaS,实际上是B端企业的生产环境。 对于生产环境而言,稳定性是第一位,一旦出现问题工作无法展开。 其次是扩展性,除了IaaS,还能提供PaaS,因为外勤365更倾向于做上层应用。最后是对技术的信心。AWS国际知名,做云计算时间最久、占有率最高,选择和AWS合作非常放心。
外勤365技术总监 李晓宇
李晓宇重点谈到SaaS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SaaS平台是很多家企业一起用的,提需求是很多的,共性的需求我们会去抽象和提炼,赋予SaaS更完善的功能,如果让企业自己去想,不仅耗时耗钱,效果也不一定更好。目前这个模式还是比较被认可的。”
GrowingIO联合创始人吴继业则指出,GrowingIO本身做的是用户行为数据,会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在AWS云端,数据安全是第一看重的。除此之外还有稳定性和快。快的表现之一就是GrowingIO拥有比之前更强的弹性扩展能力,比如签约了快手、陌陌等大客户,数据量一下子涌上来也可以撑得住。
GrowingIO联合创始人吴继业
“企业发展有周期,有主航道也应该有增长第二曲线。因此在探索新业务时,需要有快速迭代的环境去试错,全力聚焦在业务本身而不是基础架构。公有云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雷锋网总结
整体而言,目前中国SaaS发展呈现令人乐观的状态,越来越多传统企业接受了云计算的模式。现有的SaaS厂商从软件开始,沉淀业务模型后,也会逐渐壮大并产生一批行业PaaS,未来3-5年,云计算将整体走入新的阶段。
在这样的场合,通过采访调研的方式,虽然不能极为全面的反映AWS在中国的发展实况,但基本能看到的是:
-
第一,整个市场愈加开放,传统企业上云速度在加快,在对合作伙伴选择上,以技术和服务为导向成为趋势;
-
第二,上云不再是一个“交钥匙”的过程,而是解决眼前问题、着眼未来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举动,云的价值更多的在云之上。这也符合AWS一直以来的定位。
总之,云计算不再是一把猎枪,找到猎物就收场;云计算会成为锄头,细细耕耘,将种出多样的果实。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必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