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可贵:互联网金融是化解地方债务膨胀风险有效渠道
随着经济的下滑,结构调整带来的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以及出卖土地等预算外收入均明显下降,并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也被堵死,发行债券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渠道。财政部扩大地方债务置换规模是一个信号,显示经济下行之下的地方债务风险正在不断上升。如果要将中央意志不打折扣地执行下去,就必须找到办法来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困境。而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共享、信息对称等天然属性,恰好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一)供给侧改革,地方债发行渐入高潮
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颁发后,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存在一定的缺口,而随着经济的下滑,其税收收入以及出卖土地等预算外收入均明显下降,地方政府所依赖灰色融资渠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被堵死,发行债券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渠道。
自2016年2月15日,河北完成今年地方政府首批债券发行后,18个省级政府和1个计划单列市相继发债。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已经发行150只债券,发行规模共计9554.23亿元。其中,进入3月份以后,地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发行规模呈现平稳增长趋势。预计2016年高达约6万亿元,规模膨胀近半。这意味着今年还有约5万亿元地方债等待发行。
另外,加大地方债置换也是个治标不治本的被动举措,其本质是拿时间换空间,将现在的债务压力推迟到未来去解决,并且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债转股,不能指望债转股力挽狂澜的显著减轻债务负担。
(二)新形势下,地方债风险加大
从财政部今年连续加大地方债转换规模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程度可能比市场一般估计的要严重。同时,衡量中国的政府债务恐怕不能用静态的数据来看待,利率上行压力增大,而且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多元化,导致地方债暴露更多风险。
其一,短期偿债压力直接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升高,利率上行压力增大。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背景下,短期偿债压力会给地方带来多重影响,一是直接的债务违约风险,二是束缚地方的发展空间。另外,从供给端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增长将进一步增加市场消化压力;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不断提高,二季度发债规模扩大、银行利差收缩将使得其对地方政府债券利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他投资者来说,地方政府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导致地方债流动性溢价需要更多的补偿,同样对地方债收益率上行存在诉求。
其二,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侵蚀地方债安全边际的痼疾。
目前地方债最主要的风险点集中在“无法掌握全口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导致风险难以准确估算”、“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风险监控难度日益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难以支撑债务偿还”和“资金使用不规范,难以监测平台贷款资金流向”等4个方面,而其中3个都是源于信息不对称。随着地方政府性债务陆续到期,银行家对债权人权益保护和政府行政干预行为更为关注,政府信用成为目前银行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成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路径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支撑下,成功实现交易的网络化、去中心化、脱媒化,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弱化了交易中介的作用,跨越了地域限制。地方政府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可以促进政府广泛引入民间资本,拓展政府融资渠道,丰富PPP内容,化解债务压力。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民主化、跨地域性的普惠金融模式,市场参与者更为扁平化、大众化。该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专业、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地方政府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政府融资渠道传统单一的问题以及化解债务压力,而且通过可以广泛引入民间资本,丰富PPP内容, 优化地方金融格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16年2月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和存款速度都有所增加。具体看,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4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38.60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2.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8467亿元,同比多增9273亿元。表明,前期的政府实施的各项刺激政策成效有限,大量民间资本仍旧涌向银行体系,适应于我国老百姓特点的新投资渠道亟待创新。借助互联网金融渠道,将民间资本引入政府领域,刺激普通居民的投资消费。
其次,互联网金融融平台开放、信息共享的天性,使该模式中信息对称共享,能有效解决地方债务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增强,并且质量提高。数据壁垒被打破,形成统一信用环境,信息充分共享和对称,信息资源的获取成本进一步降低,交互性加深,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明显增强,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大众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更省时省力,降低交易成本。
地方政府通过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除了能克服当前和未来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团队梳理打包前期的债务遗留问题,而不是单纯的通过债务置换或者债转股等传统手段机械性的抖掉包袱。另外,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自身债务进行挂牌,也深化信息公开、政务透明,提升政府形象的一种举措。
互联网金融渗透性强、辐射面广,创新活力高,其颠覆性早在2014年已经显现。而今年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无疑给了互联网金融地位和作用更多认可。在我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中,要想极大发挥“互联网+”理念,丰富“政府+社会”的PPP模式,政府牵手互联网金融将是必然之举,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或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推荐阅读
稳健发展中的手投网再迎亿元大关
>>> 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 郝可贵:互联网金融是化解地方债务膨胀风险有效渠道
地址:http://www.lgo100.com/a/shuju/299661.html
1 / 2 1 2 下一页